郭寶明 王新堯
中核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在電氣工程中加強電力電子技術的引入與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可以利用電力電子技術,為日常電力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等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他們可以依靠電力電子系統等獲取相關的信息,隨時監控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情況,并簡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中間環節帶來的不良影響,有利于提升工作績效,降低工作壓力或負擔。另一方面,電力電子技術本身性能比較優越,且功能強大,將其在電氣工程中應用有利于保證電氣工程的高效運行,并夯實電氣工程發展,創造更大的效益。電子技術應用功能的發揮,需要把握基本的原則,一方面,要確保能夠對系統進行全面監控和檢測,另一方面,要保證指令能夠及時輸入和正確地輸出反饋,從設計環節就應當進行全面質量管理[1]。另外,要不斷優化管理結構,簡化操作,加強流程再造,切實提升應用的高效性。
電子器件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包括不可控制型、半控制型和全控制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化控制,這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電子技術快速發展,還能夠將相關的智能設備得到有效的運用,將先進的智能化技術運用到電氣控制當中來,從而實現電氣系統的自動化控制。在先進的設備控制下,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收集相關設備數據,不斷優化對電力系統的綜合管理,使電力系統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在對設備進行有效的監控時,能夠通過自動化的控制裝置實現設備的自我控制,自我調節等操作[2]。通過自動化的控制,對于出現的相關問題進行及時的反饋與處理,減少電力工作人員的操作流程,從而為企業節省相關人力投入。將電力電子系統運用到電氣管理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對于電能資源的有效節約,并且保證了整個系統安全運行。
如今,在電力系統與電子技術均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整個電力運行系統對電磁兼容性和工作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這也就需要相關的電力裝置需要向更加小型、輕型的方向轉變。對于傳統的電力系統來說,其主要就是通過開關裝置來對變壓器等元件進行優化,降低其對空間的占用率,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如果開關的轉換頻率比較高,則非常容易形成比較大的損耗,從整體角度入手,這種情況對整個電路工作效率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而且這種方式自身也存在比較大的漏洞和缺陷[3]。
電氣控制系統中,電路保護裝置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旦發生相關電路故障,電氣保護裝置能夠有效地對電路做出保護,及時的切斷電源,從而減少相關事故發生的概率。快速熔斷器和電流繼電器是我們比較常見的電路保護裝置,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電子元件在運行過程中的功率越來越高,以往對電路進行保護的裝置無法跟上現代化的節奏,無法滿足現代化的需求。將電子技術運用到電路保護裝置當中來,在電路當中加入電流保護裝置,將電路與相關的電路檢測設備進行有效的結合,一旦發現電流超過相關的額度,可以進行自動斷電處理,對電路系統及電子元件有效的進行保障。
現如今,我國大部分企業中的電力輸出都采用交流電壓的方式,但是交流電壓這種輸電方式,會對能量造成大量的消耗,而且也會增加工作人員工作的難度,因為交流電壓輸電方式在實際操作時,具有比較強的難控制性,同時整體的電氣控制費用也比較昂貴。對于這種情況,將電子技術應用到電氣控制系統中,就能夠使企業將原來的交流電壓輸電方式改變為直流電的輸電方式。對于高壓直流電輸電技術來說,其能夠幫助企業做好交流電和直流電的轉換,這樣一來就能夠使企業在電壓比較高、距離比較遠的電力輸出系統中,將交流電直接轉化成為直流電,從而為企業提供充足的電力,另外,在直流電進行逆變時,也可以將逆流電力進行轉換,將其轉換為直流電,而后直接輸送給用戶使用。
將電力技術合理的應用于無功補償技術中,能夠利用電力技術的操作控制功能,在相對靜止的電力元件進行工作或者是運行時,結合電氣設備的實際需求,準確地發出有關電流控制的指令。將電力技術實際應用于無功補償技術中,其應用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非正常運行的電氣結構中,可以在短時間內采用電力傳輸系統確保其可以正常運行,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地避免受損電氣元件所造成的干擾[4]。
PMW控制技術是指通過對待脈沖寬度的調節來獲得相應波形的控制技術,這種技術運用面積等效原理將不同形狀的脈沖進行相關處理,從而輸出一致的響應波。PMW技術廣泛地運用在不同的交流電路中,由于其自身有著超大功率的逆變裝置,并且逆變電路在傳輸的過程當中能夠通過PMW得到有效控制。這種技術的電壓調節率較好,并且回落穩定性較高,負載反應極快,對于整個電路的固定脈沖幅值有著限流的特性,能夠有效地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對于高頻率開關變換電路能夠有效地降低功率的損耗,提高整體開關電源的效能,而且在運行的過程當中有較好的并聯運行能力,為整個電路系統的控制帶來許多的便利。
為了更好地應用電力電子技術,發揮其真正的作用,相關科研人員必須基于目前的發展現狀以及應用需求,對這一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加以調整和優化,從而進一步提升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