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鵬
(重慶市正航水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重慶 401220)
通過對水庫進行施工管理,能夠使其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提升,進而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促進國家水利事業的發展。近些年來,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比較嚴重的破壞,各地區自然災害頻發,不利于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此,在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工作方面,施工單位應做好施工前、施工時、施工后的工程管理,進而確保修建出的水庫具有較強的防洪抗洪的功能[1]。
水利工程水庫施工成本的控制主要是指在水庫施工開展后,采取合理措施對各種影響水庫施工成本的因素進行管理,將施工中的材料消耗量與資金支出量控制合適的范圍內,方便審查人員通過對消耗量與支出量進行審查,將實際成本與之前的計劃成本進行比對分析,進而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水庫施工中損失浪費現象的出現。具體的控制措施如下:
首先,對原材料、設備的采購價格進行控制。例如采購人員可以利用網絡技術,以其他單位的采購經驗為參考,挑選出幾種符合施工質量要求的原材料、設備等,再根據計劃成本目標值選定符合價格要求的原材料與設備。其次,對選定的原材料、設備進行質量方面的檢測、驗收、存放。例如在對原材料、設備進行檢測時,就可以采用分批抽樣檢測的方法,即先將原材料、設備分成不同的批次,再從每一批次中抽出幾分樣品,對樣品進行具體的質量檢測,以樣品質量合格率為參考估算出該批次原材料、設備的合格情況,對合格情況符合要求的原材料、設備進行進場使用。最后,水利工程的承包人對項目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制定,以方便對項目資金進行使用方面、結算支付方面的審核。例如承包人可以將嚴格履行會計手續,只使用經負責項目工作的領導簽批的資金。合理使用項目資金方面的項目財務管理制度條例寫入項目財務管理制度中,以起到方便合理使用項目資金的效果。
影響水利工程水庫施工質量管理的環境因素主要被分為技術環境、施工管理環境、自然環境三方面,而技術環境因素又包括施工規范、施工設計圖紙等,施工管理環境因素又包括工程質量控制制度、工程質量獎懲制度等,自然環境因素又包括施工地區水文、氣候等。以對水文方面的自然環境因素進行控制為例,具體的控制措施如下:
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的初期階段,利用土層的滲透規則,通過對滲透規律、水文數據進行水庫水文環境分析,采取在水庫庫區設置隔水圍擋,并將圍擋的插入深度定為水層中的1~2m 的措施,以將庫水與部分的淺層地下水阻隔住,進而完成通過對水庫水文特征,如淺層地下水以接受地表水補給為主等的分析,實現對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水文自然環境因素的部分控制。
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工作主要被工程管理人員承擔,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會極大程度地影響到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工作的完成情況。因此,上層管理者應監督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人員積極主動地參加到當地政府舉辦的職業培訓中,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存量,完成政府對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培養的目標,形成一支高素質的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團隊[2]。
例如,上層管理者可以組織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入職前的培訓。培訓時間為一周左右,培訓的內容可以包括理論知識,如一般性水工建筑物類型等;法律、管理方面的知識與經驗;工程實踐經驗和處理施工過程中發生的緊急事件的方法。待入職培訓接近尾聲時,組織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人員進行考試。
在實際的施工實踐中,由于很多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人員對施工方案規劃不夠合理、施工工藝較差等造成的施工竣工日期推遲,施工質量得不到保障的情況總是存在。為避免這種情況,需要對施工實踐因素進行控制,具體如下:
例如,在對施工方案、施工工藝進行制定時,應從技術、經濟等方面對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得出合適的施工方案,進而確保施工的質量。如很多水庫由于淤積嚴重,防洪抗洪的功能得不到發揮,這時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人員就可以先對水庫結構中應用到的穩定技術水平進行審查,若應用的穩定技術水平較高,便可制定水庫淤積清理的施工方案,進而展開大范圍的水庫淤積清理工作。
在水利工程水庫施工建設階段,安全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與工程的總體質量,因此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人員應要求施工人員對安全常識進行掌握,確保施工人員人身的安全與工程的總體質量。
目前,由于施工單位過度要求較高的經濟效益,導致水利工程水庫施工管理工作不能被施工單位重視,水利工程水庫質量得不到保障,水庫本應具有的防洪抗洪等功能得不到發揮,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為改善這一現狀,施工管理單位應強化施工組織,對施工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控制,確保工程質量,進而促進水利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