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大為
(承德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河北 承德 067400)
地籍測繪是服務于地籍管理的一種專業測繪,它是為了滿足地籍管理中確定宗地的權屬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地籍要素的需要而進行的測量和面積計算工作,地籍圖測繪在地籍測繪乃至地籍管理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內容包括地籍調查、地籍平面控制測量、土地界址點測定、地籍圖繪制和土地面積計算等。
1) 航測地籍測量精度高,使用新攝的彩色航片或黑白航片,由于攝影比例尺大航片現勢性好,影像清晰,故無論是在城市高層居民區、道路密布區、城郊結合部,都能得到十分可靠的宗地界址線和地籍成果,由航片提供的影像而繪出的地籍要素,常常優于極坐標法圖解地籍要素的質量。
2) 航測區域或網平差界址點坐標,不產生誤差積累。常規地籍界址點常常在導線點或支導線點設站,用極坐標法求取界址點坐標,它的誤差除受邊長和水平角的誤差影響外,還受導線最弱點或支導線誤差的積累影響。航測電算加密界址點,由于采用區域網嚴密平差,精度分布均勻,誤差按最小二乘原理配置,不呈積累性質。
3) 航測數字化地籍測量必須實現解析測圖儀與計算機連接,便于自動化成圖,這比野外全站儀或PTK 數據采集后,再由內業處理,容易與計算機連接,更便于數據輸入和數一模變換。
4) 地籍測量人員野外工作量大大減少,除地籍調查和少部分外業像控制點測量,其余工作均在室內進行,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提高工效,節約經費。
5) 航測地籍圖信息豐富,因航片真實地記錄地表信息,展現在繪圖員面前的地表景觀優于直覺視野范圍,故地籍地形要素逼真、準確。
1) 在第三次國土調查中通過遙感技術的應用,可以清晰的反映地形地貌以及土地利用現狀,確定土地權屬關系、確定建筑物位置及建設時間。
2) 航片地籍調繪的基礎是航片判讀和地籍權屬調查,航片判讀是準確判點的前提,而地籍權屬調查給調繪確定了界址點和權屬關系,然后在此基礎上判點、繪權屬界址線和進行地籍要素的注記,目視判讀是以影像特征來判別物體屬性和范圍的,航片上有清晰影像的房屋和地物,以“外業定性,內業定位”的原則進行,外業著重表示地物的性質、歸屬、相互關系,并在調繪志上注記和標繪其準確位置和形狀,內業在立體模型下測定,航片上無影像、影像不清或有被遮蓋的地物時,外業應以明顯地物交會補測,通過內外結合法可以測定每個圖斑準確面積。
3) 通過計算機技術可以將難以識別的對象進行信息處理,從而以可識別的文字和圖像表現出來,更易于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記錄,合理對監測周期進行確定,通過對土地利用變化情況進行全新的監測,并將不同時期的數據進行對比,從而得出最好的信息。
4) 通過動態監測,可以及時發現土地利用中違法情況,及時進行上報并查處,更便于對土地進行管理。由于信息自動接收,數據自動存儲,內外業緊密結合,減少了繁瑣的數據記簿和手工計算工作。
采用高分辨率的航天航空遙感影像,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調查、地籍調查、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地理國情普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等工作的基礎資料及調查成果,采取國家整體控制和地方細化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利用影像內業比對提取和3S 一體化外業調查等技術,準確查清全國城鄉每一塊土地的利用類型、面積、權屬和分布情況,采用“互聯網+”技術核實調查數據真實性,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互聯網等新技術,建立土地調查數據庫。經縣、地、省、國家四級逐級完成質量檢查合格后,統一建立國家級土地調查數據庫及各類專項數據庫。在此基礎上,開展調查成果匯總與分析、標準時點統一變更以及調查成果事后質量抽查、評估等工作。
1) 基于高分辨率遙感數據制作遙感正射影像圖。農村土地調查全面采用優于1 米分辨率的航天遙感數據;城鎮土地利用現狀調查采用現有優于0.2 米的航空遙感數據。采用高精度數字高程模型或數字地表模型和高精度糾正控制點,制作正射影像圖。
2) 基于內業對比分析制作土地調查底圖。國家在最新數字正射影像圖基礎上套合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庫,逐圖斑開展全地類內業人工判讀,通過對比分析,提取數據庫地類與遙感影像地物特征不一致的圖斑,預判土地利用類型,制作調查底圖。
3) 基于3S 一體化技術開展農村土地利用現狀外業調查。地方根據國家下發的調查底圖,結合日常國土資源管理相關資料,制作外業調查數據,采用3S 一體化技術,逐圖斑開展實地調查,細化調查圖斑的地類、范圍、權屬等信息。
4) 基于地籍調查成果開展城鎮村莊內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對已完成地籍調查的區域,利用現有地籍調查成果,獲取城鎮村莊內部每塊土地的土地利用現狀信息。對未完成地籍調查的區域,利用現有的航空正射影像圖,實地開展城鎮村莊內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總而言之,航測法地籍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廣泛應用,能夠滿足第三次國土調查的需要,減少了測量人員野外工作量,豐富了地籍圖信息,提高了測量精度,提供了準確的基礎數據,對貫徹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提升國土資源管理精準化水平,支撐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