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法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山東日照 276808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進步,房地產行業也得到了高速發展,與之關系密切的建筑行業,也成為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行業之一。建筑行業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建筑企業都在不遺余力的研究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來搶占市場。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的把握和現場的有效管理都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風險和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的主要途徑,對建筑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地基是建筑工程基礎的根本,地基的施工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后續的施工質量,因此地基處理是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目前我國建筑企業常用的地基類型為軟弱地基,其特點是含水量很大,承載能力差,如果處置不當,極易造成荷載滑動和固結沉降。軟弱地基的使用受限要有充分的條件,要有專業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勘探數據來支持處理方案,明確土層的成分、地質成因等物理化學性質,要充分考慮土質特征和成層原因等客觀因素,避免由于處理方案不當出現的變形和不均勻沉降問題,防范由此引發的安全事故[1]。
在諸多建筑結構中,與水相關的結構較多,比如廚房與衛生間等,做好建筑防水施工至關重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要選取合理的施工技術來提升建筑防水性能。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要對實際施工現狀進行分析,在選取防水建材的同時應用相應的施工技術,完善防水工程施工,避免施工中出現漏水等問題。在防水建材應用過程中,要取樣分析、判定材料質量,針對房屋拐角等容易發生滲水、漏水的位置要強化防水處理,確保防水施工質量有效提升。結合工程項目施工要求,選取不同材料構建接縫面、鋪墊防水層,防水材料可以分為剛性防水材料與柔性防水材料,比如預應力混凝土、涂抹防水砂漿、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做到施工不滲不漏,提升排水暢通性,提高建筑防水功能。
構造柱與磚砌體間有裂縫,是目前建筑工程很常見的一個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工序不對。在進行構造柱施工時必須要加入拉結筋,如果未加入或加入的位置不正確都會造成裂縫問題。如果未在構造柱施工之前進行墻體建設改造,也很容易造成裂縫,這也是施工工序錯誤造成的。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體系包括管理標準和技術手段兩方面,其中管理體制是根本內容,只有在體制上體現其科學性和優越性,才能保證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正確、不落伍。建筑企業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行業標準,并在此基礎上規范自身企業項目的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做好施工隊伍的建設和施工人員的培訓工作,加強制度意識和安全意識的宣傳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技術獎懲機制,確保所有的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明確施工環節和技術要點。[2]
人員管理在現場施工管理過程中一直處于首位,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戰略思想,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員工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工程質量控制管理工作中來。不僅如此,在項目開工之前,各個環節要分配到個人,明確工程各級人員在質量控制工作中的責任,并對各個崗位的員工進行專業的培訓,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增強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自己質量意識。同時培養并引進專業性技術人才,可以使各個部門的管理工作具有針對性。還要特別注意,在施工前要做好各方面的交底工作,明確施工的相關重點與難點,才能確保其安全進行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管理中,機械設備和施工方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加強機械設備的使用性能,就要加強相關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和熟練程度。此外,要求機械設備的相關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正確操作,一是保證其正常運行并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二是也保證了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事故的發生。這就要求企業要選擇優秀的施工方案,全方面的進行綜合考慮,合理進行各部門的工作安排。還要考慮當意外發生時,應對施工方案進行完善,從而保證施工質量。
材料的質量關系到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所以要確保其符合工程建設的要求,就一定要對其進行全方位和全過程地質量檢查。首先,加強采購材料質量是控制質量的最直接的方式,在材料的選擇上要多加參考,選擇實力強、性價比高且信譽好的供應商。其次,對材料要多次進行質量檢測,要具備相關合格證以及其他說明書,或者對其進行抽樣檢測,及時清理不合格的材料,從源頭保證施工質量。另外,施工現場的材料要做好儲存工作,使用過程中要加強對其的管理,防止施工現場因此對工程的質量造成影響,使用材料時要嚴格要求,充分發揮材料的性能,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3]
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筑工程項目的擴大,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要求也會隨之增加,這就促進了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技術的提高和創新,以及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采用合理的施工技術,并進行施工技術的技術革新,促進建筑工程的質量符合要求,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推動社會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