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冉
(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公益事業部/資產運營中心,山東 濟南 271104)
合同管理,屬于經濟市場條件下,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手段。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即為企業對當事人合同依法簽訂、履行、解除等行為管理的方法。建筑企業方面需要正確的看待合同管理工作,從而確保按照合同內容執行工作,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維護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機制也在不斷優化,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管理部門,能不斷轉變自身職能,合理運用法律法規、適宜的方法,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1]。值得一提的是,承包商為建筑市場中的核心,因此應遵循市場的需求和標準,構建合理的合同管理機制,以便為調節業主、承包商關系,提供有利的數據參照。
建筑市場經濟活動、交易行為中,常出現不正當競爭行為,這對于承發包方自行履行合同比較有利,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政府管理部門則應加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力度,從而加速建筑企業的發展進程。
近年來,我國經隨機市場的競爭非常強烈,一些外國的承包商進到我國建筑市場中,若是業主通過不平的待遇對待承包商/進行交易,易于出現盲目壓價、壓工期等現象,這時無疑會引發貿易糾紛[2]。與此同時,因無法及時達到國際市場的要求,會導致建筑企業錯失在國際市場競爭的機會。而樹立承包方國際化意識、構建規范、可行的合同管理機制非常必要,以此穩定立足于競爭激烈的經濟市場中。
部分建筑企業不能重視制定項目合同管理機制工作,主要表現在缺乏專業管理機制、分級管理機制、授權管理機制等。同時,合同管理的流程不清晰,所以不能遵循具體的要求審查、評估,對合同進行有效的監管,保證合同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規范性、公平性。
建設合同涉及的內容多且廣,這就需要合同管理人員掌握專業知識、技術,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識、造價管理意識。但結合工程情況來看,建筑工程管理機構缺乏專業人員,并不能對合同內容予以有效的管理,重視合同管理工作。
雙方為謀取利益,容易產生不公平、不利的合同,使得實際執行合同期間存在較大的爭議。我國工商局、建設部門,為規范建筑市場合同管理內容,構建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部分建筑項目在簽訂合同時,不能很好的實行業主業務、職責。通過不規范的文本簽約,所以使工程埋下了安全隱患。還存在部分業主簽訂了招標文件外的合同,即為和承包商私下簽訂的合同,這時無法有效落實合同內容,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較大。
為提高工程招投標管理效果,首先需構建工程量清單配套的管理機制、合同管理機制。近年來,我國已經出臺了招投標法律、規定,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法后,若是缺乏新計劃配合,進行合同管理工作,這時則會發生招投標確定工程合同,實施的過程中缺乏合同管理機制的支持情況,所以應根據具體狀況,制定配套的方法對合同加以管理。
合同管理人員的素質,會直接影響到建設企業、項目管理的質量。因此,要求合同管理人員掌握合同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方法,同時合理運用法律法規于實際工作中。企業方面則應制定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人員職業資格機制,定期進行培訓學習,待工作人員考核通過后持有職業資格才可上崗。
對建筑承包商的資質、建筑施工團隊規模,進行調查和了解,旨在平衡建筑市場供求問題,避免發生壓價、壓工期等現象[3]。不同級別的建筑企業主管部門,需要加大對承包商參與市場監督管理的力度。
建筑企業內部機構、工作人員均需相互配合、協作完成合同管理工作,即為建筑企業內部不同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到合同談判、合同起草、合同修改工作中,并構建會審機制、監督機制[4]。各類型合同,由于涉及行業和專業的不同,存在自身獨特特點。因此,建筑企業職能部門應參與到合同談判、合同擬定工作中。如:經企業工程部門負責談判和擬定施工合同,經企業財務部門負責打款合同談判及擬定。合同文本草擬后,通過建筑企業工程師、會計師、管理機構共同會審,以便從自身情況出發提出建設性意見,優化合同文本的內容,保證最終簽署合同內容的可行性。
合同管理作為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重點,會直接影響到施工質量、施工進度、成本,以及信息管理等情況。由此能夠看出,合同管理和執行,對于建筑項目構成的影響較大。為此,需要找到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不足,做好工程招投標、承包商資質的管理工作,以及企業內部合同管理協作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人員職業資格機制,從而規范各個流程操作,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