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 鄭雷
(吉林省同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00)
國家相關規定要求排煙窗開窗角度應該大于70°,在實際施工中,有些設計施工人員沒有按照相關規范進行設計施工,致使設備投入使用后根本達不到自然排煙的效果。一個是排煙窗的安裝位置:有的將排煙窗安裝在墻的中部,部分甚至安裝在墻的底部,導致完全無法排煙。有的將排煙窗安裝得太高,且很不容易開啟,有些甚至完全無法打開,根本起不到排煙的目的。另外一個是排煙窗的面積:部分設計人員未按規范要求認真計算,或將固定窗面積計算在排煙窗面積之內,導致部分排煙窗面積不符合規范要求,直接影響了排煙效果。
1.2.1 加壓送風風量、機械排煙風量計算不精確
由于《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的實施,送、排風量的確定需嚴格按照規范中公式計算,且計算結果差異較大,如果設計人員不能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計算方式,會導致計算結果與實際不相符,影響排煙系統的運行效果。
1.2.2 防排煙風機配電與規范不符
有些配電、專用雙刨路、正壓送風系統設計達不到電負荷要求,有些存在缺漏的共用正壓送風系統,有些金屬管沒有涂防火涂料,有的忘了安余壓閥。
1.3.1 風機選擇不合理
各種前室間的機械加壓的風量應該依據具體的計算結果來確定,如果規范值和計算值不相符,則一般可以選擇較大的值進行選取確定。一些設計直接用規范值來確定,而這樣就會導致所選的風機產生的風量不足,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另外,還有一些設計所采用的是將機械排煙與排風互相結合,但是缺點在于不能根據設計的要求選擇雙速風機。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單位因為疏忽大意,以至于所購買風機的功率比設計所要求的要小,產生的風量不足。
1.3.2 風口和風閥的選擇不當、管道漏風
由于風口的設置不當,造成風口的有效面積偏小,再加之系統中的阻力過大,造成進風量不足;有些施工單位盲目增加風口的面積,導致風速過低;進風管道內的內壁沒有及時抹光、腳手架臨時鋼管洞等沒有及時修復等,這幾種現象,都無法通過風閥做出調節,使進風系統無法滿足有關規定的要求。
1)合理確定防煙系統形式。建筑的防煙系統應根據建筑高度、使用性質等因素進行設計。當可以采用自然通風方式時,宜優先采用自然通風,這樣簡便易行,運行可靠。當條件受限時再采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2)提高送風量計算的精確性。通常,設計開啟門數與常閉風閥個數是影響送風量的關鍵因素,對于避難層,其面積也對送風量有較大影響。送風量過小就難以保證正壓值,達不到防煙效果;送風量過大會引起超壓,影響人員疏散。針對此,在具體設計環節,根據規范嚴格計算,增強設計的科學合理性,保證系統運行的通暢性和安全性。3)優化調整系統的控制方式。在發生緊急火災事故時,加壓送風系統應能及時啟動,以達到防煙效果。在設計中,應保證加壓送風機具備多種啟動方式,還應能獨立控制,不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故障因素的影響,確保著火區域防煙系統的啟動順暢性。
在設計建筑防排煙系統的過程中,需充分參考建筑的基本結構特征,在提高安全性能指數的基礎上,增大空間利用率。建筑排煙方式主要分為自然排煙和機械排煙兩種,在實際設計中要嚴格遵守標準規范,制定完善的建筑排煙方案。1)自然排煙的基本原理是煙霧的物理浮力效應。在發生緊急火災事故時,消防噴淋系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煙霧排放,為此,在條件允許時可采用機械排風方式,提高煙霧排放效率。排煙窗在迎風方位極易發生煙氣倒灌,為改善這一問題,可將窗體結構設置成平移窗或弦窗,確保煙氣的高效排放。此種方式可滿足排煙需求,也不會影響建筑采光及通風,但礙于其造價成本較高,因此,實際應用尚未普及。2)在發生緊急火災事故時,由于室內溫度會急速升高,且煙氣中含有大量未燃燒氣體,煙霧的擴散會加快火災的蔓延。通常來說,自然排煙口的高度要設置在儲煙倉內,以此為人員的疏散提供時間、空間。當建筑層高較高時,應在人員可觸及到的高度設置手動開啟排煙窗的裝置。采用機械排煙時,當煙氣溫度超過280℃,煙氣中已經帶火,需終止排煙系統的運行,以此控制火勢蔓延。
1)優化自然排煙窗設計。為確保自然排煙窗在發生緊急火災事故時能正常運行,應當增設強制性制動裝置,進而保證高位窗和天窗發揮實際作用。2)加強計算的精確性。針對機械防排煙風量計算問題,要嚴格履行標準規范,根據建筑結構特征選擇恰當的計算公式。此外,為增強計算的精確性,必須對計算結果進行校核,以滿足實際使用效果。3)針對安裝完成的風機開展性能調試。在完成安裝工藝后,需要指定專業器械調試人員開展調試工作,采取試運行的方式獲取設備的基本運行參數,并以此為理論依據,強化調試效果。在完成調試后,再安排質量驗收人員檢查風機安裝質量,確保萬無一失。
總之,建筑防排煙系統設計和施工問題諸多,消防安全隱患嚴重,因此設計單位和人員要有憂患意識,考慮建筑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優化設計方案,提高防排煙系統設計的安全性,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