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 飛
(運城市規劃設計院,山西 運城 044000)
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很多鄉鎮的鄉村生活方式逐步接近城市,并且美麗鄉村規劃建設不僅要使農村具有美麗外殼,還要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真正提高農民的生活幸福指數。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理念主要體現為:(1)以村民為主題的民主規劃理念,構建新型鄉村的規劃模式。由政府與村民共同規劃和主導,以村民為主體的模式。主要實施的方式是:首先,在美麗鄉村規劃建設之前,用走訪和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建設美麗鄉村的新點子、新辦法,從村民的需求和愿望出發,滿足村民為主要目的,實現以村民為主體的規劃模式;其次,規劃部門應該了解和掌握該鄉村的宗族管理情況,土地、房屋產權、使用權等權責歸屬關系,避免出現各種糾紛問題。(2)堅持規劃與重視傳統建筑保護工作相結合的規劃理念。我國各地區的村民和村干部,都存有一定思想誤區,認為傳統建筑已經過時或者落后。規劃者在實際規劃鄉村發展過程中,為順應民意,拆除傳統建筑,根據現代風格建造新住房,與此同時,建造新住宅用房比修繕傳統舊房子省力省時,很多規劃者都為減少麻煩,拆除了老式住房。鄉村規劃者應該把老住房當作傳統文化的代表性實物,規劃鄉村發展過程中轉變以往的規劃理念,保留價值較高的傳統老建筑,進而體系鄉村文化傳承。
美麗鄉村規劃建設要求主要表現為:(1)結合實際的要求。美麗鄉村規劃建設一定要考慮各鎮的歷史文化、人員成份、地形特點和經濟發展等因素。要因地制宜,結合各村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產業發展、村民實際需要等,對村莊進行梳理歸類,實施差異化指導,堅持個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營造田園風光與鄉土風情,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2)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和充分考慮村民合理述求的要求。美麗鄉村建設要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就是以農民為本,尊重農民的意愿,以農民為基本依靠力量,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農村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脫離農民的愿望,忽視農民的主體作用,就不可能建設好美麗鄉村。村委會要組織召開村民大會及并選出具有強大號召力的村民代表,再多次召集村民代表進行討論,吸收村民關于建設個人住宅、公共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各方面的具體意見。(3)突出特色與保留傳統的要求。特色和傳統是一個地方長期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原動力。美麗鄉村規劃建設一定要表現當地建筑風格、民俗風情,這樣既可突出特色、保留傳統,又可為將來開發旅游創造條件。另外要注意保護古村落文化。古村落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景色美麗、遺產豐富,是民間文化的寶庫,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時必須加以很好的保留和保護。
主要體現在:(1)建筑群布局要點分析。美麗鄉村規劃建設除保證房屋建筑質量外,還應在建筑群布局的合理性、外觀的整體性上保有自身的特色。民居住宅風貌直接決定了鄉村的外在形象,給人以第一直觀的印象。居民住宅應與當地的生活習慣、自然環境、文化氛圍融為一體,技能體現地域特色,又能彰顯美麗新鄉村的風貌。(2)精神文明建設要點分析。當前國家十分關注鄉村精神文明與文化建設,鄉村文化事業的繁榮標志著一個新興美麗鄉村的文化建設的效果。所謂鄉村文化建設,既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又要凸顯出本鄉本土的人文特色和風俗習慣,例如:少數民族風俗、文化遺產等。在宣揚民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讓村民從自身文化感受和熏陶中獲得鄉村集體的歸屬感和滿足感。(3)生態美建設要點分析。多數鄉村都獨立的坐落于山、水、平原之間,與諸多自然因素融為一體,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在鄉村間極少有工業污染等。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必要立足于本身的自然風光和地理條件之上,營造有特色、有品位、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生態環境。
主要表現為:(1)結合現狀地貌進行整體布局設計。目前大部分鄉村都將自身的實際特征進行有效應用,實施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有些按照自身的生態環境成為生態鄉村,有些將自身悠久歷史文化進行挖掘規劃成為有名的古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將自身所擁有的特點進行融入,這樣才能夠設計出具有特點的美麗鄉村。(2)統籌配套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鄉村建設和城鎮建設在相關的服務建設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基礎的市政建設當中要加大資金的投入,所以,在對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準備階段就對需要相應的配套服務進行有效的規劃,通常因為在對配套服務的規劃中對于資金的需求很大,通常鄉村很難獨自完成工程的建設需求,因此要使得城鎮和鄉村及鄉村之間能夠整合相關因素,加強對于公共配套服務的有效規劃。
綜上所述,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工作不僅要含有美好村莊外在工作,還要利用好村貌村容,提高村民的生活幸福感與生活品質,進而為培養現代化農民,建設現代化農村奠定堅實基礎。因此,美麗鄉村規劃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傳統建筑的保護,堅持以村民為中心的理念,引導鄉村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