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力
(寧夏德潤泓景農林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1)
在泵站電氣工程設計中,應該盡量減少因變配電級數過多而產生的電能損耗,并設置電容器無功補償裝置,降低線路運行電流,減少線路損耗,供電線路的電壓損失應滿足規范的允許值,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電網絡的供電質量及供電網絡運行的經濟效益。
設計者在對泵站進行電氣設計的過程中所采用的線路大多都是35KV 的專用線路,并且在這一范圍之內的變電站都由變電站的工作人員自行管理,而其中相對較大的變電站,主變壓器都是有電力部門進行管理,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其運行存在這種隱患,再加上有些管理者缺乏較高的技術水平、綜合素質以及職業道德,未能及時管理、維護主變壓器的運行,處理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導致其運行存在著較多的風險,不利于提高其運行效率與運行質量。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變電站管理人員已深刻意識到其管理的重要性,也在實際工作中將過去主變壓站的高壓側開關進行了改造與更新,將先進的ZW7-35 系列的戶外真空開關裝置應用在其中,達到了其運行的目的。
當我們更換開關裝置之后,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也就是變壓器開關的選擇以及額定電流的選擇。在過去,設計者在對泵站變電站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如果主變壓器的容量超4000KVA,那么我們可以選用DW8—35 系列的戶外多油開關裝置作為高壓側配置的開關裝置,這種裝置可以對變電站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切斷,達到保護的作用,當變電站處于故障運行,該裝置還能夠自行跳閘,并向值班人員報警,從而對這一故障技術處理,而如果主變壓器的容量小于3200KVA,設計者一般會采用跌落式開關進行設計,這種裝置只能夠對短路進行保護,對于主變壓器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因此極容易導致主變壓器處于病態運行狀態,不利于泵站的正常運行。
在電力供電系統中,繼電器保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繼電器設備的選擇上應該符合安全性、快速性以及靈敏性等幾個方面,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中也應該滿足繼電器保護等相關技術規程。依據我國的相關規定對于3~66kV 的供電線路,應該在相間裝設短路保護,并且每相裝設接地保護以及過負荷保護,電力變壓器應裝設相應的單相接地、匝間短路、過電流、過負荷的保護裝置。在站用變的保護上主要缺少過電流保護、過負荷保護、零序過流保護。
10KV 側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正常情況下兩回電源,兩臺變壓器同事投入運行。當一回路電源停電或者一側設備檢修時,另一回路帶全部負荷、低壓側采用單母分段的連接方式,通過母聯兩段母線相互備用,當兩臺變壓器同時運行時,低壓母聯解列運行。
電機的啟動方式要遵循相關的規定,尤其要符合泵站機組啟動以及供電系統的有關規定,在啟動泵站機組時,通過軟啟動器,在啟動的時候要啟動轉矩,調節啟動電流以及下降和上升的時間。一般來說,優化母線電壓質量有很多方法,但是無論哪種方法,都要遵循保證其他設備正常安全運行的基本原則。
水利工程泵站電氣設計中,漏電保護器的設計存在著系統設計簡單、價格低的特點,被廣泛的運用在漏電保護系統設計之中。對于電子式漏電保護器而言,其與電磁式漏電保護器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電磁式漏電保護器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利用故障電流降低電流能力,而電子式漏電保護器采用故障回路的方式將參與電壓進行脫扣,當出現故障點靠近漏電保護器時,由于電壓值過低,不能有效避免危險事件的發生。所以,在電子式漏電保護器使用的過程中,應該不能與插座太近,以保證水利工程泵站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通常狀況下,在水利工程泵站電氣設計中漏電保護器使用中,應該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漏電保護器通常會被運用在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狀況,通過電阻、電抗接地的系統實現繼電保護。但是,對于電源中性不接地的系統,不能使用漏電保護器,主要是在這種系統運行的狀況下,不會形成泄露電氣回路,當系統發生故障,不能及時切斷電源。第二,在漏電保護器保護線路工作中,系統中的中性線要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若沒有通過中性線,會出現不平衡電流使系統產生錯誤動作。第三,在零線保護線中,不能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主要是由于保護線路通過零序列互感器時,漏電電流經過PE 保護線的電流互感器,會出現電流抵消的現象,而且,在故障發生之后,繼電保護系統不能起到保護作用。第四,在控制回路工作中,中性線不能重復接地,具體原因如下:首先,在重復接地的狀況下,一部分的工作電流通過沖突接地會回歸到電源中性點,整個系統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為水利工程泵站電氣系統的運行帶來限制。
泵站是為了提供勢能和壓能,解決供水和水資源分配的唯一動力來源,泵站的電氣設備管理與維護是保證泵站正常運行的關鍵之一,電氣設備維護保養不僅要總結經驗,更要不斷完善和創新,以提高運行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