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韜略 閔民強
(江西贛粵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北管理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路橋施工工程數量不斷增加,防水路基面作為路橋施工的重要內容,對提高路橋施工質量來說十分重要。但是,在實際施工中往往由于操作不當導致滲漏問題產生,為路橋使用埋下安全隱患。對此,施工單位應加強防水路面認識,強化施工技術,使路橋施工質量與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防水路基面可使道路的防水效果得到顯著提升,但如若在設計中忽視防水設計的重要作用,或者沒有對溝渠、山洪等進行準確調查,則會因設計缺陷導致防水能力降低,使整體工程質量受到較大影響,特別是在工程竣工就,很容易出現地基不穩問題,導致路橋坍塌,對人們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為社會帶來巨大損失。路橋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如若防水設計不夠合理,不但會出現裂縫滲漏等情況,還會為后續工程維護與保養造成不良影響。對此,在路基面施工中應采取科學正確的設計方式,及時彌補設計缺陷,使路基設計更加完善。
在路橋工程中,材料是最為重要的內容,材料質量將對整體工程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在防水路基面施工中,如若材料質量不合格,則再強大的施工技術都無法解決滲漏問題,因此應嚴格把握材料質量,監理單位嚴格按照制度要求對進場材料進行把關,嚴禁不合格材料投入工程建設。導致材料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材料采購方面,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節省工程成本,在材料的使用上以次充好,以價格低廉的材料替換優質材料,從中賺取差價;在材料質量檢測方面,監理單位未嚴格按照要求對材料進行驗收,導致供應商將一些劣質材料摻雜其中未被發現,在投入使用后對整個路基面的防水性能產生不良影響。
在施工方面包括人為因素與技術因素兩種,前者是指施工人員的操作方式不當,采用違規操作等產生質量缺陷,影響路基施工質量;后者則是施工方案、工藝流程等自身存在缺陷,致使防水路基面質量不符合標準,尤其是在引入新工藝、新材料時,應邀請專家對施工工藝的有效性進行評判,以免因技術錯誤影響路面整體防水性能[1]。
在防水路基面施工中,防水系統質量對橋梁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對此施工人員應對路基面的防水系統設計給予高度重視,并注意以下問題:一方面,施工單位應強化對道路橋梁中材料的監督,為材料質量、性能提供切實保障,使橋梁施工與設計標準相符合;另一方面,施工單位還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施工工藝,為路基面施工提供切實保障,使其防水性能得到充分發揮。在以往的設計中,部分設計者沒有與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相結合,因此設計方案缺乏合理性,對橋梁質量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對此,要求設計者提高對排水系統的重視度,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有針對性的開展路橋設計工作,使路橋質量得到切實保障。
在路橋施工過程中,防水層、混凝土層的黏合度對防水能力具有較大影響。對此,在防水材料選擇時應盡量偏向黏結力強、無縫防水、吸附性良好的材料。同時,還要確保材料具有較強的拉伸力,可應對多樣化環境。在科技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新型防水材料被研制出來,與以往傳統防水材料相比具有諸多優勢,可應用到更多領域之中,但是新型防水材料也并非完美無缺,例如,成本花費較高等,在實際應用中應與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氣候情況相結合,采用最為合理的防水材料,使防水效果更加良好,節約更多路橋施工成本[2]。
1) 在混凝土初凝階段,由施工人員利用機械手段對其進行拉毛處理,在正式拉毛之前,首先對混凝土表面的雜物進行清理,然后按照技術規范與個人經驗,選擇恰當的防水材料,采用最佳施工方式使混凝土粗糙度與標準相符,使施工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2) 一般情況下,施工人員在路橋施工中,當混凝土剛剛拉毛完畢時應禁止車輛通行,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施工單位應采用科學有效的措施,以免路面結構受到損壞,使路面結構更加完整高效;
3) 當防水層施工完畢后,便需要對瀝青混凝土進行鋪裝,加強對混凝土的保護,在運輸中避免出現倒車與急剎車等情況。同時,施工人員還應對橋面噴涂防水涂料,并采取有效措施對防撞墻進行遮擋。另外,對于底部防水層來說,應采用人工涂刷的方式進行處理;
4) 施工人員應保障道路干凈整潔,確保施工質量良好,在路橋施工之前,應對路面的雜物、灰塵進行清理,以免路面中存在的污泥過多,影響施工質量。相關部門也應積極配合,對于路面高低不平、污漬眾多等情況進行清掃,使施工質量得到切實保障。
綜上所述,在路橋施工中,防水系統的設計與實施十分關鍵,將對路橋使用期限與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對此,施工人員應加強重視,通過設計科學完善的防水系統、選擇科學合理的防水材料、采用合理正確的施工技術等方式,使路橋的內部結構更加完善,避免受到雨水侵蝕,能夠更好的服務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