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凱
(貴陽市交通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貴州 貴陽 550081)
土木工程的施工在建筑行業中至關重要,而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問題一直存在。混凝土是由水、水泥、砂石組成的非均質脆性材料,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混凝土的質量、攪拌的質量、應力作用及運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還有可能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出現收縮裂縫、塑性裂縫、地基凍漲裂縫和不均勻沉降裂縫等,極大地影響了工程的安全系數,對土木工程結構造成破壞。 想要解決裂縫問題,就要首先認識到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縫處理的重要性,找到產生裂縫的原因,對癥下藥。
1) 混凝土的質量原因。混凝土是由水、水泥、砂石組成的非均質脆性材料,是按照比例配置的混合物,材料種類多而且質量良莠不齊,一旦原材料質量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土木工程的質量。混凝土的制作過程中,需要將砂石和水泥加水后進行混合攪拌,如果原材料沒有被及時使用,或者儲存過程中因為環境等因素影響,例如陽光暴曬造成失水等,造成混凝土伸縮性和強度變化,這樣非常容易出現質量問題,成為裂縫產生的直接原因[1]。
2) 混凝土攪拌過程及運輸過程的原因。混凝土的配比及其攪拌過程是決定混凝土質量的重要原因,不同用途的混凝土其攪拌有著不同的指標和標準,如果攪拌的時間不合理,溫差的上下浮動,都會造成混凝土的均勻性和質量不達標,進而引發裂縫。
不同種類的裂縫其形成的原因和特點是不同的,要準確判斷成因,才能對癥下藥,采取有效的裂縫處理策略。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縫種類有收縮裂縫、塑性裂縫、地基凍漲裂縫和不均勻沉降裂縫等。下面進行具體種類分析:
1) 收縮裂縫。收縮裂縫大部分出現在混凝土的表面,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過快所引起的,時間一般在混凝土澆筑后五個小時之內形成,大多是因為這段時間收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迅速加劇,造成裂縫產生[2]。
2) 塑性裂縫。這類型裂縫的出現,是因為骨料在沉降過程中受到阻礙,時間一般產生在混凝土澆筑后的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之間,在這個時間段,混凝土處于塑性狀態過程,表面失去水光后最容易出現塑性沉降裂縫。
3) 地基凍漲裂縫。在氣溫較低的季節和地區,地基溫度過低也會造成裂縫出現。如果地基土層溫度低于零度,土層中的水分就會結成冰,進而體積膨脹,造成地基上部出現裂縫,在平均氣溫長期較低的寒凍地區,高緯度高海拔地區,如果沒有采取一定的防護預防措施,將非常容易出現地基凍漲裂縫。
4) 不均勻沉降裂縫。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如果地基土質不滿足設計要求,后期施工中就容易出現不均勻沉降造成裂縫,在回填施工中,土層的壓實處理不得當,或者被雨水浸泡等,也會造成不均勻沉降裂縫。
在混凝土的制作過程中,當骨料的吸收率較大時,含泥量較高時,要通過減少水泥漿的用量,加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降低水熱化,來降低混凝土的干縮性,減少混凝土的體積收縮。施工人員要在現場,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好施工配比,選擇好的混凝土塌落度。在混凝土的攪拌過程中,要嚴格把控時間,充分攪拌,不能因為趕工期而忽略時間的控制,按照不同的要求,精準計算攪拌時間。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溫度和適度的控制,按照相關要求進行養護,保證混凝土質量不會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影響[3]。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要適當減少澆筑的厚度,大體積的混凝土,其結構尺寸相對較大,應力隨之增加,要做好遮陽、散熱、降溫工作,可以借助循環冷水來降溫,完成澆筑施工后,用濕潤的麻片或草簾進行覆蓋,定期灑水養護,保證表面冷卻效果,而對于低溫嚴寒環境,要做好保溫工作[4]。
根據裂縫的種類和形成的原因,處理裂縫的方式有:表面修補法、加固結構法、壓力灌漿法、開槽填補法等很多種。需要根據裂縫的形成原因和類型選擇不同方法補救。
施工人員操作的規范性,直接影響到土木工程的質量。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接受了良好的操作規范和技術培訓,定期進行考核,力保施工質量。為了避免或減少裂縫產生的情況,首先要讓施工人員充分掌握裂縫可能產生的誘因、裂縫的類型、對應的處理辦法等,掌握裂縫處理技巧,用專業的技術能力,規范的操作流程,確保施工的質量。
綜上所述,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對土木工程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避免和預防裂縫的產生,混凝土的質量、施工過程中環境溫度的控制、裂縫修補處理的技巧、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等都十分重要,要根據裂縫形成的原因和類型,不斷探索加強施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