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輝
(寧夏元泉建設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 750011)
村集體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主體,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現在有些村集體雖成立了用水協會,但不重視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沒能有效開展機電設備維護、管路巡查、管路維修、水費收繳等工作,嚴重影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作用的發揮。
在農業區,很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一旦建成,只是在形式上進行簡單交接,對于工程的產權并沒有完成法律上的轉移。對于農民而言,水利工程和自己的利益并沒有很直接的關系,那么在工程的維護、運用和管理等方面就不大上心;即便有些地區組織了農民用水者協會,但協會成員往往是提前確定好的,缺乏公平性和民主性,也無法調動農民的參與積極性。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同樣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工程管理理念在進行管理把控,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方法只有科學合理才能保障其工程能夠正常高效的運行,也才能夠為最基本的農業生產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不難發現,目前仍有為數不少的工程管理團體在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中進行管理時,仍存在著思想偏差,管理者將精力與關注點都投入到了如何使用水利工程上,而對工程的日常維護與管理較為忽視,導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方法單一,無法結合水利工程管理上的獨有特點以及實際的使用情況來進行管理,使得管理工作的效益低下,導致工程的收益較差。
1) 完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權責和獎懲制度,明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職責,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質量與工作人員的自身利益掛鉤,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的質量;2)完善后期管理制度。在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應該及時明確管理主體和職責,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夠得到有效的管理;3) 完善崗位培訓制度。工程交付使用前,對村集體確定的管理人員進行上崗培訓,培訓主要圍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確保工程運行管理正常;4) 發揮政府部門的監督作用。明確各級部門的責任,發揮政府的帶頭作用,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中;5) 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宣傳力度。提升管護主體及受益方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意識,主動參與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維護。
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行和管理上,當地政府擁有項目的產權,是管理的主要主體。但是農民作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實際使用者,對于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質量也有很重要的影響。為了激發農民的參與積極性,號召當地的民眾主動參與工程的運營和管理工作,當地政府可以將工程的產權移交給村委會,本著誰使用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提高農民對工程的維護意識,進而保證水利工程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在日常工作期間,還可以定期組織當地民眾參與宣講會,向農民科普水利設施建設方面的知識,提高他們的保護意識,發動廣大群眾參與到水利設施的保護工作中。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因其數量多、種類多樣和涵蓋面廣的特點,所以一旦發生問題,很難在第一時間開展維護修繕工作。此外,在對工程的修復過程中,資金缺乏是導致管護維修的另一大阻礙。基于以上方面,可以建立市鎮村三級管護的管理模式,以河渠為單位進行劃分,實行“市局管干渠,鄉鎮管支渠,村組管斗渠”,市局相關科室負責主要河流及干渠沿線工程的定期檢查、維修及養護工作;鄉鎮級水務站負責支渠沿線工程的管理維護與修繕工作,出現由于資金不足、技術欠缺等問題而不能及時修繕的,應在問題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上報;斗農渠等末級渠道的清障清雜工作則由其所在的村組負責,保證水流運行、渠道暢通,減少因阻水障礙物造成的水資源浪費。
第一,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人才培養的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政府管理人員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第二,保證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逐步提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還要加強開發和應用新技術、新設施,保證信息聯動,及時溝通,確保與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一致。第三,建立健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的用人機制,同時,指導管理人員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國家為了能夠讓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更加的便利、惠民,對水利工程上的部分制度相應的進行適當調整,在實踐中也持續性的落實了相關制度,讓小型水利工程有了更為健全的管理體系。國家在小型水利工程上的努力與改進,使得整體的管理更加科學合理,也為農民群眾創造了切實的福利,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經濟的整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