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昆
(徐州中國礦大巖土工程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0)
樁基礎按制作工藝主要分為預制樁、灌注樁。在項目施工前,根據施工現場地質的實際條件以及設計要求選擇適當的樁基礎施工技術,保證施工方案最優化,來縮短工期并提高工程質量。樁基礎施工規模和工作量較大,導致其施工成本高、施工工期長,尤其在實際施工生產中,樁基礎主要應用于承載重量較大的工程中,這類建筑對地基的要求較高,施工易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對這類工程要結合實際工程需求進行施工,尤需多加注意安全問題以及質量問題。
樁基礎工程的設計與其完工后的質量息息相關,設計效果會影響工程的平衡性、剛度及穩定性。設計工作的開展必須基于準確的測量、勘察、評估工作的前提下,保證流程的規范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部分施工單位為了加快進度,設計過程簡約化,測量評估工作也敷衍了事,導致施工過程中頻繁出現質量問題。
樁基礎施工是將前期準備工作付諸實踐的過程,所以,質量控制非常重要。該階段的質量問題主要有:首先,施工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專業素養偏低,導致經常出現質量問題;其次,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施工單位忽略對工程質量的要求,經常出現偷工減料的問題,影響了工程的剛度、強度及工程整體的穩定性、安全性;最后,對工程質量監控不足,在工程施工期間,沒有專門的人員對質量進行監控,質量問題頻繁發生,影響了樁基礎的整體質量。
雖然科學、合理的管理十分必要,但是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樁基建設階段,刻意壓縮成本,減少經濟開支。比如:第一,在建筑樁基的施工中,偷偷使用劣質材料。將造成樁質量大大降低;第二,對工程管理部門任意撤銷,任意削減工程管理人員崗位和配置數量。甚至經常出現由其他部門管理人員兼職的情況。項目工程領導過于關注施工工期、工程造價而忽視了工程管理的質量方面,這對于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非常不利。
建筑工程項目中基礎結構的作用就是承擔建筑物上部傳來的荷載,這也是其核心價值的體現。因此在樁基礎的設計和應用過程中要對建筑整體建設需要明確,才能進行接下來的設計工作。承載力方面一定要和預期標準相符,不能讓建筑物出現沉降、傾斜等。為了明確建筑物整體建設需求,就要對相關力學知識深入了解,加上建筑物樁基礎各種作用力的產生,并且作用力的大小是由上部結構決定的,因此要從力學角度開展分析,同時進行計算,當完成這些時所設計出的方案才能更加合理、科學,樁基礎建設的可靠性才能提高。
現場勘察工作完成后就可以開始編制施工方案,根據現場堪察結果選擇最科學合理的樁基礎技術類型、施工機械和施工方法。施工方案中還應該考慮到對地下管線、周邊建筑等的保護措施,制訂施工進度計劃并嚴格執行。為了保證樁基礎施工的質量,在正式施工前應通過基樁試驗來確定工藝參數。
①細致檢查原材料質量。分析各類原材料質量,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質量檢驗,對于水泥材料,有序完成抗壓性、凝結時間、抗折強度等方面的試驗;對于砂石材料,檢驗其含水量、級配等內容;對于商品混凝土,參照現場地質條件,具體確定其水灰比。②加強施工階段監督。鉆孔操作執行時,應合理確定基礎樁高度以及位置,針對孔徑大小、深度等參數。一般情況下,根據勘察報告進行過程監督。一旦遇到復雜情況,應根據實際情況控制鉆孔行為,盡可能提高設計承載力,滿足規范及相關要求。③檢查鋼筋籠焊接效果、質量、搭接完整性,事宜鋼筋長度為5.5m,鋼筋連接期間,堅持錯開原則,并且保持軸心一致性。④加強旁站管理。混凝土灌注之前,應檢查泥漿性能,以及沉渣情況,必要時清潔孔徑,大大提高混凝土抗離析能力,從整體上提升混凝土質量。此外,合理控制混凝土澆筑速度,以免鋼筋籠上下浮動。
建筑工程樁基施工的管理人員職業素養不夠。因為建筑工程種類多、工作難度大、十分繁雜,專業化高,導致管理人員可能并不是特別精通建筑工程特別具體的某一項施工階段,導致不熟悉樁基施工過程,樁基施工主要控制點和關鍵點。應該加強對維修設計人員職業教育和培訓,比如: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舉辦“師帶徒”活動,通過管理水平強的人員指導管理水平弱的人員,加強建筑樁基施工階段的人員教育、培訓。
樁基礎作為建筑結構中最基礎的部分,其施工質量決定了整個建筑的施工質量,是施工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選擇樁基礎施工技術類型時應該因地制宜,根據環境因素來選擇最合適的樁基礎技術,制訂科學規范的施工方案。施工時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落實各項施工措施,加強對施工質量的檢查;及時處理施工問題,保證樁基礎施工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