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德穎
(安徽人和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安徽 滁州 239000)
當前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融合了綠色建筑技術,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利用不同的能源,最大程度的實現建筑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出來的方案也要不斷地優化,最大程度的滿足居民的需求,降低建設的成本實現建筑的可持續性發展,堅持綠色環保的戰略。
綠色建筑技術的早期定義更傾向于建筑設計的外圍定義,在文明施工和減少污染方面被賦予了重要的標的性質。但是隨著我國工業化的不斷發展,綠色建筑技術應在新時代承載更多的延展性價值標的。比如在清潔運輸方面,氣候施工方面和能源的集約化利用等方面,綠色建筑技術應該發揮更加廣泛的作用。在新時代和工業化加快發展的新背景下,綠色建筑不僅限于單一的模塊化概念,而是趨向于整體化系統化概念。單就文明施工這一單一的元素來說,如果它不配合減少建筑污染和清潔運輸兩項元素共同發揮作用的話,施工的文明性將不能得到有效的進行。
綠色建筑工程項目中必須要加大對節能環保建筑材料的使用力度,以就地取材為基準,選擇不會給人們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或者影響較為微弱的施工材料。收集轉換自然能源,避免資源能源產生流失等的問題。其外層必須要具有調節氣候的性能,防止其氣候出現波動等的問題,讓其室內的氣候可以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注重外墻保溫節能材料的使用,在其現有的基礎上使用絕熱維護材料。倡導使用太陽能等各類的可再生能源,凈化建筑設施內部的空氣,減小溫度數值。采用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去調整百頁窗,這樣其會以自動的調節形式改變太陽的光量等,制備太陽能電池,用于采暖以及照明。此外,還應當利用好地熱資源,地熱資源是一種使用沒有約束且獲得方式比較簡單的可再生資源,其資源的使用技術也趨于成熟,想要滿足建筑設施的可持續性發展要求,就應當盡早的使用可再生能源。
綠色建筑設計更注重優化建筑的形態,通過合理的建筑形態達到節約能源,保持建筑的美觀性,提高建筑整體實用性的目標。在建筑設計環節應當根據實地條件對建筑的形態進行綜合規劃,將綠色建筑技術與具體的建筑形態綜合考慮,進一步減少能量的浪費,實現環保低耗的目標。首先,運用綠色建筑設計實現建筑能耗的量化分析,通過分析軟件對建筑形態的能耗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基于形態體現環保的功能需要。其次,建筑的外形應當符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清潔能源的需要,可以在建筑的表面加裝光伏太陽能板,實現對太陽能的有效收集利用,要求根據建筑物地域的光照情況設計建筑外形。
優質的采光設計可以節約建筑的能耗,滿足使用者對光線的現實需要,并且達到美化建筑環境的目標,提高建筑使用的舒適性。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采光設計強調消除人工照明的弊端,注重減少人工照明帶來的高成本,消除采光功能差影響使用的問題。現代綠色建筑的采光設計應當從綜合考慮建筑物的用途出發,注重在設計中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綠色建筑的采光設計還要充分考慮建筑材料、結構等因素進行合理化的優化,達到減少光能損耗的目標。具體可以運用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調整建筑物門窗的大小,最大程度滿足自然光線的需要,減少建筑物中能源使用,實現環保目標。在遮陽設計方面還要控制光照強度與保證溫度處在合理范圍內,以免太陽光對室內造成不良影響。注重根據建筑物的需要合理進行遮陽規劃,實現對建筑物內部溫度和光照的合理把控,充分發揮每一種材料的功能,達到有效節能效果。
首先是屋頂的設計,要設計出節能的屋頂,減小住宅頂層的層高數值,處理好屋面防水等的問題,盡可能的降低住宅設施之間的日照間距,這樣可以減少建筑施工的土地面積。使用北向的退臺,構成一個露天的活動空間。其次要進行門窗節能的設計,減少冷空氣的進入,確保門窗的密閉性。最后是墻體節能的設計,使用多面以及多層設計外圍護結構,降低能耗,減少空調等電力設備的使用頻率。
首先,建筑的空間外形、室內結構、功能設計應當符合地域環境要求,做到根據地形地貌特征、氣候環境變化規律、人們的風俗習慣、審美需要進行建筑外觀設計。其次,根據地域環境因素優化建筑的材料選擇,保證建筑材料滿足氣候環境適應的需要,應當保證建筑內外部因素符合地域氣候的適應性,達到真正的綠色設計目標。
綜上所述,隨著建筑工程規模化發展,在保證建筑質量的基礎上,人們對于建筑物環保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不但對施工周邊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能源,這與我國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相違背。基于此情況下,為了能夠提高環境保護,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綠色建筑理念,施工單位需要重點加強施工設計環節工作,樹立綠色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