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衛 劉 峰
(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通常意義上我們所稱之為的城市綜合管廊主要指的是在城市地下建設的用來容納兩類以上的各類工程管線的建筑物整體,所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用于輸運生活、生產需要的給水、雨水等相關方面的管線系統,與此同時,還結合具體情況,配備相對應的消防、供電、照明等方面的設備或者設施。城市綜合管廊在規劃設計,施工,建設維護等一系列方面都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統一部署,統籌規劃,并且按照相對應的標準推行各項工作。結合其類型而言,主要分為干線綜合管廊、支線綜合管廊和纜線管廊三個方面。針對城市綜合管廊施工方法而言,主要分成兩種類別,分別是:明挖法和暗挖法。
綜合管廊工程的規劃建設應遵循“統一規劃、適度超前、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的布局原則,充分發揮綜合管廊的長期整體綜合效益。綜合管廊工程規劃應符合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并與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工程管線專項規劃及管線綜合規劃相銜接。將城市土地開發利用規劃布局作為整體核心,圍繞整個城市的市政公用管線的具體分布,對主城區的綜合管廊進行合理化的布局,以及資源配置方面的優化,逐步構成與城市總體規劃相統一的局面。綜合管廊的建設應使得城市道路下部空間在利用方面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得到大幅提升,促進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從而顯現出綜合管廊系統的整體合理性、綜合性、實用性以及超前性。
我國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中規定,綜合管廊位置應根據道路橫斷面、地下管線和地下空間利用情況等確定。干線綜合管廊宜設置在機動車道、道路綠化帶下,支線綜合管廊宜設置在道路綠化帶、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下。實際上,城市綜合管廊所在位置處的地質狀況對管廊建設有較大影響。當城市道路路基地質條件較差且道路紅線范圍較窄時,城市綜合管廊宜盡量布置在車行道下,這樣可以在進行管廊基礎處理時,兼顧道路承載力的相關要求,減少整體地基處理工程投資;不入廊的管線可敷設在人行道或綠化帶下,減小后期專業管道維修對路面的破壞。
目前,工程建設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很多人認為管理工作是一項非常簡單的工作,只是對信息資源的采集、分類整理及總結歸納,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認識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很多管理人員不是建筑專業且沒有經過專業檔案管理業務培訓,其受限于傳統的管理思維理念,知識體系不完善,缺乏對新技術、新方法的認識,工作經驗缺乏,業務能力也不強。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管理面臨著更高的要求,但檔案管理人員缺乏對知識的全面掌握,阻礙了事業的順利進行,導致城市綜合管廊的信息收集困難。
《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 (GB50838—2015) 要求:綜合管廊進風口、排風口等露出地面的構筑物應滿足城市防洪排澇的要求,并應采取防止地面水倒灌及小動物進入的措施。在規范規定的基礎上,通風口的設計還需要考慮到周邊地塊的使用性質,注意通風口的噪聲污染。
綜合管廊中連通通道在設計過程中要貫徹落實以下幾方面原則,分別是:①要結合具體情況,設計和建設多條通道,使各個綜合管廊得到有效連接,以此真正意義上確保管廊內部更安全更方便,更利于監控現場運行情況;②針對尺寸大小而言,在確定的過程中要結合通信樓梯和線纜的類型和數目;③結合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來有效明確具體的通道類型;④事前要深入細致的衡量人員通行或者管線敷設技術等一系列相關因素,以此提升整體工程的安全性和相關性能,并滿足相對應的設計需求;⑤要在相關區域設置相對應的更安全有效的防盜門,從根本上確保各個區域的獨立性以及相對封閉性。
通過將管廊設計成環網狀結構,可以實現功能的最大化。比如丁字形和十字形,在交叉設計時要注重管線之間的銜接和人員通行的問題。可以采用加高、加寬節點的措施,也可以建立夾層或者樓梯。在實際的管廊設計規劃時,還要注意防火區域的設計是否合理,在恰當的位置要設立防火門。
建立綜合管廊收費機制,將運營周期中的成本進行合理分攤,根據相應標準劃定單位成本價格,在此基礎上進行預算成本追蹤,在后續運營過程中確立更為科學的空間使用比例、價格等參數,最終形成較為完善的綜合管廊收費機制。對于管廊的使用方來說,根據占用空間比例進行維護管理費收取。
城市綜合管廊的建設是我國今后發展的重點,也是利國利民的工程。城市綜合管廊的建設應結合地下空間開發、舊城改造、道路改造、地下主要管線改造、城市地下綜合體等項目同步進行,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做出合理設計,本著為專業管線服務的原則,從科學、經濟、實用和長遠發展的角度為我國城市綜合管廊事業做出自己的些許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