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斌
(朗建城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工程項目日趨增加,工程建設消耗的資源也不斷增加,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建筑工程消耗的能源接近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一半,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建筑能源利用率普遍偏低,因此,改變傳統建筑設計理念,加強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成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重點。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從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方面加強研究,將對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符合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回歸自然的發展宗旨。由此可見,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能源浪費,實現了建筑能耗與所需能源相適應,對于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現代化城市的不斷建設,傳統的建筑形式能源消耗較多,同時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不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綠色建筑融入生態節能的設計理念,以構建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為目標,滿足了人們較高的生活品質要求,同時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促進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綠色建筑進行生態節能設計時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需求制定適合當地的建筑形式。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情況不同,綠色建筑的設計就要認識到場地的特殊性,同時還要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
綠色建筑的主旨是保障住戶的安全與健康,實現對各種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不僅滿足環保的要求,更滿足了用戶的生活要求。
綠色建筑進行生態節能設計時,能夠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綠色建筑的顯著特性是耗能少,減少了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在保障建筑質量達標的基礎上,極大地降低了建筑成本,更好地提升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
現代化社會發展變化非常迅速,綠色建筑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綠色建筑在進行設計時應在外觀和性能上,緊跟現代化建設的腳步,設計師應在不斷提高自身審美標準的前提上,自主創新,為綠色建筑帶來新的活力。
選址時應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氣候、文化、經濟、交通、能源供應等諸多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以達到最經濟、合理的效果。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夏季有利的主導風向和避免冬季不利的主導風向,合理安排群體布局和建筑朝向。
節能建筑墻體設計主要從材料和墻體構造設計選擇方面著手。首先,墻體可采用復合墻體、通風墻體等。同時,墻體表面設置生長攀援的植物或遮陽篷等減少結構表面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從而降低室外綜合溫度的作用。隨著新型建筑保溫材料的問世,如在建筑的內外表面采用高效熱反射材料(高效節能玻璃、熱反射膜),可反射大部分紅外,從而對建筑物起到保溫隔熱作用,同時提高居住環境的舒適度。
門窗是住宅保溫中的薄弱環節,在北京地區,僅有一面外墻的房間,門窗的熱損失可占房間總熱損失的65%以上。建筑物的熱損失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門窗縫隙滲入的冷空氣所致。而滲入的冷空氣量由門窗兩側所承受的風壓差和熱壓差所決定,受建筑物的形式、進出口面積、門窗所處的高度影響。為控制冷氣滲透的一般措施是以橡膠條、油灰封條,設置在窗框和墻體之間、窗扇和玻璃之間、窗框和窗扇之間以提高室內密封性。國外門窗采用低輻射窗,一是在窗的兩層玻璃板間用氮氮氣填充可使窗戶的熱阻提高1/3;二是在窗玻璃的一個內表面蒙上透明薄膜,可以把室內熱量的85%反射回室內。
1) 屋面鋪隔熱板設計。常見的屋面隔熱做法是在屋面結構層商鋪設絕熱材料。具體設計時采用倒置式屋面構造,能取得很好的屋面隔熱、防水效果;2) 通風隔熱屋頂。通風屋頂,通過空氣流經屋面的表面,帶走屋面蓄積的余熱,能夠有效地降低屋面板自身的溫度。通風量越大,通風層的空氣帶走的熱量也越大,隔熱效果就越好;3) 反射屋面。淺色表面能夠反射更多的太陽輻射,減少結構材料對太陽能的吸收。反射屋面就是將屋面表面做淺色處理,一般可在屋面表面噴涂一層白色或淺色涂料,或鋪設淺色地面磚。
居住建筑設計上廣泛推廣的節能設計之一,即為太陽能,它是一種天然的潔凈能源。煤、電、油的供應從近年來的能源使用和發展來看已日趨緊張,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潔凈能源太陽能應發揮更大的作用,繼而使太陽能成為替代能源。從使用效果和淋浴費用,及過程中的投資回收周期來衡量,在成本方面,太陽能熱水器具有較大的優勢。
低碳節能的建筑設計不僅僅集中在新建筑的設計上,還應該包括對舊有的建筑的節能的改造,例如,在北方的冬天,通常會實施采暖,但是山于我國的建筑本身存在保溫層的厚度不夠的問題,因此大量的暖氣在進入建筑后會流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更是加劇了能源的消耗。
隨著建筑過程中所消耗資源和能源越來越多,因此采用環保節能的綠色建筑措施勢在必行。綠色建筑中堅持以人為本,利用可持續發展理念,在設計中注重生態節能,其已經達到人們建立優質可持續發展生活環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