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江 毛敏達
(和海建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舟山 316000)
市政道路橋梁路基路面沉降具有較多的原因,通常而言,橋頭的沉降段的設計結構不合理是導致路基路面沉降的關鍵原因。在整體的施工過程中,粗料填筑法和鋼筋混凝土搭板法是目前道路橋梁中比較通用的方法。這兩類方法可以科學而又有效的解決道路橋梁的沉降問題,并且可以科學的避免行車中的跳車問題。然而,鋼筋混凝土搭板法是主要應用的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對于行車的跳車問題卻無法解決。
此外,因為橋臺背路堤的整體壓實程度還不能滿足技術要求,也會加劇市政道路橋梁路基路面的沉降現象。在道路橋梁的施工進程中,一般采用的是橋臺背填土這種施工形式開展施工。
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具體施工中,搭板設置的意圖在于路基面的厚度改變轉換成其剛度的改變,防止因為車輛的載荷施加而引起道路橋梁的過渡位置出現沉降的問題,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道路橋梁的服役性能和壽命。一般而言,搭板頂面的標高可以和道路的基層頂面標高設計成相同的高度,如果另有特殊的需要,那么反向坡度預留的設置方式成為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搭板形式。在搭板的整體施工進程中,為防止路面碎裂的問題,一般會合理的控制基層頂面與搭板之間的間距,避免其間距過小,同時還需要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立模設計。對于基層頂面與搭板間距未能達到110mm 的位置,鋪筑瀝青以及混凝土的前期工作之中,需要先把之前的水泥碎石基層進行打碎處理,然后再采用瀝青和混凝土進行填筑以及找平,這樣做可以全面加強臺背回填的強度,同時可以保證搭板施工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臺后的施工也是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里面施工的關鍵步驟之一。因此,臺后的施工質量也是需要施工技術人員不可忽視的。一般填土作業的位置選擇在臺后的兩米處,還需要根據現場的施工狀況進行合理的調整。假如在填土操作之前要進行橋臺基頂的作業,那么臺下和臺后的填土作業則可以充分的利用分層夯實填筑技術進行順利施工。常用施工方法是由路堤頂面進行松土的傾倒,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可以降低施工技術人員的作業難度,但是缺點在于其會產生較大的背墻壓力,使得臺下的土發生自性的流動,填土時則會出現沉陷量逐漸增大的現象,嚴重時導致路基面產生崩裂的問題。倘若橋臺基頂偏心距離和應力數值未能與設計標準或相關規范達成一致,采取的措施是將基樁打入到基底的下方,這樣可以減少帶來的路基面的不良問題。
橋臺基頂比地面高出一定距離之后,采用填土進行打樁操作,如此可以有效的降低打樁操作的難度。一旦出現上文所述的沉陷現象,因為填土內部的樁身未能發揮出其有效的功用,此時則急需進行相應的填土作業,接下來再進行相應的打樁操作,這種順序下的施工形式可以提高打樁貫入的阻力,同時還可以選用土層帶來的壓力和承載能力進行阻礙沉降現象的進行。
臺背壓實的施工質量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使用性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道路沿線橋涵較多的這種施工特征以及通車凈高的排水能力影響下,導致其填方工程的施工量是較為廣泛的。此外,大型填筑以及碾壓機械因為某些地區的道路比較狹窄而難以順利的開展施工,所以,臺背壓實的工作是一大難題。城鎮道路由填方基底到路基頂面的填土壓實程度一般能夠達到95%,說明其已經達到了標準的要求,而填料分層的厚度與施工的設備是息息相關的,其通常由設備的性能和規模決定。例如,選擇小型的夯實設備時,松鋪厚度小于150mm 是比較合適的;選擇中、大型的夯實設備時,那么松浦厚度小于200mm 是比較合適的。對于比較狹小以及機械設備難以進入的空間,可以選擇用夯錘進行壓實作業,但是不能破壞到橋臺的施工質量。尤其是對于通道、涵洞的作業,主要選擇先填筑路堤,再進行回填級配砂礫的作業形式,以達到降低夯實寬度并且提高施工進程的目的。
軟質的地基的性能在于可靠性、穩定性以及整體的強度較低,同時還具有地基含水量大,孔隙較多等特征,這也是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路基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應該采用合理、科學的方式對軟質地基進行處理,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路基不均勻而產生沉降的問題。目前,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面的常用處理方式是排水固結、超載預壓以及粉噴樁等形式,不同的方式針對的具體問題不同,施工人員應該合理且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軟質地基的處理。例如,假如軟土層的弧度比較大,為防止軟土向一側流動而對基樁產生影響,一般在以上所言的處理方式下還需要進行回填材料的重量降低以及提高基土的整體強度,可以使地基具有降低軟土流動破壞的能力。
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先從其原因進行著手討論,并且在搭板設置、臺后填筑、臺后壓實以及軟質地基施工上提供相關的技術參考和指導。只有嚴格按照相關的技術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才能保證市政道路橋梁的穩定可靠使用,避免出現路基路面的沉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