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號 趙守勇
山東陽谷祥光銅業有限公司 山東聊城 252300
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電力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電力系統的運行負荷日益變大,為了保障人們的生活需求,我們不得不更加注重電力系統續電保護技術。續電保護技術之所以能夠得到較為廣泛地發展,是因為其有利于整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地運行,從而為人們持久有效地供電。
我國繼電保護技術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其發展的時間較短,但是發展速度較快。電力系統運行的過程中,普遍應用微機繼電保護系統,該系統可借助微型計算機來控制運行模式。在我國,微機保護技術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該技術能夠保障電腦樣機平穩運行,該技術憑借獨特的優勢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1]。
現如今,電力系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繼電保護系統也日益完善。且長期的研究和實踐也證明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積極作用。目前,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了微機保護技術的作用和價值。微機保護技術的優勢較多,其可做到自我檢測,計算能力十分出眾,且記憶能力出色,具有高靈敏度。微機保護與傳統的電磁繼電器和晶體管相比,更加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而且其與計算機充分結合,能夠徹底優化系統性能,數據的準確性明顯提高[2]。
目前一些電力系統續電保護裝置由于投入使用的年代久遠,周圍環境的影響,出現老化、銹鈍等問題,逐漸與開始安裝的目的背道而馳。還有就是一些在選購時,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而對續電保護裝置的質量放低了標準,導致其本身的質量就存在問題,更不要說投入使用之后了。在整個電力系統的管理之中缺乏完善的續電保護管理制度。有時候續電保護裝置出現問題時,很多工人對出現的問題只是進行簡單的口頭描述,沒有規范化的流程和制度去規范這件事,導致事后查找問題的發生原因出現一定的困難。而且缺乏續電保護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使得在整個續電保護員工中出現了很大的偏差,阻礙了整個保護工作的發展。因為續電保護管理制度的不規范和人才水平的參差不齊,使得整個電力系統的工作的效率變得更加低了[3]。
在日后的發展中,繼電保護裝置可借助互聯網獲取電力系統運行中的所有故障信息,故障終端與網絡控制中心均能夠獲取完整且準確的被控元件基本信息和數據。繼電保護裝置一方面具備較強的繼電保護功能,另一方面也可實現數據通信、測量、控制和保護等功能。如系統運行中無異常情況,其可十分迅速準確地完成數據通信和測量控制。繼電保護裝置作為電力系統中計算機網絡的終端系統,充分融合了繼電保護裝置及與之相關的多種科學技術,其功能全面且穩定性較強。該系統可應用于變電站檢測控制系統,完成數據采集、故障記錄、分析和調度、保護和測量等多種功能。該系統高度融合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繼電保護技術和現場總線技術,人員可更快現場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配置方式。系統采用分層分布結構,其主要由四層結構組成,分別為子站系統、現場設備層、主站系統以及數據通信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地理跨度站在運行的過程中采用多結點網絡連接方式,系統軟件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Windows,一種是Linux,系統編程中主要采用C++語言,以數據庫為基礎,采取科學的設計方式設計而成。該系統運行中安全性較強,且其具有開放性,系統中設有不同的模塊,工作性能較為理想,操作十分方便且穩定性優勢明顯。再者,系統運行中可實現圖元組態功能以及動態單元組態功能,可與智能設備直接連接,無需繁瑣的步驟便可操作系統[4]。
現階段,繼電保護技術網絡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在未來,繼電保護技術將能夠進行自定義傳輸,而且也可采集多種不同形式的信息數據。另外,系統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也使用戶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操作系統,促使系統應用于更多領域。為了加快繼電保護裝置網絡化發展,系統可應用現場總線技術實現其功能。繼電保護裝置在互聯網、PLC和光纖的支持下,可為信息遠距離傳輸和瀏覽創造條件。利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及時掌握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故障信息,進而第一時間明確系統運行故障,然后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保障系統平穩運行。
微處理器和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繼電保護技術智能化也將成為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工作中的重要發展趨勢。繼電保護技術聯合微控制器、微處理器和嵌入式軟件等技術,為儀器儀表數字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階段,人工精神網絡和遺傳算法等技術廣泛應用在繼電保護當中,這充分證明了智能化是我國繼電保護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再者,數字式綜合保護自動裝置充分滿足了未來繼電保護工作的發展要求,其也是配變電自動化系統建設中最為可靠的設備。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不斷完善的今天,繼電保護數字化成為主流的發展趨勢,該系統能夠與其他保護裝置和控制裝置共享數據信息[5]。
綜上所述,在電力系統運行中,繼電保護系統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繼電保護系統運行原理十分復雜,而且繼電保護技術類型較多,相關人員需要深入研究繼電保護技術,推動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從而以完善的繼電保護系統,推動電力系統的安全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