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福
中廣核(贛縣)高峰山風力發電有限公司 江西贛州 341100
故障診斷系統的本質就是對于電網系統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故障和外部干擾,采用監管的處理措施來保障電力系統地穩定運行。主要可以分為三種監管模式,分別是事前監控、事中分析、事后審計,在這三種運行模式中,能夠實現將安全審計、網絡管理與系統管理相結合的面向業務的IT管理方法,然后將分網絡、應用系統以及應用軟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綜合系統,這樣就能夠達到集成管理的效果。因此風力發電系統故障診斷系統就是根據電網的實際需求來構建一個科學的管理運營模式[1]。
在“事前監控”模式的功能主要是對電力系統的一些重要系統技術有效的監管,主要涉及的有業務系統、容災系統,同時還需要對于一些重要的服務和設備運行參數進行監控。在業務系統的監控中主要通過分析系統的一個運行指標來判斷系統是否發生故障,這些指標主要包括了無響應率、連續峰值、斷點率以及時延均值,通過分析上述參數就可以全面評估業務系統運行的狀態,從而判斷業務系統的是否發生故障。而容災系統可以實現容災信息與平臺之間的信息共享,從而能夠對生產端和容災端的錯誤分布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判斷,一旦發現系統出現故障,可以通過共享的數據進行自動恢復,從而保障數據的安全可靠。服務和設備運行的主要功能是要對電力系統中的各類IT資源進行有效的監控,從而保障網絡系統的穩定性,通過獲取網絡中應用服務器的內存負載率、數據庫的連接數等信息來判斷信息系統的異常狀態,從而及時做出響應。
“事中分析”模式的主要功能就是針對電力系統各種突發的故障和干擾做出響應的報警方式。主要包括了模型構建、事件處理、報警等級劃分及信息發布等過程,是構成了風力發電系統故障診斷系統的基礎。首先,事中分析模式需要根據事前監控模式分析得到的結構,來有針對性的構建預處理模型,在宏觀上要能夠確定故障的種類以及類別,同時在建模的過程中需要將電力系統中的各種不穩定因素考慮在內,在建模的過程中要突出主要矛盾,忽略一些次要的因素的影響,從而保障模型的魯棒性。然后,可以在模型之后將專家知識庫、可信故障集和快速排序算法引進事中分析的過程中,從而實現報警不同等級的劃分。最后,根據分析的結構將報警信息進行分布。
事后審計模式在整個風力發電系統故障診斷模型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網絡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日志數據,這些數據詳細記錄著電力系統中各個設備運行狀態信息,事后審計模式的開展主要是通過這些數據為基礎進行的。但是電力系統中各個設備的日志信息大多數沒有相關性,存在著“信息孤島”問題,如何將這些日志信息有機的結合起來是事后審計環節的最重要工作。工作主要是通過兩方面開展的,第一,事后審計模式主要以業務為基礎來進行對于電力系統的性能統計和報表分析,同時要基于業務視圖的基礎之上,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和逐步回歸選元法的方法作為聯機算法來計算業務的服務水平。另一方面,采用基于EDL語言的事件流分析方法,使人員能夠合理建立從IT資源到業務的、跨層次的任何事件之間的依賴關系。
風力發電系統故障診斷模型應用需要更完善的機制和系統來支持它。作為風力發電公司,我們必須認識到加強輸電網絡維護和輸電網絡的重要性。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強化經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機制,更好地滿足電力客戶的需求。具體來說,要把風力發電系統故障診斷模型有效應用在實際的供電系統,隨時根據電力設備的運行情況,通過風力發電系統故障診斷系統來有效控制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同時加強監控他們的運行狀態。在通過對獲得的狀況運行的數據之后,系統要進行數據分析得到其風險的評估,并根據風險相應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另外,在輸電網運行中應引入更先進的科學技術,這樣來保證輸電網的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例如,可以把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等可以結合到輸電網絡操作中。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減少電力操作對人力的依賴,大大減少人力投資和資金成本的投入,同時還可以更好,更準確地保證輸電網的運行,提供更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廣大消費者保持穩定、可靠的電力服務[2]。
采用統一的監控體系,及時規范監控信息。不斷升級電力系統的信息化設備,定期進行檢測和運行維護,及時排查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同時,積極整合有效資源,實現分銷網絡監管業務自動化建設的飛躍,同時提高城市配輸電線路的基本數據。目前,城市配輸電線路對配輸電線路運行的控制措施不足。基本不具備饋線、輸電變壓器等控制設備的故障診斷條件。為了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和服務水平,建議加快城市配輸電線路自動化的建立和建設。假設配輸電線路自動化是有效的。實施后,線路故障的隔離運行時間將大大縮短,用戶的電源將盡快恢復,質量服務將大大提高[3]。
簡而言之,風力發電系統故障診斷模型對于提高供電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個電力企業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要結合自己企業的發展情況合理將風力發電系統故障診斷模型應用于供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