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剛
聊城市華經高科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山東聊城 252000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環節混凝土后澆帶項目施工的不斷完善,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優化措施也愈發的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實際的建筑施工環節應合理的針對是施工中存在的施工優化措施進行應用不僅僅能夠在實際的施工環節優化施工的效果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行促進我國未來建筑施工工程中,混凝土后澆帶技術的推廣。
為了確保建筑工程施工流程的完善性與技術應用的嚴謹性,首先要結合項目周邊環境以及具體施工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對于后澆帶部分,方案中一定要做好空間上的預留要求,確保后澆帶使工中不會出現跑漿與混凝土疏松問題,為相關施工操作提供有效指導。根據結構高度確定基礎梁的連接方式,在主體建筑的建設中,完成上部分梁和板預留之后再進行微膨脹澆混凝土部分的作業,確保各部分的完整性。同時,要加強對鋼筋材料的保護,避免其受到過大的外力而發生彎曲等問題,一旦出現該類問題,在使用前一定要矯正至使用標準。嚴格把握結構中接縫部分的混凝土振搗操作,保證振搗的密實度。另外,需應用單層鋼板網或者是鋼筋支架鉛絲網隔斷后澆帶的兩側,在單層鋼筋及梁下注意加設墊塊,在雙層下加設支架,根據構件斷面的大小決定鋼件材料間的間距以及支架型號等,為了更好地保障支撐強度,應嚴格把握鉛絲網的網眼,避免網眼過大而導致在關注操作中產生跑漿問題[1]。
將后澆帶設置在混凝土結構受力水平較低的部分或者是結構中梁板的反彎點周邊,由于這里受彎矩的影響受到了負載力較低,剪力也相對較小。此外也可以設置于結構內板與梁的中間段,此部分的彎矩雖大,但是其剪力水平則更低一些。處于對混凝土后連接穩固性的考慮,通常情況下都采用直縫的后澆帶斷面形式,并在板的部分留斜縫。在機構基礎與梁的部分需留企口縫,具體形式要結合斷面的實際情況而確定。我國建筑多為矩形結構,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把握間距問題,將其控制在30-40米最佳,并且將后澆帶的實際寬度控制在70-100厘米,同時根據后澆帶的類型把握對應的澆筑時間。伸縮后澆帶視先澆部分混凝土的收縮完成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將其控制在42-60天內最佳。在部分建筑施工項目中,施工方案設計人員會結合相關情況對后澆帶的保留時間制定比較特殊的標準,一定要注意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施工作業。進行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作業前需將縫隙部分清理干凈并在24小時內完全保持濕潤,但不可保留大量積水在混凝土表面,并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后澆帶材料需為無收縮性混凝土材料,也可以應用膨脹水泥進行配制,或者偏激普通水泥及具有膨脹作用的外加劑進行配制,混凝土的強度應比相應結構提高一個等級,為了確?;炷两Y構強度,需通過反復試驗確定最佳材料配比[2]。
混凝土的材質作為后澆帶施工主要內容,對于澆筑質量及建筑整體質量都具有直接性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加強對材料的嚴格管理,對于后澆帶選用無收縮的混凝土,防止新舊混凝土結構連接效果較差而產生裂縫問題。另外,后澆帶在未澆注混凝土前不能將部分模板、支柱拆除,以免引發懸臂或者梁板產生變形問題。在進行實際澆筑作業的時候,后澆帶部分需貫穿建筑結構整個橫截面,以此阻斷結構內的板、墻及梁,防止相互之間接觸而增強應力反應。進行后澆帶建筑的時候應確保混凝土材料的充分攪拌及其均勻性,入模后振搗密實,注意對后澆帶的養護處理,保證作業質量。按照施工方案內容嚴格把握混凝土的澆筑厚度等相關參數,防止由于厚度過大的問題致使鋼絲網模板的側壓力水平進一步增加,使其向外側擠壓突出,最終規格無法滿足工程的施工標準。采用鋼絲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在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握鋼絲網模板與振搗器設備之間的有效距離。以有效防止在振搗過程中水泥漿發生嚴重的流失問題,還應嚴格把握設備的選擇,選用50振搗器時,鋼絲網模板與振搗器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應為40厘米,應用70振搗器時最小距離應為50厘米,同時,應用鋼釬對垂直施工縫進行振搗,確?;炷恋拿軐嵍萚3]。
對采用鋼絲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當混凝土達到初凝狀態的時候需采用壓力水沖洗的方法,是噴出的水呈霧狀,將附著表層的雜質及浮漿等清理干凈,是骨料充分暴露出來,將鋼絲網片沖洗干凈,并且在混凝土完全凝結后將其拆除,再采用上述高壓水的方式對施工縫進行清洗。對木模板處的垂直施工縫,可用高壓水沖毛,同時也可以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及施工要求盡早拆模及使用人工鑿毛。如果混凝土的表層已經出現硬化現象,則需應用鑿毛機設備進行處理。若出現明顯的孔洞及蜂窩現象需及時修補,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應用噴槍(用水和空氣)清理表面。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工作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合理、標準的作業,確保后澆帶位置及大小的科學性。同時,加強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質量管理工作,確保質量管理工作落實到每一處細節,從而為后續的施工作業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