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鄭江路
遼寧調兵山煤矸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鐵嶺 112700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提升,火電廠電廠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時對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對鍋爐設備運行情況更加關注,只有對其設備進行充分應用,才能有效提升運行效率。尤其是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熱能動力工程技術不斷發展,將其與鍋爐設備的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保證鍋爐設備穩定運行。文就對熱能動力系統優化節能改造工作進行探究,以期推動火電廠快速發展。
火力發電廠即為:經由煤炭、天然氣以及石油等資源來進行發電的單位。而火力發電即為:通過應用煤炭、天然氣以及石油等資源的燃燒來產生熱能,進而使水得到加熱,令其再產生出高溫與高壓的水蒸汽,從而令發電機得到推動,進而發電。在火力發電系統中,鍋爐即為其核心,如果為水進行二次加熱則能提升熱效率,進而令發電的效率得到極大提高[1]。
(1)物理能、化學能的階梯型利用分析。建立動力聯產的集成機理,在大量的實踐過程中,這種設計的能量轉化以及能量的轉換之間存在著不同的耦合關系,主要是化工側和動力側的結合,而且能量的階梯型利用是該理論的核心。
(2)二氧化碳控制一體化與能量轉換分析。這種方式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二氧化碳和化學能階梯來降低能耗的,從而實現對能量的充分利用,對二氧化碳進行更深層次的吸收。從目前的應用情況來看,該方法是污染治理觀念以及治理方式的進一步更新,能夠非常有效地緩解溫室氣體高耗能排放的問題。
出現濕氣損失現象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在特定的環境狀態下,設備中的濕蒸汽經過持續凝結,從而轉化成水分。其次是濕蒸汽在進行凝結并轉化成水的過程中,會對蒸汽流通的整個動向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電廠中產生較大的蒸汽損失。由此能夠看出這一問題的重要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利用中間加熱措施能夠促進這一問題的有效解決。同時還可以通過濕設備來進行相應的操作,降低蒸汽損失。此外,還應該結合低壓、高壓流動的方法降低濕蒸汽損失。如此,才能促進高熱效率。這種內容就是我們所說的熱能動力工程,促進其進行優化創新,從而在火電廠中進行有效利用[2]。
在火電廠火電的過程中,對于鍋爐排煙的余熱回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節能技術。就目前的鍋爐火電過程來看,各式各樣的高性能的節能設備開始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在節能減排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目前一線生產的統計數據來看,火電廠在火電的過程中對于余熱的回收利用率一直較低,這是因為有過多的余熱在以各式各樣的形式浪費掉。在未來的節能減排工作中,對于余熱的利用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鍋爐在火電的過程中排煙的溫度一般是可以達到200多攝氏度的,所以有著非常高的回收潛力,如果我們能夠實現對煙氣中的熱量的充分利用,那么就可以節省很大一部分能源。在目前的余熱回收利用方式中,我們施用比較普遍的有兩種方式,即預熱工作和預熱空氣中助燃兩種。預熱工作在應用實踐中存在著天然的弊端,而預熱空氣中助燃相對于預熱工作來說其功效更加顯著,但是在利用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要盡量減少各類損失的產生,包括摩擦、傳熱的溫差等。我們還要充分利用總能系統,采用階梯型的利用方式,實現對于預熱的多重利用、充分利用。還有一點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在對于余熱的回收環節中,我們不能僅僅是為了回收而回收,還應當將節能裝置本身的熱效率也考慮在內,并且不斷地調整裝置的結構。
新形勢下,將鍋爐設備應用在熱能動力工程中,就必須要對熱能動力工程學的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才能更清楚的知道鍋爐設備發電情況,實際上是通過能量轉換進行發電的。為了從根本上提升應用效果,提升設備運行有效性,就需要對其傳統技術進行改進和創新,將能量轉化率提升作為重點工作內容,進而充分發揮其設備功能與作用,保證熱能動力工程順利開展,促進電廠正常運行。從當前鍋爐設備在熱能動力工程應用情況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嚴重阻礙了能量轉換率的提升。因此,在對其相關技術進行改進過程中,需要重點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避免不必要的故障發生。另外,鍋爐作為電廠最重要的設備之一,它是由很多零部件構成的,而且每個零部件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有效提升熱能與機械能的轉化效率,還需要從其零部件入手,進一步改善不同零部件的協作關系,保證零部件具有完善的功能。而且還需要實現統一的運轉,并結合發電量的實際狀況,對各個部分的協作性進行調整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還要樹立整體意識,必須要確保各個零部件是與鍋爐設備相符的,這樣才能減少故障發生,促進能量轉換效率提升[3]。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對于電能的利用越來越多,因此,火力發電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節能減排工作已經成為了當前各項工作的重心,我們應該對火電廠的熱能動力聯產系統的節能改革投入更多的重視和關注,在以后的工作之中,我們需要對余熱的能量加大回收,進一步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節約寶貴的能源,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進一步推動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進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