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保濤吳 琛陳 果張繼丁
(1.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重慶400016;2.重慶正朗古建筑維護有限公司,重慶400042)
建筑結構鑒定與加固改造技術對于建筑工程全過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建筑工程結構要想保證使用壽命內的安全性、可靠性,就必須進行關鍵技術的相關管理工作。建筑結構鑒定與加固改造技術是建筑工程結構發展的關鍵,而且它在實際的工程結構壽命方面的影響巨大。
目前由于技術和資金原因,一些老舊建筑得不到應有的檢測和加固,致使建筑出現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加快對老舊建筑進行改造不僅能提高居民生活質量,而且能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提高建筑行業的經濟效益。當前存在不少房屋使用年限已經超過了設計預期使用年限,再加上外部不可抗力等自然因素和人們活動的影響,這些建筑的安全性已經大不如前。如果對建筑進行拆除,新建筑建設緩慢,同時耗資巨大。因此對建筑進行加固,既能延長建筑的使用年限,又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地震評估是建筑結構抗震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測試方法。主要用于從抗震和抗震兩方面對建筑結構缺陷進行深入診斷。主要工藝流程如下:1.綜合收集建筑物原始資料,包括原地質勘察報告、施工設計圖紙、竣工資料、建筑質量驗收報告等。建筑結構抗震鑒定的基本依據。當記錄或數據不完整時,需要對房屋進行額外的測試。2.對建筑施工現狀進行現場調查和調查,將建筑施工測量結果與前期收集的原始數據進行比較,評價建筑現狀與原設計、施工的符合程度,然后評價其使用和日常使用情況。建筑物的維護保養,注意檢查非抗震質量問題。3.建筑結構抗震性能分析,結合前期收集的原始資料和建筑物實測結果,采用抗震性能分析模型對建筑結構抗震性能進行量化,并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進行定性分析。采用地震概念法計算。4.建筑結構抗震性能評價與加固。通過對建筑結構抗震性能的分析,得出了建筑結構抗震性能的評價結論。在此基礎上,對建筑結構進行維修加固,以提高建筑結構的整體安全性和穩定性。
所謂經驗法,主要指建筑結構鑒定人員結合以往的鑒定經驗,根據房屋現狀對房屋實測結果進行分析,得出更加可靠的建筑結構鑒定結果。經驗法屬于一種傳統的建筑結構鑒定法,鑒定人員通過對建筑現狀進行科學測量,經過大量的調查與觀察,對建筑結構的可靠性、安全性進行有效的評估,保證建筑結構鑒定結果更加合理。
采用經驗法,能夠有效降低建筑結構鑒定成本,主要應用于建筑結構簡單的建筑,如果將其應用到比較復雜的建筑結構鑒定中,會降低建筑結構鑒定結果的準確性,影響建筑結構鑒定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先進的建筑結構鑒定方法,經驗法的主觀性更強,鑒定過程中易出現盲點。
概率鑒定法是一種“以局部看整體”的方法,它采用數學概率理論的方法,對建筑局部進行取樣分析,并把結果推算到整個建筑中。該方法要求局部具有普遍性,采樣具有代表性,并且對建筑整體結構有較深了解。概率鑒定法檢測快捷,檢測結果有一定參考性,是一種比較實用的方法。
綜合鑒定法是以經驗法為基礎,配備先進的檢測工具對建筑進行鑒定的方法。它避免了經驗法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弊端,能得出比較精準的檢測結果。但是這種方法操作比較復雜,需要鑒定單位制定詳細的檢測鑒定方案,再對現場進行詳細檢測,最后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定,得出檢測鑒定結論。這種方法標準較高,結果準確,然而成本較高,適合于結構復雜、體量較大建筑的鑒定。
目前,既有建筑的加固方法主要分為直接加固法和間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是從建筑物本身開始,通過提高結構的安全性來提高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常用的方法有外包配筋法、置換配筋法或組合截面配筋法。
外包鋼筋是指建筑構件采用鋼筋混凝土或鋼筋水泥砂漿、鋼板或鋼板、纖維復合材料等加固層,與原構件共同承受結構變形,從而顯著提高抗震性能和變形能力。房子的原始結構。置換混凝土加固法是指用高強度混凝土置換混凝土,以提高原建筑構件的抗震性能和承載力。組合截面配筋法是上述兩種配筋方法的綜合應用。
間接加固法是指在建筑物的原有結構構件上增加構件,通過補充原有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和承載力,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和變形能力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體外預應力加固法和附加構件加固法。
體外預應力筋是指通過施加體外預應力來提高或調整原有結構和構件的受力的間接加固方法。增加構件的加固方法是指通過增加墻體、拉桿、支點等措施來提高原結構受力的加固方法。另外,通過壓力灌漿水泥漿和環氧樹脂砂漿,可以修復建筑結構中存在的結構裂縫或缺陷,提高結構的整體承載力。
綜上所述,建筑結構鑒定與加固改造貫穿房屋的全壽命周期,由于檢測鑒定和加固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結合既有建筑的特點因地制宜靈活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