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英
(貴州建工集團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建筑信息化正在成為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新方向,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出現和應用是其進步的重要里程碑。同時,目前我國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工作愈發受到重視,因此利用BIM技術進行成本管理工作,是一種行之有效且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發展策略。
所謂的成本,實際上指的就是建筑施工中各個項目的投資之和,建筑工程的成本主要耗費在建筑設備的購進、建筑材料的購進以及人力資源費用等幾個方面。項目成本是我們衡量一個建筑企業總體報價和經營情況的重要參考指標,在不損害建筑項目整體效果和質量的基礎上,工程建設的成本越少就證明企業的施工能力越強,也能夠證明企業在施工技術和建筑資源等方面的實力。從工程造價控制的角度來說,建筑工程的成本主要可以理解為“企業在建筑項目施工中為達到施工效果而投入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合計”,通常情況下其可以分成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種。
建筑項目的成本預算不符合實際情況這種問題比比皆是,其存在的范圍十分廣泛且容易導致成本控制的失效,因此我們需要對成本預算超支進行分析。之所以出現預算超支這種情況,除了一些無法避免的原因之外,人為因素也是我們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實際的建筑工程項目成本預算工作中不難看出,其存在的問題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部分來理解:第一,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和完整。很多施工現場的成本管理都沒有清晰明確的制度保障,工作人員在缺乏制度管轄的情況下很容易肆意使用建筑材料,這就會導致建筑成本的提升。第二,成本管理意識不夠強。建筑項目的成本控制往往從設計階段就已經開始了,但是由于技術不過關、思慮不周全等問題,這個階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往往很難取得實際效果,后期的建設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第三,成本控制方法不夠科學。成本控制是一項非常重要且難度較高的工作,其往往需要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然而目前來看很多單位為了盡可能的節省成本,都會選擇一些不科學的方法,比如說購進質量不過關的建筑材料等等,以這種方法控制成本雖然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最終的建筑質量必定受到負面影響,整體的安全性無從保證。第四,管理控制手段不夠到位。進行施工的時候很多建筑施工企業都沒有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
將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在建筑項目成本管理工作上,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主要就是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工程量進行計算同時確定工程整體造價,而后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控制好成本的變動情況。具體來說,建筑信息模型的創建流程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步驟:根據實際數據建造信息模型;對建筑信息模型的結構進行調整;處理管線的布設線路;對創建的模型進行調整和二次處理;最終確定工程量造價模型,而后將工程清單輸入其中,最終得出高質量高精度的建筑信息模型,并以此為基礎計算項目整體成本。建筑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十分復雜,同時管理工作的難度比較大,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引入建筑信息模型技術之后,成本管理的難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進行成本管理,主要是在建成的模型的基礎之上對成本管理的有關信息進行獲取,同時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一系列特征對信息進行處理,從而抓住要點分析出各個重要施工階段的管理重點,分析其實際施工成本與預計施工成本之間存在的誤差,并且找到誤差存在的原因,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誤差原因進行控制,避免誤差的出現或進一步擴大。具體來說在建筑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中應用BIM技術有以下幾種優勢:第一,實現數據整合,提高綜合效率。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實際上是一種立體化的建筑空間模型展示技術,其在立體化3D建模的基礎上,新引入了時間和成本兩個元素,真正實現了五位一體的建筑信息模型,這種新型的建筑信息模型能夠有效的展示出建筑結構的每一個細節和特征,工程建設總量、成本造價信息乃至于實際施工進度都能從中有所體現,利用這種建筑信息模型進行成本控制,能夠有效的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質量。第二,模型精細,信息齊全,便于迅速調整。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即使發生設計方案調整或者建筑材料價格變動等意外情況,也能通過對建筑模型中的各項信息的修改及時修改成本信息,縮減工作人員計算和輸入的時間。
綜上所述,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在建筑項目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實效性,然而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種技術只能對成本進行跟蹤式監督管理,想要真正的提升成本管理效果,工作人員的職業責任感和專業素養也十分重要,我們還應該對制度建設和人員培訓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建筑項目成本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