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偉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降低成本有利于實現企業利潤,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采用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可以采用重點關注降低成本的方法,只有成本達到最大限度的降低,采用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才能達到利潤的最大化。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企業只要降低成本,都會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例如,企業如果只關注成本的高低,把成本的高低,作為評判的標準,是不準確的,因為,如果在實際的項目中,如果只關注成本,而不關注項目的質量、項目的市場價格、自身的企業形象,等等,是片面的,并非會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再如,非采用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企業的關注點可能是贏得市場份額,或者是維系自身企業形象,那么降低成本對于企業來說意義并不大,因此,成本的管理要從企業和項目的全局把控,而非以為的降低成本。
傳統的建筑管理缺乏對項目的預見性和應激性,管理的方法落后,管理理念陳舊,只能是在項目結束后面對產生的情況進行處理,這樣會導致企業項目管理的滯后性,不能準確地發現項目管理中所存在的根本問題及原因,與當代市場經濟的要求甚遠。
目前大多數的企業缺乏完善的全責結合制度,這樣會導致員工出現攀比心理,覺得“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局面”,即使具備獎懲機制,也常常礙于面子,沒有實際的懲罰,存在不公現象,即使進行懲罰,也會造成員工的逆反心理,這樣會使得企業員工長期流于形式,工作應付了事等不良的現象。同時,未落實專人專職的責任制度,也會導致員工缺乏責任心,產生應付工作的態度。
項目管理水平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施工安全性的高低,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有效的防控施工項目風險。可想而知,在內部控制不健全的建筑施工項目中,想要達到項目風險防范是很困難的,其項目風險防范機制同樣不健全。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只在工程項目的前期進行質量管理工作的相關討論,在以后的工程開展中就不再關注質量管理制度的相關問題,由于工期較短,質量監督檢查也并沒有落實到位,使得質量管理制度的開展流于形式,并未能真正做到規范和約束施工的質量,因此,導致質量管理的效果不明顯甚至絲毫未起到任何實質性作用。目前大多數的建筑施工項目缺少質量監督制度,或者現有的質量監督體系難以滿足不同的施工項目的需求,導致建筑施工項目的質量很難得到監管和保證。并且由于大多工程施工項目屬于項目經理負責制,項目經理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導致項目的質量控制管理體系難以發揮作用,雖然具有相應的質量控制規定,但是在日常的施工過程中卻很難得到實際運用,也無法在企業的日常運行中體現質量控制制度的作用,導致施工項目管理模式的落后。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包括質量控制、管理機制、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完善工程項目管理,確保施工管理體系的完善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明確其內容,然后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有效工作,完成整體的控制,建立完善的控制體系,形成建筑工程管理的良性循環。
落實責任到人制度,加強監督,最好選擇企業中擔任要職,并且業務能力突出,責任心強的人擔任監督人員,同時完善問責制度,對出現的問題,責任要落實到個人。
企業的最高領導者必須以身作則,提高思想覺悟,掌握大量理論知識,做到對企業質量管理工作有個總體的把握。同時,要加強對企業相關人員的培訓,通過日常的宣傳和集中的培訓,提高人員的專業知識,使得企業員工樹立思想意識,提優化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模式。
加強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合理運用管理方法實施對建筑工程項目科學管理的研究,掌握各種施工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并做到針對不同建筑工程選擇不同的工程項目管理方法,提高項目管理方法的實用性,增加建筑工程管理施工的水準,提高企業效率,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