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雨
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 西藏拉薩 850000
企業進行物資采購信息化管理,對于企業的資源管理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進行物資管理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物資采購過程的全面掌控,節省過程中不必要的開支消費,為企業節約人力物力資源,幫助企業獲得更多收益。
信息化在物資采購管理過程中的應用,能夠幫助企業進行實時信息掌控,也有利于企業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幫助采購部門做好信息統計,避免出現重復購買物資等現象,同時,該過程也省去了專門派人進行信息統計的過程,節約了大量的統計時間,幫助企業提高了物資利用率,節約了成本和勞動力。
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監管工作的開展。物資采購各類信息能夠完全展現在企業管理者面前,方便企業進行清算和復查等工作,為企業進行年終核算提供大量依據。
1987年我國建筑企業推行工程“項目管理”制度以來,各建設類項目紛紛組建項目經理部,由項目經理部負責項目施工過程的管理與協調,企業總部對物資管控程度不如從前。許多建設類企業為了調動各項目經理部的積極性,加大對項目經理的授權,其中包括材料采購權。允許項目經理部分散采購大部分建筑材料,很大程度上導致材料采購管理控制的難度加大。
許多企業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側重于前期物資的預算與計劃編制,定額準確和精細的用量分析,以及發放量的控制。這種方式能做到有矩可循,卻忽略了現實客觀存在的各種不可預見因素,在實際的物資管理過程中出現問題后,不能及時有效解決[1]。
風險包括多個方面,有質量風險、供應中斷風險和資金風險等。有效控制各大風險,一直是企業難以解決的問題。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保證工程高技術指標的同時,必須加強對物資管理的優化,這樣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完善工程物資管理制度體系,涵蓋請購-采購-入庫-出庫等物料管理環節,以及合同-訂單-發票-應付-總賬和庫存管理(廢舊物資)-存貨核算-總賬等經濟管理環節,建立明確規范的全過程管理流程。通過制度設計和流程再造,將業務規范固化到信息平臺,切實為提升信息化建設質量提供依據和支撐。
明晰各節點數據信息、單據憑證的制式和內容,并將之嵌入信息平臺,推動物資管理從線下到線上、從粗放到精益的轉變。嚴格區分主材與輔材,規范物料標準,結合工程實際,制定相對統一與動態調整的物料編碼體系,建立企業物料庫,完善出入庫管理體系[2]。
強化“業務需求引導信息化建設要求”的理念,建立全部門、全專業協調聯動的信息化工作機制,將管理需求設計成系統功能。將信息部門、物資部門、工程部門、財務部門、質量部門等聯動起來,通過信息平臺的應用,提升物資管理全流程的規范性和高效性。
信息平臺由國網公司總部頂層設計,各省公司具體實施。建議放開更多的自主性和彈性空間,以便各級企業深度結合自身管理實際,打造高效實用的信息系統[3]。
信息系統一經投用,其功能必定相對固化,制度流程也不會隨意調整。但企業經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需求和業務不斷變化,因此要建立成效跟蹤和動態調整的信息化工作機制,不斷完善系統功能,使之與生產經營業務無縫銜接。
企業生產經營涉及多項業務,將會涉及不同的信息系統,或者同一系統內的不同功能模塊。對此,在功能設計之初,就要深入調研分析,充分考慮各項業務工作的主次、先后及配合關系,做好功能接續和接口設計,并在運行中隨業務實際動態完善,確保企業各部門、各專業的業務流程順暢、銜接得當、數據口徑一致。
企業需要對自己在物資采購過程中的各方面信息完全掌控,才能對企業物資采購管理有更好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方便企業進行總結和改進。對于每一個企業來說,要想做到對企業物資信息采購進行完全掌控,首先要建立起完整的物資采購信息平臺,將所有的采購信息發布到平臺上,讓每一位在職員工都能了解到物資采購花銷,讓企業管理層對物資花費做到心中有數,也方便了財務部門年終進行總結和賬款清算。物資采購信息交流平臺還能夠進行信息互通,讓采購部門及時了解到企業對各種物資的需求,從而及時地對物資進行補充,此過程也會節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資源,提升企業生產效率,以促進企業創造更多收益。
工程物資管理作為工程項目中的重要環節,涉及領域廣、流程多、工作繁瑣、信息敏感,備受審計檢查的關注。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統籌推進,建成了涵蓋物資管理等功能模塊的集體企業業務信息平臺,對規范管理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但長期積淀下來的物資管理基礎薄弱的問題,又一定程度上阻滯信息化建設進程。如何解決好歷史問題,夯實管理基礎,打通工程物資信息化建設通道,全面提升規范化運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