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麗
新余學院 江西新余 338000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闡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發展的新觀念新思想時,提出“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深刻解答了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對怎么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確切要求,是推進新時代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
在關于教育的演講中,習近平書記曾表示,讓學生做中國夢、胸懷中國心、樹立民族自信是“立德”基礎,讓學生服務社會、報效祖國、實現人生價值是“樹人”。從狹義上說,“立德樹人”是教給學生正確的思想,讓學生具備完整優良的人格品質。從廣義來說,“立德樹人”就是培養人才,幫助學生成為社會化的完整的人。德育是教育的核心,有意義的教學中不可缺少德育這一環。當然,高校“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不僅指導著教師時刻反思,調整教育方式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還在高校教育發展中起著總體導向的作用。
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的指導思想,它指引著黨和國家不斷發展,在我國思想教育上占指導地位,應該在學校里大力宣揚。高校階段是培養思想意識形態的重要階段,是培育未來新青年的主要陣地。高校首先應該根據馬克思主義確立學校德育的總體目標,然后再加以行動開展德育[1]。
“立德樹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環節。這一個戰略定位是增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針,高校應該在深入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上,攻克立德樹人過程中的疑難雜癥,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出行之有效的實踐路徑。
高校需打通立德樹人教育壁壘,確保相關育人內容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科學性,可以發揮德育教育優勢。高校德育的具體展開要先從每一門專業的課堂教育開始,教師要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的發展特點。然后將專業知識的教學和文化素養的培養相融合,形成全方位的課堂文化育人體系。教育的內容包括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從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發展到學生主動反思、自我糾正錯誤思想。因此,高校在培育人才、發展教學體系、打造優秀教師團隊等環節,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創新爭優、實事求是,使育人方法更為先進,教育理念更加科學,規避多種文化聲音擾亂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
立德樹人的最終目標是培養有良好道德修養、有社會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人。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未來是社會的重要推動人員,因而高校要培養出敢于肩負時代重任,奉獻國家,有砥礪奮斗精神的新人。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品德發展也存在著波動性,如果德育沒有做好,對未來發展十分不利。
教師是高校立德樹人教育滲透性、發展性、科學性、生本性的實踐者,只有高校教師團隊思想高尚、嚴于律己、遵紀守法、能力突出,自覺提高其德育教育水準,學生道德品質才會受教師感染而得到科學發展。為此需著重開展教師團隊德風建設活動,任課教師、輔導員、教育管理者均納入培訓計劃,以共同努力完成育人任務。這三個高校的教育教學主體要各司其職,首先要明確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反思自身師德方面的問題,自行糾正。教師要主動調整教學內容,使之符合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的規律。要強調管理人員的重要育人作用,他們也是教師德風建設的重要部分。其次,學校還要大力培養青年教師,定期對教師進行教學檢測,綜合評估教師的能力,引導教師在教學方面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2]。
社團、學生會、黨團等組織具有重要育人功能。利用社團組織開展德育活動,豐富德育教育模式,充實德育教育內容,拓展其主題輻射領域。組織學生進行科學實踐,對健全學生心理人格極為有利,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必由之路。可使學生得以在社團活動中感受德育魅力,汲取德育營養,融入集體、科學發展,發揮高校德育優勢。具體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社團活動管理體系,在形式、內容、主題等方向予以監管,發揮教師、教育管理者、輔導員思想引領效用;二是鼓勵學生自創社團,調動學生德育主動性、積極性,使社團在高校內日益活躍壯大;三是建立對應的監管組織,組織建立的宗旨是立德樹人和服務學生,工作內容也應該從培育和管理學生兩個方面展開,以保障學生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教育管理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比如很多高校采用微課作為知識輸出載體,擴展育人領域,教育水平更高,為教育均衡發展奠定基礎。但多媒體的應用也有很多不良影響,比如學生容易被網絡上的錯誤思想左右。對此,高校應及時干預,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高校也不能止步不前,而是要不斷豐富德育教育形式,突出本校教學優勢,優化配置育人資源,采取信息化育人手段,促進高校德育教育良性發展,最終達成立德樹人目標。高校還應該加強對多媒體教學的監管,保證教育的正常有序進行[3]。
進入新時代高校需重視立德樹人功能的發揮,在探析立德樹人道路的進程中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培養優秀社會主義接班人為前提開展德育活動,總結教育經驗,創研有效教育路徑,為立德樹人思想貫徹落實搭建平臺。立德樹人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和前進的過程,高校要在理解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礎之上,對學生展開正確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成為有思想、有品德的被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