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霞霞 孫新新 杜輝升
臨沂市蘭山區李官鎮禾雨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自從選送的“中蟠11” 桃子獲得2019 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優質果品大賽金獎后,很多客戶都慕名而來,很快以每千克20元左右的高價銷售一空,眼下剛上市的黃金蜜4號又成了熱銷產品。

“黃金蜜4號桃子每667 平方米能產3000 千克,平均每千克4 元,至少收入一萬多元。” 合作社理事長張敬連說,這聽起來雖然價不高,但今年雨水多,是個豐收年,普通桃子市場飽和,受多種因素影響,桃價總體偏低。很多桃子按筐賣,5元一筐都不夠人工采摘費。普通黃桃每667 平方米能賣1000 多元,大批傳統桃農遭遇了 “滑鐵盧”。
“高端桃子搶不到、普通桃子賣不了,桃價低并不是由于市場飽和,而是市場發生了變化。” 張敬連說,現在 “90 后” 消費注重產品質量,他居住的小區周圍80%以上都是精品水果店,充值刷卡消費。“高端水果市場變大,低端市場變小,農業供給側改革就要瞄準這塊兒改。”
李官鎮沂蒙嶺是丘陵地,石頭風化后變成紅沙土,富含鉀、鈣、鐵、硅等大量微量元素,種出的桃口感明顯比其他地方好,素有“魯南桃鄉” 的美譽,為了讓 “魯南桃鄉” 成為新時代桃業的 “領頭羊”,走出果賤傷農的困境,蘭山區瞄準 “高端” 桃,積極探索桃樹品種的更新換代。從1991 年開始,張敬連就擔任臨沂地區農業生產資料公司農業科科長,桃樹品種他基本都熟悉。1997 年公司破產后,他帶著下崗職工搞農業技術服務。這幾年,他不斷參加山東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培訓,到處考察更新換代品種,與河南等地的科研院所合作,幾年間引進了黃金蜜、蟠桃、白桃等20 多個品種,盛果期從6月底一直持續到9月。2016 年,包括 “中蟠11” 在內的很多品種都開始結果。2018 年12 月,李官黃金桃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性農產品。今年8月3日,李官鎮推薦的黃金蜜桃——“中蟠11” 在2019 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優質果品大賽上榮獲金獎,是全省10個果品參賽品種中唯一一個金獎。張敬連說:“桃樹關鍵在品質,普通桃子每667 平方米收入1000 元,品種一改、種植方式一變,‘高端’ 桃子每667 平方米收入至少1 萬元。”
7月2日,蘭山區林業發展中心通知張敬連參加2019 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優質果品大賽。博覽會是由中國政府主辦、北京市承辦的最高級別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大賽規格高,參評的標準非常苛刻,從桃子的果形、色澤、硬度到口感、糖度等都會形成數據。” 張敬連說。為了參賽,他優中選優。在合作社的12 個果品基地之間穿梭,不斷考察,1個月竟跑了4000 多公里路。經過考察初定了 “黃金蜜4號”,但因為成熟時間稍晚,成熟度不夠,又改為 “中蟠11”。定好品種后,李官村的7 公頃多桃園由合作社技術指導員張安欣管理,開展綠色種植,著重培養這塊基地。
在張安欣管理的桃園里,桃樹下長滿了草,成了1000 多只肥胖鴨鵝的樂園。“我不用除草劑,這些鴨鵝就是最好的除草機。草覆蓋在地面夏季還能降低地溫,有利于桃樹根系生長,鵝糞則會增加土壤養分。” 張安欣說。
張安欣的基地瞄準 “質量”,不追求產量,每667 平方米控制在2000 千克左右。 這次大賽推送的桃子,是從5棵桃樹中選出的。這5棵樹主干之上兩枝分生、夾角成45℃呈V字形,保證充分向陽、通風。臨摘之前,提前一周不澆水提升果實糖度,成長到9分熟時再采摘裝箱。8月3日,“中蟠11” 在這次全國大賽中獲得了金獎。
“獲金獎我們并不十分意外,這個桃品質經得起檢驗。”張敬連說。“中蟠11” 可常溫存放15 天,糖分高達15 ~20 度。除了口感,還有過硬的質量,用藥少、無農藥殘留。基地桃子都套袋,別看一枚小小的袋子,可實現套袋之前到成熟只打一遍殺菌藥,能省去至少兩次農藥用量。
目前,“中蟠11” 在李官鎮種植有20 公頃左右。張敬連希望能通過金獎黃桃帶來的示范效應,五年內實現李官鎮桃樹種植格局變化,讓 “魯南桃鄉” 變成致富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