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11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欲領導保護知識產權的世界機構本月較早前,中國提名一位本國公民競選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這表明,中國想更積極主動地影響定義知識產權的國際體系。
北京競選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的一個原因,是如今產生了大量本土知識產權。多年來,中國對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擔任領導角色并不感興趣,但一直在悄悄深化與該機構的關系。北京啟動本土創新10余年以來,中國憑借自身努力已成為一個重要創新者,對保護知識產權的興趣也明顯變濃。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官員已向友好國家展開游說,試圖說服北京重新考慮其角逐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高職位,代之以接受該機構另一高級管理崗位。但迄今,中國駐日內瓦官員不為所動。
中國的參選對美國是個挑戰。美國一直試圖遏制中國崛起成為科技超級大國,并抑制中國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日益增長的外交影響力。中國對全球知識產權標準管理的潛在挑戰,適逢北京正尋求改革全球經濟的眾多規則。同時,中國也在崛起成為人工智能和5G移動通信技術的領軍者,成為申請專利最多的國家。
中國人有可能擔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領導人,這一前景令一些美國決策者感到不安。他們覺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現任領導人已經太照顧中國利益了。比如2014年在華設立辦事處,支持“一帶一路”倡議。今年4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赴華參加有關“一帶一路”倡議的會議,與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簽署協議,在華設立科技與創新支持中心。高銳預測,中國的崛起必然遭到美國抵制。去年他對媒體表示:“中國如今已是科技大國。(西方)有了新競爭對手,游戲改變了。”
曾擔任奧巴馬政府商務部高級顧問、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美國首席談判代表的賈斯汀·休斯認為,美國應歡迎中國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參與,因為這表明中國變得“歸屬于這個體系”。▲(作者科拉姆·林奇,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