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公布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10月末央行總資產為35.9萬億,相比9月末下降2326.2億,呈現縮表的態勢。對比去年年末來看,央行資產負債表收縮1.3萬億。央行稱,近期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環比收縮主要出現在降準的當月或次月。但長期看,下調法定準備金率的貨幣政策操作放松了銀行貸款創造存款行為的流動性約束,在信用收縮的背景下起到了對沖作用,使貨幣條件總體保持穩定。換言之,中國央行縮表并不意味著緊縮。
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4.15%,5年期以上LPR為4.8%,分別較前值下降5個基點。以上LPR在下一次發布LPR之前有效。專家表示,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均較上一期下降5個基點,整體與市場預期較為符合,有助于凸顯穩增長的政策目標。自11月始,本輪政策性“降息”過程已啟動,LPR將隨政策利率進入持續下調過程。本次5年期以上LPR下降與房地產政策調控關系不大,可能與推動基建投資有關。
據悉,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已對《結算備付金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現面向各市場參與主體公開征求意見。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調整債券以外的其他證券品種的最低備付金計收比例規定,將第九條“債券以外的其他證券品種按20%計收”修改為“債券以外的其他證券品種按18%計收”。其他調整還包括完善最低結算備付金差異化收取條款、補充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市場相關結算備付金收取相關規定等。
10月美國制造業產值下滑0.6%,創半年來的最大降幅;10月美國工業產出環比下滑0.8%,不及預期的降0.4%。有經濟學家表示,10月美國的工業生產下滑0.8%,表明經濟狀況不佳,礦業和公用事業產出拉低了整體的讀數,制造業產出也有所下降。所有關于將制造業帶回美國的想法都是空談。制造商們目前沒有建造足夠多的新工廠,因此也無法對整體生產和產出產生影響。制造業衰退是否會繼續拖累明年的整體經濟前景,并拖累美國的GDP增長,仍是一個未知數。
由于國內需求和國際需求的放緩,印度10月份進口和出口情況與9月份類似,繼續維持同時萎縮狀態。數據顯示,印度10月份出口達263.8億美元,同比下跌1.11%。進口達373.9億美元,同比下跌16.31%。10月份進口商品中,石油產品進口下降達31.37%。市場人士分析,印度連續兩個月進口大幅下跌,反映出國內投資需求和個人消費需求的極度疲弱,從一個側面證實印度經濟增速仍未恢復。
日本10月季調后商品貿易帳為347.32億日元,不及市場預期2481億日元。另外,日本10月出口按年跌9.2%,創近三年來最大跌幅,亦是連續11個月下跌。日本10月對美國出口同比減少11.4%。對亞洲出口同比減少11.2%。分析人士稱,貿易因素是不及預期的重要原因。根據日本海關此前的統計顯示,今年9月,日本出口連續第10個月同比下滑,當月是連續第3個月出現貿易赤字,對美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出口規模大幅下滑,對韓半導體裝置受出口管控加強影響持續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