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佩
【摘要】近年來,新課程改革逐漸走入了小學校園,其中高年級語文改革尤為重要,這要求我們找到適合自己院校情況的新課程教學新目標。本文就如何提高高年級小學生語文水平、怎樣深化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改革、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有效性教學方式的可行性,提出了幾點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高年級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文化建設的不斷完善,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對于小學教師來說,學習先進的科學教學方式極其重要,教師必須在新課程背景下,逐步革新語文教學方式,找到小學中高級語文教學的發展軌跡,提高自身的教育生產力,讓高年級小學生的語文水平達到質的飛躍。
一、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有效性教學的必要性
學生自主性學習是我國教育的新方向,傳統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方式下,主要以監督式教學與看管式教學為主,極大地打擊了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學習中得不到解放,使其自主創新能力提高遲緩。而新課程背景下新思維教學方式的出現,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監督式教學產生的壓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教師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輔助其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學習目標,讓每位學生在學習生涯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個性化,真正達到課堂上的百花齊放。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有效性教學的方針
(一)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在如今,循規蹈矩的教學模式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十分普遍,日復一日的教學與考試結合,使學生失去了對學習的激情,從興趣性學習步入了單一性學習,學生的視野變得極其狹窄。讓學生填寫心理調查問卷,對學生進行情感分類,充分了解其心理需求,盡可能提高每位學生的課堂活躍度,利用教學資源讓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開導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勇于發言,提出個性化的觀點。教師可以適當使用多媒體教學用具,把學生們喜愛的作者照片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學生用最直觀的角度看到優秀的歷史人物,用幻燈片的模式播放一些文學家創作的歷史背景。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音樂教學,用優美的音樂配合詩詞歌賦,讓文字的魅力展現在音樂藝術之中,提高每位學生對文字之美的好奇心,讓音樂中的文字進入每位學生的耳朵,從而走進學生的內心,加大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記憶能力訓練。除此之外,教師需要準備語文學習游戲,如成語接龍、一人表演、一人猜成語等游戲,把相關的成語相整合,讓學生在游戲中懂得每個成語的正確含義。
(二)設置情境引進學習方式
在情境內進行學習與單純的書本教學無疑是事半功倍的,所以教師應該利用情境教學這一優點,對學生進行情境內的表演式教學,提高語文課堂的活躍度。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學習趣味,讓學生在情境內了解作品的形成條件,了解到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情境制作小組,例如一部分學生進行教學材料準備工作,另一部分同學根據課程布置班級,其余同學思考劇情走向,讓學生在班級進行課文表演。在表演前,教師輔助學生的表演準備工作。在表演時,充分表演出主人公運用的修辭手法、細節描寫、環境敘述等寫作技術。讓學生在歡笑之間提升語文寫作水平,豐富其表達技巧,提高學生的文字功底與敘述能力水平。
(三)營造輕松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對于學習質量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可以降低學生對于學習的抵觸,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在語文課堂之中,同時把學生與老師的思維相結合,使其學會怎樣集中對老師的注意力,讓知識在頭腦之中貫通。教師應具備一定的幽默能力,在課余時間,整理教學素材,用幽默的語言,把單一乏味的書本知識,最大程度上變化為奇妙生動的表達方式。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對學習環境的訴求,時刻保持教室內的衛生,定期進行板報創新,在學生的興趣愛好上創作板報。教師可以在早自習期間,組織全體同學進行班歌的演唱,挑選一首激情勵志的歌曲,讓全體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在清晨不斷提高,促使學生激發對學習的熱情。教師要加強對新媒體教學用具的學習,可以去先進學校學習科學教學設備運用,成立新課程語文教研小組,交流如何引進新科技教學設備,革新教師教學思維,讓教師通過新媒體獲取新穎的教學材料,讓教學內容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創新。
(四)結合生活創造學習實例
教師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必須讓學生的童真和想象力得到最好的保護,讓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最大程度地運用于生活之中。例如教師組織學生與家長共同參加課外活動,選擇環境優美,并且可以保證安全性的地點,讓學生進行文字藝術創造,帶領學生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描寫映入眼里的景色,教師輔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量,寫作之后統一朗讀,讓優秀學生給其他學生講解寫作背景,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描寫環境的優美詞匯,讓學生進行記錄,教師輔助學生制作專屬的詩歌集,讓學生加以保存,定時觀看,不斷添加創新內容,使學生寫作的心態放松,想象力得到應有的發揮。這樣可以讓教師、學生、學生家長三位一體,共同培養學生的綜合水平,提高學生對優秀文字的審美能力,進而提升整體語文能力。
(五)拓展并創新教學內容
隨著新課程環境的不斷深化,教學內容的創新迫在眉睫,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對于語文的基礎內容已經充分了解,教師應該在原有的教學任務上添加創新教學內容的新任務,讓學校學習環境與社會的發展攜手并進。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保持一貫嚴謹的工作作風,讓流行因素走入語文課堂,把一些優秀的流行詞匯用到教學中來。例如“給力、正能量”等帶有鼓勵含義的詞語,讓學生對語文課堂時刻保持著堅持學習的態度。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優秀文摘的晨讀,讓每位學生提前準備晨讀文摘或寓言故事。例如學生準備《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在學生敘述故事之后,教師可以對每位同學提問,在白雪公主與王子幸福生活后,七個小矮人接下來的生活是怎樣的,讓學生進行藝術加工,寫出《白雪公主后傳》等故事極大地提高了每位同學的藝術加工能力,讓學生的創造激情在語文課堂上迸發。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去較大的圖書館進行參觀借閱,讓每位同學找到自己需要的課外書籍,為學生設立課外書借閱目標,豐富學生社會閱歷。
(六)建立合作模式
教師可以成立學生學習小組,鼓勵學生進行互幫互助,讓成績優異的學生主動幫助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一對一的教學,在老師幫助學生進步的同時,學生之間形成互助和諧的良好風氣。在小組學習同時,可以舉辦小組之間的成績比拼,有些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差,語言表達能力卻十分突出,讓語言能力強的同學與語言能力弱的同學多加交流,增加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提高文字敘述水平。教師還可以與學生進行合作,為學生設立專屬學習目標,達到目標后可以給予榮譽獎勵,鼓勵學生努力奮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極大地展現自己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與學生家長相互合作,做好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工作,真正地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狀況,讓學生家長輔助老師,培養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家長多學習課本知識,更好地解決學生在家學習時遇到的困難,讓學生在家提高語文水平,懂得復習的意義,做好每天課前預習的準備。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語文的創新教育是當務之急。教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必須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不斷革新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有效教學方式下脫穎而出,提高語文各方面綜合實力,為國家的新時代建設竭心盡力。
參考文獻
[1]高旭鵬.探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有效性教學策略[J].才智,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