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銘陽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逐漸深入,我國道路交通建設的不足與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產生了巨大的矛盾,道路交通管理與服務水平滯后問題的突出給經濟水平的持續增長造成了嚴重阻礙。因此,引入現代化高新技術,加強道路交通管理的科技化與信息化水平迫在眉睫,成為我國交通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解決好中小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和提升交通管理的科技化水平,是邁向交通科技強國的重要步驟。為此,多年來,成衛教授在深入分析我國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面向中小城市,如何完善和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戰略措施。以大數據下的交通組織優化和交通控制、智能交通管理系統關鍵技術與理論方法為主要研究方向,成衛在交通信號優化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取得了豐碩學術成果。十多年間,他主持、參與重大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多源檢測數據的過飽和交叉口動態信號控制方法研究”,云南省科技廳“交通仿真平臺研發與構建”、“云南省道路危險路段安全預警系統”、“道路交通組織與控制一體化理論與方法研究及示范應用”等省、地市級科研課題,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SCI、EI收錄近20篇),出版多部學術專著,在城區道路交通組織與信號控制優化上形成了核心理論和關鍵技術。同時,他還負責云南省多個城市的交通管理規劃和全省交通管理技術性指南和標準的編制工作,對全省16個州、市級城市的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工作的科技指導作出了積極貢獻。
其中,在云南省科技廳科技項目“昆明主城區道路交通組織與控制一體化理論方法研究及示范應用”中,成衛帶領項目組綜合運用系統工程、人工智能、數據挖掘、自動控制等理論和方法,結合現代通信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手段,研究了昆明市主城區道路交通組織與控制一體化的核心理論和關鍵技術。具體涉及道路交通組織優化與評價、干線交通協調控制技術、公交信號優先控制技術、高架與地面道路交通一體化控制策略與模型算法等地域性明顯的理論與方法。
在由成衛主持的另一項科研項目“交通仿真平臺構建與研究”中,則更多依據多個中小城市路網幾何拓撲、路網的交通復雜度以及路網交通流運行特性等個性化指標參數,結合計算機、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城市道路交通仿真平臺和城市道路交通仿真模型體系,實現仿真平臺與指揮中心前端感知設備的自動對接,為城市道路交通組織優化及交通擁堵疏導策略的制定提供在線決策支撐。
2011年,成衛帶領團隊與云南省道路交通管理科學技術研究所合作申請認證了云南省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云南省高校智能交通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兩個科研平臺,成為云南省第一家從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相關技術研究、應用與產業化的工程研究中心。作為云南省高校智能交通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成衛教授及其領導下的團隊以大數據下的交通組織優化與交通控制為特色研究方向,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相關技術研究、產品研發及實際應用方面取得多項創造性成果。據了解,目前研究中心開發的特色產品包括:基于VISSIM的交通仿真在線平臺、智能交通綜合管控平臺以及BIM+GIS的交通管理設施綜合運維平臺,成功運用于云南省多個城市的公安交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