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摘 要】在新時期,中國傳統戲曲的傳承發展呈現出舉步維艱的情況,要想有效打破發展現狀,就必須積極借鑒西方音樂劇藝術文化的有益養分,通過在戲曲創新創作演繹中科學有效融入更多新鮮元素,滿足市場不同層次觀眾的感官體驗需求。本文將進一步對基于音樂劇元素下的中國戲曲發展展開分析與探討,旨在為同行業者提供科學參考依據。
【關鍵詞】音樂劇元素;中國戲曲;實踐發展
中圖分類號:J89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032-01
為了提高我國戲曲藝術在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國際地位,我國戲曲藝術研究工作者要主動加強對戲曲的創新改革工作。相關工作人員要深入研究了解到西方音樂劇藝術的發展優勢元素,基于音樂劇元素下讓中國戲曲不斷推陳出新,促使中國戲曲走上一條具有本土化、都市化以及民族化的藝術發展道路,贏得海內外不同受眾群體的追捧和喜愛。
一、當前中國戲曲發展現狀分析
(一)創新意識薄弱
在中國傳統戲曲保守派分子看來,戲曲創新融入西方藝術元素會打破原有的藝術美學美感,促使戲曲藝術喪失掉自身的本質。因此,這些戲曲從業人員缺乏創新意識,不愿意對戲曲作品本身進行二次創作,希望原汁原味地向觀眾呈現傳統戲曲藝術魅力,然而這樣卻會導致我國戲曲藝術發展的止步不前,難以將戲曲藝術推向國際舞臺。我國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曾經說過:藝術不會永遠站著不動,它總是一個勁兒往前趕,就像是后浪推前浪一樣[1]。在當前我國戲曲創作發展中,一些工作人員仍然受到傳統守舊狹隘思想觀念的影響,不愿意花費心思進行戲曲創新創作的突破,不敢進行實驗性探索嘗試,從而實現中國戲曲藝術的繁榮發展目標。
(二)脫離民眾群體
在我國戲曲藝術事業建設發展過程中,雖然當前每年上演的劇目超過了5000部,每天都會有幾部新劇被推出來,但更多并不是演給平民百姓看,而只是為了獲得專家評審的青睞和某種榮譽獎項。現代戲曲藝術的發展一定程度脫離了人民群眾,與民眾之間失去了密切聯系,未能夠及時獲取到民眾對劇目表演的真實反饋信息,這樣一來會導致我國戲曲藝術生產失去更多的原動力,難以走上一條穩定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戲曲與觀眾兩者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的作用,不同文化層次的觀眾對戲曲藝術有著不同的審美需求和標準,能夠為戲曲藝術發展提出更多的意見和觀點,而戲曲藝術的表演則能夠幫助提升觀眾人文素質水平,豐富民眾精神生活。戲曲要想得到發展并不能只是獲得專家良好評價與認可,而是需要面向大眾進行創新演繹,獲得不同層次觀眾的追捧和認可,
二、基于音樂劇元素下的中國戲曲實踐發展
(一)強化中國戲曲創新工作
創新是任何一種藝術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基本前提,中國戲曲要注重自身的創新發展工作,加強對戲曲藝術實踐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工作。中國戲曲工作人員要積極轉變自身工作思維觀念[2],創新學習運用不同的戲曲演唱方法和技巧,要結合戲曲的背景故事情節發展內容,優化調整現場表演聲音和身體形態,科學有效融入西方音樂劇表演的夸張演繹手法,這樣無疑能夠為中國戲曲注入更多的新鮮活力。除此之外,中國戲曲發展還需向西方音樂劇市場運營學習,多引進和利用高科技技術,搭建出符合市場觀眾審美需求的戲曲表演舞臺,在滿足人們學習了解傳統戲曲知識的同時,為觀眾提供一場視聽盛宴,這也是保持我國戲曲藝術長盛不衰的根本方法。
(二)以觀眾為中心的劇目運作
基于音樂劇元素下,中國戲曲藝術發展要加強與市場觀眾的聯系,始終以大眾群體為中心展開新劇目的運作表演,通過借鑒學習西方音樂劇的推廣表演方式,以市場盈利為目標發展戲曲,這樣才能保障我國戲曲藝術的穩定長期發展。中國戲曲藝術發展最大的優勢在于寫意,我國民眾較為喜歡寫意這種藝術形式。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各國之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起來,人們能夠從不同媒介平臺接觸了解到不同的藝術形式,從而促使中國觀眾的審美趣味變得更加多樣化[3]。此時,中國戲曲的創新實踐發展要在保留傳統寫意韻味的同時,融入更多音樂劇元素。就比如,通過將音樂劇中的舞蹈表演形式與音樂搭配方式應用在中國戲曲演繹舞臺上。中國本身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有著不同鮮明特色的音樂和舞蹈,戲曲創作者可以利用不同民族舞蹈與音樂進行新劇目創新創作,加入更多西方音樂劇的寫實元素,通過將戲曲寫意與西方音樂劇寫實結合在一起,能夠最大限度滿足市場觀眾的審美需求,創造出更多的社會經濟效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西方音樂劇元素下,中國戲曲要想得到有效傳承發展就必須注重戲曲創新元素、轉變工作理念,戲曲從業人員要加強自主學習,創新運用不同戲曲創作手法和演繹方式,為中國戲曲藝術注入更多新鮮活力和生命力,促進我國戲曲藝術和諧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谷小龍.戲曲音樂劇研究——為當代戲曲發展尋求一種可能[J].戲曲研究,2017(06):25-27.
[2]楊智.游弋于“傳統”與“現代”之間——新時期以來戲曲發展走向管窺[J].戲劇文學,2015(03):52-54.
[3]侯延爽.運用西方音樂劇優勢元素促進中國戲曲的發展研究[J].藝術空間,2016(04):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