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
【摘 要】從藝多年來,我不斷學習并認識到了不同行當在戲曲中的重要性和各自的特點。在藝術舞臺上,我既演行當又演人物,善于把握人物的性格基調,感受人物的情感變化,刻畫人物內心情感。在唱腔上,我注重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力求做到收放自如,剛柔并濟,同時給觀眾以美的享受。我既演行當,又演人物的表演風格,完成戲曲的審美目的,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如秦腔傳統(tǒng)劇目《楊門女將》中的佘太君,《清風亭》中的張氏,《鍘美案》中的秦香蓮,《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王寶釧》中的王夫人等。
【關鍵詞】秦腔;《清風亭》;表演風格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045-01
秦腔《楊門女將》是我主演的傳統(tǒng)名戲,也是我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該戲在陜西電視臺“秦之聲”欄目播出以來,引起了強烈反響,在觀眾的掌聲鼓舞下,我冷靜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力求完美,從劇本到表演認真鉆研,揣摩和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以便掌握人物的感情基調,為塑造戲曲不同人物形象打好基礎。在此劇中我扮演的佘太君是官派老旦,這是我在舞臺上塑造的最滿意的角色。作為百歲的年邁老婦人,“我”親自掛帥,慷慨出征,力主與遼邦血戰(zhàn)到底,唱腔音樂和情緒的反差,呈現了佘太君不畏遼寇的老將風度。特別是唱到“哪一陣不傷我楊家將,哪一陣不死我父子兵,可憐我三代傷亡盡,單留宗寶一條根”,可謂是飽含血淚的傾吐,令人揪心的吶喊。從人物講是大義凜然,從聲腔講是大氣磅礴,剛健激昂,突出了楊門忠烈之魂,升華了人物可貴的愛國情操,百歲老婦人的剛強正義,赤誠報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清風亭》為衰派老旦重頭戲,作為主人公的扮演者,我遵循“熟戲要當生戲演”的藝術哲理,除了在表演上挖掘人物的內心,把握角色的尺度外,在唱腔上著重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力爭貼近真實,讓觀眾身臨其境。此外,我還全身心地投入到張氏夫婦老來失子的悲涼心境中,使她“思兒念兒想兒盼兒呼兒喚兒,以致有點瘋癲”的慘景一下揪住了觀眾的心,在表演中,我不僅用“三看三回頭”這樣的細節(jié)增強了觀眾視覺感,又以老旦的淳樸、厚實、沉郁、蒼涼著力追求將人物內心情感和表情,動作相結合的藝術效果,從而也形成了我在舞臺表演藝術上經久不衰的“秘訣”。
我所演的《三對面》是《鍘美案》中重要的一折戲,在劇中我主演青衣秦香蓮一角,秦香蓮是中國女性的代表,她孝順、正直、不畏強權。對于這個角色,許多前輩都有其獨特的表演風格,她們在觀眾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學習前輩們的唱腔后,我反復琢磨,用心體會,深入角色,一字一句地學念唱,走角度、學表演,掌握角色的基本動作,在表演這出戲的時候,特別注重起腔,如包相爺唱完“把你冤屈訴一遭”,“遭”在鑼聲中戛然而止,霎時舞臺上鴉雀無聲,這時起二導板,觀眾必然靜心等待秦香蓮的第一句。因此,我在演唱“包相爺與我”時要唱得字正腔圓,音色飽滿,在行腔上要有秦腔青衣的特別韻味。這一句唱詞,我確實下了不少功夫,不斷地推敲揣摩,在一次實踐演出中,果然迎來了觀眾的陣陣掌聲,達到了預期的舞臺效果。重點戲是在和皇姑對唱中展開的,其中有多處需特別強調,當皇姑唱完“張王李趙說實言”后,我一字一句地回答,“我家住湖廣郡州府,陳家莊上有家園”,“湖廣”二字字音要加重,湖字還要唱出下滑上挑的感覺,“府”字要稍加延長,特別要把“陳家莊”三字突出,“我丈夫名叫陳世美,我是他妻秦香蓮”這兩句要直視皇姑,態(tài)度自若。聽到皇姑指責自己是“瘋言浪語把他攀時”,我立即反駁,加重語氣唱,“我夫妻結發(fā)十余載”,在“載”字上加一個甩腔,緊接著唱到“所生一男并一女時”,我用如箭般的目光盯著皇姑狠狠地把她奚落一番,誰知皇姑更加蠻橫,竟斥責道“見皇姑不跪為哪般”,這時我便加快節(jié)奏,斬釘截鐵地唱到“今日仇人在當面,哪有好話對她言,休夸你富貴穿綢緞,做此事叫人下眼觀,國王家女兒你學下賤”,表現了秦香蓮毫無懼色,口如利劍,滿腔的怨恨。經過多次排練,我已經對以上要求熟練掌握,演出每到此處,臺上臺下便產生共鳴,贏得了陣陣掌聲。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我熟練地掌握了不同戲曲人物的性格基調,常以正旦、老旦的形象亮相舞臺,把最優(yōu)秀的劇目奉獻給廣大戲迷,在以后的藝術道路上,我將繼續(xù)按照戲曲表演美學的要求,既從行當出發(fā),又深入挖掘人物的個性,精雕細刻,提高表演才能,為繁榮振興秦腔事業(yè)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