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奕博
【摘 要】隨著當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相當大的提升,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們就越來越重視精神上的享受。受其影響,當下音樂藝術逐漸被國家重視。而現今被人們普遍接受的聲樂演唱方法之中,民族聲樂演唱方法以及美聲演唱方法被給予了相對較高的重視程度,因為其科學性較高,并且能對我們國家的一些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有效的傳承和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而在聲樂演唱研究領域,對于這兩種聲樂演唱方法之間的一些相同之處以及不同之處的研究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本文主要對我們國家的民族聲樂演唱方法以及源自意大利的美聲演唱方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介紹,在此基礎之上從各個角度進行相互比較與分析,并且結合了筆者在學習與實踐之中積累下來的一些經驗,希望能夠為聲樂的演唱者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民族聲樂演唱方法;美聲演唱方法;相互比較
中圖分類號:J616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056-02
一、我們國家民族聲樂演唱方法的概述
從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在這個大家庭內部生活,而每一個民族在日常生產生活過程中的具體特征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差別,正因如此其在進行民族歌曲演唱時具體的風格特征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歌曲的具體內容具有明顯的多樣性。而我們國家當代民族聲樂藝術演唱的形式之中對各個民族歌曲演唱時所展現出來的特征進行了整理與融合,以此作為創作的基礎,并且結合我們國家的一些時事政治、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文化方面的改革,把表演的技術方法、科學的演唱技巧融入進去,在經過長時間的優化以及發展后,形成了具有我們國家獨特風格、較高藝術魅力的藝術形式。通常情況下來講,民族聲樂在演唱的過程中,各個民族的人民依照自身民族的傳統習慣以及個人的喜好,將演唱者自身所想要表達出來的情感傳達給聽眾們。如果對其進行更加具體的劃分,可以分為傳統民族演唱方法、通俗演唱方法以及曲藝演唱形式等。可以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民族聲樂演唱藝術具有相當明顯的多樣化特征,且具有較高的民族性以及廣泛傳唱性等特點,直接反映出社會各界人民群眾對于音樂藝術的實際追求,在我國藝術蓬勃發展的當下是一種相當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
二、意大利美聲演唱方法的概述
美聲演唱方法在西方國家屬于古典音樂之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項目,其最初形成時是在大型的集會或者教堂等場合進行表演的。這就使得其最初形成時本身具有十分濃厚的宗教特點,并且在形成的初期,創作的形式通常都是復調類型音樂或者教堂音樂等。在西方國家社會整體得到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之上,美聲演唱方法所呈現出的具體作品風格出現了明顯的改變,并且在藝術家們的不斷實踐以及創新過程中形成了較多類型的作品,也開發出了更加科學的演唱方式。美聲演唱方法最初傳入我們國家是在五四運動時期,距離當下已經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在我們國家文化藝術不斷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之下,美聲演唱方法已經成為我們國家聲樂演唱形式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由于美聲演唱方法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公認的最為科學的演唱方法,因此其對于我們國家聲樂演唱的教育方面也帶來的相當大的積極影響。
三、我們國家民族聲樂演唱方法與美聲演唱方法之間的比較分析
(一)演唱過程中對于情感的表達方面特征不同
因為我們國家與西方國家在文化方面以及語言環境方面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差異,正因如此在運用這兩種演唱方法詮釋聲樂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對于情感表達方面的具體特征表現出很大的不同。我們國家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個民族的人民所生活的環境以及當地的文化背景是各不相同的,再加上演唱者自身的性格特征的差異,這些因素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演唱過程中情感的表達方式。比如說我們國家的北方地區以平原地形為主,人民群眾的性格方面大多比較豪放,隨意性較強,這就要求在演唱該地區的聲樂作品時要帶有這樣的感情。同時民族聲樂與美聲演唱方法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也決定了情感表達特點的不同。美聲演唱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方面的影響,并且也受到西方國家歷史遺跡文化方面帶來的影響,正因如此其在演唱聲樂藝術作品的過程中情感會更加的真實,并且所運用的表達方法也會相對委婉,這一情感表達方面的特征需要演唱者在運用美聲演唱方法演唱時進行重點處理。
從更加具體的角度進行分析,民族聲樂演唱方法對于形式方面給予了十分明顯的重視,在演唱作品過程中結合不同的表演形式來達到感染聽眾的實際效果,從而引起聽眾們的共鳴;而美聲演唱方法在詮釋聲樂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則給予內在感染的效果方面以更高的重視,相對而言對于表演形式的重視程度較弱,其要求演唱者持續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在表演過程中通過真誠的感情流露,來活躍舞臺的整體氣氛,從而有效地打動聽眾。
(二)從演唱過程中所應用的技巧方面進行分析
從演唱方法這一角度來看,這兩種演唱方法在日常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相同之處,但是這兩種演唱方法毋庸置疑是具有明顯差異的。民族聲樂演唱方法之中將真聲的運用以及假聲的運用是分開控制的,其所追求的就是帶有斷層感的聲音,并且其中女聲在演唱的過程中真聲的運用會更多一些;美聲演唱方法所追求的是聲區之間的混合,也就是在訓練過程中應該重點對真聲與假聲之間的過渡進行練習,并且依照聲樂藝術作品的具體情感來調整聲音的混合比例。從根本上來講,在演唱方法這一角度來說兩種方法最為明顯的差異就是對于混合聲的控制上。
從氣息的角度進行分析,這兩種演唱方式在對于氣息的運用以及共鳴的運用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相同之處,但是同時也是具有一定差異的。民族聲樂演唱過程中,氣息主要是從小腹到口腔集中,發出的音色較為明亮、清晰;而美聲唱法主要靠肺部的氣息,發出的音色大多飽滿、洪亮。
在共鳴腔方面,民族聲樂的語言基礎為漢語,因此民族聲樂具有行腔韻味,聲音大多集中或靠前,在聲音游走過程中,需要集中在口腔上門齒周圍,聲音靠前,發出的音色就越洪亮。而美聲唱法共鳴腔有兩種,即下共鳴腔以及上共鳴腔,在美聲演唱過程中,需要將上下共鳴腔都運用出來。
在吐字方面,由于兩者的語言基礎不同,一個是漢語語言基礎,一個是意大利語言基礎,導致吐字方面的差異。具體來說,中國民族聲樂吐字過程注重咬字,通過吐字表達情感;而美聲唱法首先需要立腔,保證吐字的清晰度,這樣能夠增強演唱的藝術感。
(三)從文化內涵方面的比較
我國各族人民的風俗習慣、語言、生活習性都存在差異,導致民族聲樂形式多而雜,內容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同時具有較為豐富的文化背景,為民族聲樂發展提供了較大的助力。因此民族聲樂在演唱中主要以語言為文化基礎,將民族的文化作為聲樂發展的基礎,將各個民族審美作為主要的發展依據。通過聲情并茂的表演方式,將人的情感表達出來;而美聲唱法的文化基礎為歐洲歷史文化,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不斷地演化,受到宗教影響較大,以至于形成了較為獨特的情感特質,表達情感方面主要以婉轉的唱功展現。
參考文獻:
[1]馬迪.民族聲樂與美聲唱法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比較[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No.132(05):261-262.
[2]鐘韋怡.美聲歌唱與藏族聲樂演唱藝術之比較研究[D].西藏大學,2009.
[3]趙大海.中國民族聲樂與美聲唱法有機結合的意義[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