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山西晉南剪紙歷史悠久,藝術價值豐富,是山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中的寶貴財富,一把小小的剪刀上下飛舞就能傳遞出人類美好的情思、才華和心愿。在民間剪紙藝術形式中,動物形象被廣泛應用。以動物形象為主題的剪紙寓意吉祥、造型多樣和色彩豐富,被廣泛運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裝點著老百姓多彩的生活。
【關鍵詞】晉南剪紙;動物;吉祥
中圖分類號:J528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120-02
在黃河邊長大,信天游、窗花是我們對黃土高原最直接的印象。過年時候家家戶戶貼窗花,紅色喜慶的窗花,成了晉南人們對過年最美好的印象。走進山西晉南,能夠看到民間傳統(tǒng)剪紙始終表現(xiàn)于生活中的歲時節(jié)令、人生禮儀,剪紙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吉祥符號,成了晉南地區(qū)人們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晉南人喜歡動物剪紙。在日常生活中,小貓小狗不僅是兒時的玩伴,而且它們能看家護院。家畜中,兔子的可愛,豬的呆萌,牛馬的高大勤勞,還有威猛的獅子、老虎,機靈的猴子,冷血的蛇等動物形象都被剪紙創(chuàng)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記錄下來或創(chuàng)作出來,不僅把它們表現(xiàn)為剪紙形式,而且賦予它們不同的寓意內(nèi)涵。
一、寓意豐富的晉南動物剪紙
晉南動物剪紙根據(jù)題材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家禽、家畜類;十二生肖類;魚蟲類動物形象。
(一)家禽、家畜類剪紙
晉南人在日常生活和勞作中,對生活場景中的動物加以藝術化的提煉和表達,形成一種動物剪紙。剪紙的主體就是生活中常見的狗、貓、豬、雞等動物形象。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動物形象隱含著許多象征比附的思想。狗在叫的時候發(fā)出“汪汪”的聲音,與“旺”字同音,所以人們就把狗和興旺富貴的吉祥寓意聯(lián)系在一起;以豬為形象主體的畫面里,大多是豐碩圓潤的形象,象征著豐年富足,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同時古代金榜題名使用朱紅筆書寫,“朱”和“豬”同音,“題”和“蹄”同音,則主體為豬的剪紙就有步步高升和金榜題名的含義。發(fā)音的變化產(chǎn)生出帶有吉祥寓意的含義,使剪紙形象變得生動有趣。晉南人們在使用這些有趣的動物形象的時候,也飽含浪漫主義情結。
(二)十二生肖剪紙
十二生肖,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文化符號,又稱十二屬、十二辰屬,是古代的一種紀年法。人們對生肖都有極高的認同感,這是晉南人從小就有的觀念,十二生肖蘊含了原始圖騰崇拜的意識。所以,晉南人會在生肖年剪相應的動物形象剪紙,借這種藝術符號,表達吉祥美好的視覺語言。剪紙《老鼠吃葡萄》中老鼠的繁殖能力強,壽命長,于是大量的剪紙作品都表現(xiàn)老鼠生子的題材。老鼠也有不請自來的招財之意,而葡萄是多籽的植物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合在一起就是祈求家庭和順、多子多福。此外除了“葡萄”還有“麥穗”“南瓜”等都是多籽寓意的象征。“兔子”諧音“吐子”,兔子本身繁殖能力很強,與老鼠一樣在民間美術吉祥寓意中被稱為“子神”。晉南動物剪紙在構圖方式方法上變化多樣,簡單的藝術線條就可以勾勒出準確的造型特點。作品中,生肖形象常常與文字(福祿壽等)場景相結合,畫面呈現(xiàn)出豐富的視覺效果,也凸顯出晉南動物剪紙的特殊風格。
(三)魚蟲類動物形象剪紙
晉南動物剪紙中,象征、寓意、聯(lián)想的形象也是其重要的造型特征,非常含蓄地把美好祝愿方式寄托在動物形象上。剪紙《蟈蟈吃白菜》中,以蟈蟈和白菜的形象為主。蟈蟈子嗣眾多,是傳統(tǒng)觀念里的生殖崇拜,來祈求多子多孫。“蟈”還同“國”。白菜的諧音,意為“百財”,有聚財、招財、發(fā)財、百財聚來的含義;第二個寓意取自白菜的顏色和外形,寓意清白。《蟈蟈吃白菜》這幅剪紙整體寓意著國家昌盛富足。
魚也是多子的動物,是傳統(tǒng)觀念中生殖崇拜的代表。在晉南動物剪紙中,婚愛、繁衍類組合剪紙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遺留下來的魚形組合,其中最為有趣的是《雙魚》剪紙和《魚戲蓮》剪紙。這種雙魚造型,像太極圖,兩魚追逐,形成一個旋轉的圓圈,又有人叫作“陰陽魚”或“喜相逢”,是結婚時在洞房炕頭上必貼的一種喜花剪紙。有的雙魚中間有一個娃娃,我們稱它為“喜娃娃”。雙魚則是陰陽的代表,中間的娃娃就是生命交合的產(chǎn)物。這種喜花的意義是對于多生多育,多子多福的祈求。“魚戲蓮”的圖案樣式,其中魚作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蓮花作為女性的象征。“魚戲蓮”也寓意著男女交合、連生貴子的意思。
在晉南動物剪紙中,通過象征、寓意、聯(lián)想的手法則將人們美好的生活祝愿寄托在剪紙圖案中,看似喜慶簡單的畫面,實則蘊含豐富的勞動人民樸實的智慧。
二、造型多樣的晉南動物剪紙
晉南動物剪紙造型變化豐富,同一題材的剪紙在動物動態(tài)、神情、裝飾圖案上都體現(xiàn)出豐富的變化。大多數(shù)是以單獨的造型為主,對稱和團花形式的剪紙很少。晉南動物剪紙強調(diào)黑白對比表現(xiàn)動物的體塊,畫面中疏密有致,動靜結合,講究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動物形象。例如在表現(xiàn)貓的剪紙作品中,貓前爪騰空后爪蹬地一躍而起在抓老鼠,單獨造型,構圖簡潔明快,動作狀態(tài)表現(xiàn)生動,刻畫細致巧妙。畫面對比強烈,貓的毛發(fā)向不同的方向打毛刺變化豐富。另一幅作品中,貓則四肢著地,前肢后肢有節(jié)奏的左右交叉前行,尾巴上翹,高昂著頭信步向前。剪紙藝人能夠抓住貓的主要特征,在處理毛發(fā)上外形斜剪作毛刺狀,內(nèi)部關節(jié)處剪出柳葉形狀表現(xiàn)貓動作中的結構變化,巧妙地運用大面積的區(qū)域填充花瓣的形狀,形成層次變化的視覺效果。夸張變形手法的運用,不僅體現(xiàn)出晉南剪紙藝人對創(chuàng)作主體的細致觀察,更來源于地方特色帶來的形式變化。
三、色彩獨特的晉南動物剪紙
(一)吉祥的中國紅
剪紙這種藝術形式不需要復雜的工具,一把剪刀,一張彩紙足矣。它們是勞動人民最簡單的生活情趣。在新石器時期,彩陶的主要色彩就是紅色,用赭石、土紅色的礦物質(zhì)顏料繪制。到了漢、明時期,因為國家興起于南,在八卦五行中,南方屬火,為朱雀,因此紅色就成了國家主導色彩。紅色作為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這不僅是美學的需要,更是觀念的需要。”紅色在剪紙作品中以及其他民間美術中被廣泛運用,已經(jīng)被看作一種文化理念,被賦予更多意義和價值。
(二)傳統(tǒng)的五色觀念
晉南動物剪紙的色彩體系豐富,除了紅色以外,還有黑、白、黃、青為主等色,形成色彩飽和度和色彩純度較高的單色剪紙。從黑、白、紅、黃、青色彩中,它們直接體現(xiàn)出了中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中的五行觀念的色彩體系。“東方青色主木,西方白色主金,南方赤色主火,北方黑色主水,中央黃色主土。”這樣的陰陽五行色彩,在發(fā)展變化中形成了五彩斑斕的具有中國民間特色的色彩藝術世界。《墨子·貴義篇》曰:“(黃帝)以甲乙殺青龍于東方,以丙丁殺赤龍于南方,以庚辛殺白龍于西方,以壬癸殺黑龍于北方,以戊己殺黃龍于中方。”《淮南子》曰:“女媧煉五彩石以補蒼天。”從這些中國古史文獻中的記載,可以看出五行色是歷代帝王祭祀的青、白、黃、赤、黑帝五方神,也是保護神的神祇色彩象征。這些具有傳統(tǒng)五行觀念的單色剪紙,不僅僅是色彩的表現(xiàn),還是晉南人們樸實的審美意識和情感的表達。
晉南動物剪紙藝術的寓意吉祥、造型多樣和色彩豐富,三者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晉南民間剪紙的地方特色藝術。晉南動物剪紙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更多的是人們對它的精神寄托。剪紙因為其材料限制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保存很難,晉南動物剪紙這項藝術之所以能夠在晉南民間保存并得以不斷流傳下來,更是難能可貴,一張張剪紙作品都表達著晉南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參考文獻:
[1]曲彥斌.生肖文化考(上)[J].文化學刊,2012(4).
[2]陳竟.中國民間剪紙研究.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3]李澤厚.美的歷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李榮彬.動物的剪紙造型與傳承.科學時代,2008(6).
[5]靳之林.綿綿瓜瓞. 長沙.廣西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