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靖
【摘 要】鋼琴學習的過程中,對兒童注意力集中的訓練,毅力與耐力的鍛煉以及時間的分配方面都有助于兒童智力與心理的發展,對以后養成良好的品質具有極大的幫助作用。同時在知覺與動作,邏輯與形象思維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對兒童左右腦的思維與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鋼琴學習能促進兒童音樂知識與技能的發展進步,促進兒童的智力、心理素質與文化素養的提升與完善。
【關鍵詞】鋼琴學習;兒童;素質提升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160-02
鋼琴學習對兒童右腦的開發有極大的好處,協調人的左右腦思維。沒有學過鋼琴的兒童大部分都是左腦思維敏捷,但是學過鋼琴的兒童對于手指的運動能夠促進兒童右腦以及身體心理的協調發展,使孩子的智力得到一定的發展與幫助作用。鋼琴學習有助于兒童培養內心的聽覺,有助于提高兒童的審美意識以及情感的培養和品質的形成,人格的完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此同時,鋼琴內容學習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會使兒童了解到對美的感知力,鑒賞力與創造力方面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鋼琴學習不僅僅以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更重要的是開拓學生素質與品格的全面發展,對于提高與鍛煉兒童的社交與適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一、鋼琴學習對兒童情緒與個性的影響
鋼琴學習上情緒的積極調整是兒童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使得兒童重拾學習的信心,有助于兒童個性的積極發展。鋼琴學習通過激發、引導形成的內在情感陶冶著人們的心靈[1]。從而使人們在鋼琴的節奏與旋律里可以找到真正的“個性”自由。
(一)鋼琴學習有利于緩解身心疲勞、調節不良情緒
隨著現在兒童文化課學習的緊張氛圍,父母一般都會在周末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導致兒童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壓力,心理焦慮與恐懼等心理。例如一些學生因考試沒考好而害怕被父母責備等。這時鋼琴學習會有助于學生在學習效率方面的提高。鋼琴學習屬于一種非功利性的愉悅式教育,不像文化課有著繁重的習題作業和升學壓力。鋼琴學習有形式多樣的學習內容與豐富多變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時有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狀態,在練習鋼琴曲目時會沉浸在鋼琴的音色里培養內心的聽覺,鋼琴明亮的音色,歡快的旋律,舒展的節奏可以使學生放下學習文化課時全身緊繃的狀態,有利于緩解身心的疲勞以及消除對學習的壓力。因此,音樂作為一門帶動人們情感并對情緒調節起著重要作用的學科,反映出音樂是一門情感的審美藝術,使人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合理健康地引導人們的行為,以此來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達到調節情緒的目的。例如當學生感覺靜不下來心學習的時候,坐在鋼琴凳上彈琴便可以忘記一切煩惱,一切不如意,可以專心致志地練琴,這充分說明鋼琴帶調節不良情緒的作用以及在彈琴時撫平內心不良情緒的作用,使學生更加享受以及喜歡鋼琴音色帶來的美感與內心平靜,從而體現出鋼琴學習不僅有利于緩解身心疲勞,而且還有利于調節學生的不良情緒。
(二)鋼琴學習促進兒童的個性發展
個性發展指的是人的個性的自由發展。個性一般是指人的道德,思維,精神以及心理觀念等,學生能力與活動的發展一般都離不開個性的發展,因此個性的自由發展是指創造性,自主能動性的發展。兒童從小學習鋼琴有助于建立全面發展以及個性的健全。兒童的直覺,心理,潛力和需要等都屬于個性的健全發展[2]。只有不斷滿足兒童由低到高的發展需要,才能不斷激發兒童的潛力,使兒童的心理日漸成熟,健康,穩重,從而使思想道德觀念得到升華。鋼琴學習屬于音樂教育的一個分支,對人們的生活起著重要作用,對于發展人的個性以及和他人溝通形成巨大的作用,因為音樂的旋律,節奏等賦予他們真正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從而導致彈奏出來的旋律或喜歡的曲目風格代表一個人的性格和個性。
二、鋼琴學習對兒童品質的影響
兒童時期是一個人樹立良好品德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豐富知識,健康成長的重要時期。音樂教育以音樂作為抒發情感的媒介,以獨特的審美要求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3]。而鋼琴學習在培養兒童的品質方面有著其它學科不可取代的作用,會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學習的興趣以及培養兒童健全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兒童的心理健康進入更高發展階段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這些都需要老師和家長良好的培養與引導。兒童的心靈是純潔而美好的,通過鋼琴與音樂的學習使兒童的心靈得到良好的培養與熏陶,從而塑造更完美的人格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與建設。
(一)鋼琴學習有助于兒童適應社會與社交能力的發展
從小培養孩子學習鋼琴,會使孩子更加自信以及表現自己,換個角度思考也是培養兒童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學生在學校,老師會組織音樂課外表演活動,當從小接觸過鋼琴的學生就會積極大膽地踴躍報名參加,表現自我。在表演時會被同學夸獎,羨慕與鼓掌,在得到同學與老師的鼓勵之后自己會更加有信心以及會加深自己對鋼琴的喜愛程度。同時自己的社交能力也會變得更廣泛,同學也會很樂意與自己玩耍與合作,與此同時可以學習到別人身上的優點以及能力,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通過不斷接觸,溝通與交流會使大家彼此欣賞。例如在小學經常會舉行班級合唱比賽,學生需要調節自己以方便與他人協調,這便會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以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發展,使得學生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從而培養出積極的學習態度與生活態度,提高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與社交能力。
(二)鋼琴學習有助于兒童審美與氣質方面的培養
鋼琴學習可以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情感,分析,審美,氣質,個性,想象力與創造力等方面的能力。其中音樂欣賞對學生的審美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例如在周末父母會經常帶自己去看音樂劇,久而久之會得到良好的熏陶,審美意識也會有所提高。使得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態度,動機以及行為過程中會對審美和氣質的培養有啟發作用。很多音樂家都是從小時候開始接受并且學習音樂,因為他們知道從小培養對音樂的學習可以促進審美意識與身體協調的全面發展。在對音樂的學習與感悟上,豐富的情感與優秀品質的培養會使人散發出更加迷人,自信的形象。例如從小學習鋼琴的孩子長大之后的品味,氣質與審美意識都和未學過音樂的人帶給人的感覺不同,像是更會穿衣打扮以及品味和審美更加耐人尋味。鋼琴學習是一種獨特的,獨有的,另類的美,這種美久而久之便被人內化了,是發自內心的而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幫助。沒有功利性的鋼琴學習便是用審美的方式提升著學生對美的認識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完善。從而使學生在通過對美的認識與學習的同時提高審美能力,使其自身自然發展出本應具有的氣質。
三、結語
鋼琴音色具有的情感性,愉悅性和調節情緒的作用是文化課無法取代的。當感到疲勞時彈奏一首輕松愉悅的鋼琴曲會使我們的心情更加舒暢,當情緒低落時彈奏一首激昂的國歌會使我們立馬精神振奮,從小學習鋼琴曲會使不好的情緒得以消化,心情愉快了,精神面貌自然也會發生積極的轉變。鋼琴學習使用直觀,模仿與練習的教學方式打動人們的心靈,讓人們在欣賞美的過程中凈化人們的心靈與思想并提高道德修養。健康的音樂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學生的品質與心理,從而調整與改善人的情緒,促使兒童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使學習音樂的人能夠積極樂觀,充滿自信地面對人生與未來,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道德觀[4]。
參考文獻:
[1]郭倩.音樂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2]林莉.音樂在兒童情商培養中的運用方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
[3]李思特.音樂美育對中國青少年品德培養研究[D].吉林大學,2018.
[4]董世超.音樂教育對中學生素質形成的重要性[D].貴州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