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暉
【摘 要】在音樂教育中,聲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而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藝術教育中美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名合格的聲樂藝術教育者,在聲樂表演藝術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要具有明確的思想認識、科學的工作態度以及嚴謹的治學理念,不斷推進和完善美育教育以及素質教育,從而提高聲樂表演藝術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聲樂表演藝術;美育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172-02
聲樂教學與其他的教學科目有相同的重要意義,都對學生的美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推進,在人文素養的培養中,審美能力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聲樂教育工作者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怎樣才能做到跟隨潮流,就應該將教學與審美密切聯系起來,在追求教學內容專業化,教學技能先進化的同時,進一步增強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怎樣與美育教學進行聯系,是本篇文章討論的重點內容。
一、聲樂藝術教育與美育之間的聯系
雖然聲樂藝術教育與美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兩者在不同之中又具有聯系,是互相影響、互相包容以及互相融通的。聲樂藝術教學中包含很多種內容,美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他的還有正確的發聲、唱歌技巧的掌握、聲樂表演藝術的訓練、審美感染力的提高、創造力的培養等等。美育稱之為審美教育,也可以稱之為美感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功能或者是教學的手段和方式上來說,美育的教學范圍相對于聲樂藝術教學的范圍會更廣,教學的內容也會相對更豐富一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所體現的思想內涵更深邃,所覆蓋的知識面也會更廣。在各種教育當中,都有美育的滲透,因為美育與各種教育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聲樂美育的社會性
聲樂作為人類表現心靈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古代,雖然沒有樂器,但是人們能使用聲樂藝術來振奮勞動熱情,減輕在勞動過程中的疲憊感。所謂的聲樂美育的社會性,可以從聲樂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參與性來進行理解。當今聲樂藝術以其特點具有了很廣的普及性,不僅僅是在教育研究領域、創作表演領域等方面,而在整個社會生活中,聲樂已經成為一種主導的音樂,由于聲樂本身具有簡易性,表演者可以在很簡單的情況下表達自己的情意,并且人人都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內心,陶冶自己的情懷。
(二)聲樂美育的受眾具有系統性
從受眾這一群體看聲樂藝術的教育,可以明顯發現聲樂藝術教育是具有層次性和系統性的,主要可以分為社會、學校和家庭三個不同的聲樂教育層次。在聲樂教育的社會層次上來看,其主要包括一些出版傳媒領域、媒介領域,并且一些音樂廳、音樂茶座等傳播媒介的系統都對聲樂美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這一層次的系統當中,不僅是藝術消費方面,從社會學角度出發,社會層面上的聲樂美育也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方面,對受眾的美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學校的聲樂教育層次,學校進行聲樂美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更有組織性地接觸美育教育,并且還可以促進聲樂與美育的完美結合。對于一些聲樂教育的學校主要分為非專業聲樂教育學校以及專業教育學校,其中非專業聲樂教學,從幼兒園到大學,是一個逐漸上升的系列,為進行專業的生育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專業教學院校進行聲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聲樂的師資,并且使民族聲樂教學事業得到延續和發揚光大;最后一個層次就是家庭方面的聲樂教育,家庭作為社會和學校的重要補充,主要的作用是對青少年的聲樂潛能進行影響和啟發,從而使得青少年對聲樂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
(三)聲樂美育的思想性
養成正確的美育觀念以及奠定堅實的美育基礎,與美育思想的導向調控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美育思想應該作為聲樂美育的導向,并且在特定的時代或者是特定的背景下,美育思想可以體現在具體的作品中,可以在聲樂表演中得到詮釋。將作品冠以什么樣的內容,通過怎樣一個合適的媒介,從而形成聲樂教育的導向力量,不僅僅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的重要扶持,還需要將特定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
(四)聲樂美育的藝術性
演奏者通過聲樂器具這一工具,加上詞章的語言,優美的旋律,演唱聲腔、伴奏等等,共同構成了聲樂美育的藝術性。首先,在詞章的語言上可以體現其藝術性,語言是聲樂的基礎部分,通過語言可以描繪大好河山,可以體現悠揚婉轉,通文學語言將聲樂的藝術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其次就是聲樂美育的旋律,一般曲作家都是將文學語言向音樂語言過渡,并加之以節奏、音調或者是和聲等部分,使得曲情與文情實現完美結合;其三就是在演唱過程中的聲腔美,聲樂藝術終歸是通過演唱表現出來的,聲腔通過將無聲的文字轉化到有聲的曲調,從而實現聲腔的美感;最后就是聲樂的伴奏以及形體的動作,同樣給聲樂賦予一種重要的美。
二、聲樂表演藝術中的美育教育的途徑
(一)在聲樂表演專業訓練的過程中融入美育的內容
聲樂表演藝術專業的技能訓練是專業的、技術性的,例如發聲的訓練,學生需要了解人體器官的構造,學習正確的發聲方法,指導學生應該將聲音從什么地方發出,怎樣的發聲技巧才能使發出的聲音更動聽。將專業訓練的內容融入美育,使學生具備審美意識,在進行專業訓練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美妙的聲音。
(二)在聲樂藝術作品的處理中融入美育的內容
一般聲樂表演藝術中,將作品稱之為“再次的創作”,聲樂主要的表演藝術作品就是歌曲,對歌曲進行進一步的創作就是演唱,不經過演唱的聲樂作品就只是毫無意義的符號;并且聲樂作品若是不經過演唱表達出來,其社會功能和價值就毫無意義。若是演唱不合格,聲樂創作的本來形象也會被扭曲,缺少了美的感受。對學生進行聲樂藝術的教育,通過合理的聲樂藝術的訓練,給學生機會進行再次的創作,使學生不僅僅可以將譜子中的情緒和情感表達出來,還能夠演繹出作品中的內涵,從而顯示自己與他人在美育方面的造詣的差別,給作品以一種深層次的內涵,在大眾心中產生共鳴,得到美的教育,受到美的啟發。
(三)將美育的情感體現在聲樂表演藝術中
聲樂藝術的表演的目的是進行情感的交流,講究的是聲情并茂、以聲傳情。對于其要點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理解:首先是歌唱的基礎是聲音,不管聲音美妙與否,聲音的存在是聲樂表演藝術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將所有的感情寄托在歌唱的聲音,通過優美的聲音將情感表現出來。其次是將聲樂的美育要求與聲樂的審美意識進行融合,在進行某個聲樂作品的表演過程中,作品的情感以及思想內容都需要通過合適的聲音展現出來,這種聲音的選擇必須要滿足聲樂美育的標準。
三、結語
聲樂表演的藝術魅力就是在不斷的創作中展現出來的,并且聲樂表演是具有一定的美育標準的,所謂的標準是聲樂表演在逐漸發展和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聲樂藝術的美育教育,使學習者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去進行聲樂藝術魅力的創造。聲樂藝術的美育中,藝術素質的教育是關鍵部分,在這個大的聲樂表演藝術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習者的共同努力,將聲樂藝術的美育納入到一個更加正規、更加規范的軌道中,加強聲樂藝術的美育在民族文化和藝術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黃娟.論高校音樂美育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力[J].戲劇之家,2018,(4):179.
[2]張曉行.論綜合性大學室內小歌劇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2):848,847.
[3]張彧.聲樂文化傳播對高校聲樂教育教學的影響研究——評《高校音樂教育與聲樂教學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8,(9):后插16.
[4]方宇.如何在聲樂這一傳統文化教學中實行愛國主義教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19):220.
[5]王卓.農村留守兒童聲樂教學的現實需求與解決途徑[J].藝海,2018,(12):103-106.
[6]高昕昱.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中古詩詞作品的藝術表現探究——以《聲聲慢》為例[J].北方音樂,2018,38(23):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