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 要】本文從市場營銷專業工匠精神的內涵出發,分析工匠精神下打造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訓練工坊”從實訓室到“訓練工坊”教學、從工作過程教學到“訓練工坊”教學、從項目教學到“訓練工坊”教學的構建思路及訓練工坊教學模式的工作流程,提出工匠精神下打造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訓練工坊”的保障措施:校內教師與企業能手共建“雙導師”的師資隊伍;校內外專家團加強合作提高教學質量;日常管理多方面監督;校企共同支持訓練工坊項目來源;形成案例庫實現成果傳承。
【關鍵詞】工匠精神 ?市場營銷 ?訓練工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C-0171-02
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銷售技能,才能在實際銷售工作過程中創造銷售佳績,對于營銷專業的學生而言工匠精神就是有優秀的銷售技能、誠信的職業素質和真誠的服務態度,在高職院校里如何利用“訓練工坊”養成學生的工匠精神和過硬的本領,是本文思考和研究的內容。
一、市場營銷專業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一詞原意是指在生產一線的車間運用熟練的生產技術和精細的生產工藝進行勞作的工人,工匠精神則是體現在他們身上的認真、沉淀和追求極致卓越的精益求精、永不滿足的精神和態度。不過,由于工匠精神源于對工人和技術工種的贊美和肯定,人們往往忽視了在各行各業都存在工匠精神,也都需要大力提倡和弘揚這種精神。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來說工匠精神就是真誠的服務理念、誠信為本的職業操守和扎實的銷售技能。
(一)營銷工匠精神基礎—— 真誠的服務理念。雖然名聲在外,但海底撈火鍋店在口味、菜式和種類上與其他品牌的火鍋店差別并不明顯,之所以享譽海內外,這和它提倡的將服務做到極致有密切的聯系。服務員用熱情如火的服務感染著消費者,消費者在等待之余享受免費小食、飲料、美甲、下棋等服務,在就餐的時候享受無微不至的各項服務,甚至還有幫帶孩子的貼心項目。這就是在營銷過程中,真誠和甜心的服務能夠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消費者的“芳心”。
(二)營銷工匠精神核心—— 誠信為本的職業操守。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為本是企業和做生意的根本。常言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是信譽,取決于生產和經營人員的誠信。企業要想在市場立足,做大做強,不能失信于消費者。營銷的工匠精神就體現在經營活動中體現獨到的“工匠之心”,貫穿于營銷活動的整個過程,承擔起社會責任。
(三)扎實的銷售技能—— 工匠精神的載體。生產車間的技術工人有著精益求精的技術,營銷人員在工作中的技術體現在銷售技巧的運用和出色完成銷售業績。對于營銷專業的學生而言,練就扎實的銷售技術主要來自于課堂上的學習和教師的傳授,當然也要有社會實踐活動的積累。營銷專業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引入實際教學環境,通過模擬教學、任務教學和角色扮演教學等,引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僅可以提升技能,還可以增強競爭和服務意識,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職業發展能力,感受工匠精神于專業學習。
二、工匠精神下打造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訓練工坊”的構建思路
在營銷教學中,實訓室和工作室是許多學校會采用的實踐場所,利用該實踐場所,提出基于工作過程和任務的教學方案和設計,并引入企業真實經營項目,安排學生進行實訓,探索產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并結合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等,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本文思考的是更進一步的教學模式——“訓練工坊”,這一模式更注重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和技能,以下是構建思路的思考。
(一)從實訓室到“訓練工坊”教學。實訓室和訓練工坊的提法,字面看著十分相近,但是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常見的營銷專業實訓室硬件只要是電腦、六角桌、沙盤等設備,實訓項目只能進行部分簡單且容易操作的項目,在滿足學生實操需求和課程一體連貫性上存在不足。“訓練工坊”的產生,就是在教學活動和組織中,學生分組進入工坊,教師采取開放式和引導式教學,教學團隊由專任教師和企業專家組成。在硬件設施和環境上不僅僅是模擬,還基本負責企業崗位和營銷環境,教學環節以真實項目和營銷產品為主,在訓練工坊中學生可以全程實現職業化的訓練。
(二)從工作過程教學到“訓練工坊”教學。“訓練工坊”的教學基礎是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方式。出發點是通過對營銷環節各環節的職業崗位過程分析,尤其是典型環節的分析,探究工作任務的核心知識點和能力要求,在職業行動過程中對工作任務和技巧進行探索,最終形成完整的工作過程行動指南。在實施和操作的環節,“訓練工坊”面向企業和崗位需求,并根據真實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市場研究、分析、開拓和服務,將最新的理念和工藝融入教學及實踐教學中。同時,在教學評價中,采取社會、企業、學校等多方評價,增強學生抗壓能力和鉆研精神。
(三)從項目教學到“訓練工坊”教學。項目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引入企業協作共同完成一個項目和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十分注重教學的過程性活動,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經過共同研究、討論,不斷梳理知識構架,理解和掌握課程要求的知識要點,最終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方法也是工匠精神在專業教學中的運用。“訓練工坊”教學的提出,是項目化教學的一種提升和進步,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學習的資源和創造協作的環境,教學過程也采用真實項目,真做真干,邊做邊學,做學邊想,邊想邊練,邊練邊提高,實現實踐能力的提升。
三、訓練工坊教學模式的工作流程
基于校企合作的營銷訓練工坊教學模式的流程見圖1。
企業方的代表依據企業自身的利益以及項目的難易程度,選擇適合與工坊合作的工作任務及項目,雙方共同簽署項目合作協議。工坊在承接訓練工作任務后,根據項目或任務的要求和需要制定一整套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校企雙方完成方案的制定,并對項目進行過程管理。在項目和工作任務的實施過程中,主要借助校企雙導師隊伍共同或者由企業方單獨指導學生完成項目及任務。以企業真實工作任務形成的項目完成后,由企業方的代表、授課教師和院校專家組成評審團,對項目實施提案驗收。項目驗收的評價標準需要與營銷行業及崗位標準對接,雙方對項目進行把關和驗收。項目通過驗收后由訓練工坊校企雙導師對學生綜合表現進行評價,與小組之間互評、小組成員之間互評相結合,形成綜合考核成績并向學生進行反饋,總結經驗和不足,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四、工匠精神下打造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訓練工坊”的保障措施
(一)校內教師與企業能手共建“雙導師”的師資隊伍。要實現具有工匠精神的“訓練工坊”教學,最關鍵的是師資隊伍的配置及建設。在工坊里教學的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知識和技能,需要“雙師型”教師資格。同時,基于工作過程和項目化教學的“訓練工坊”,由于是項目制,學生也可以根據項目和工作內容選擇導師,這就需要引入企業教師的“雙導師”制。合作的企業、行業的能手都可以以外聘教師的身份進入項目和工坊參與教學和技能的傳授,將其豐富的實戰經驗傳遞給學生,并以嚴格的要求指導學生甚至按準員工的身份進行指導及考核。
(二)校內外專家團加強合作提高教學質量。營銷的新理念和新技術更新速度十分快,營銷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思路不一定跟得上發展的步伐,就會營銷教學的效果和教學質量。在“訓練工坊”的運行過程中,應多聘用企業、行業的經驗豐富的專家和一線營銷人員,引導他們將真實項目多帶入工坊中。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并嚴格進行過程性的考核,校企互聘專家進行交流。同時,在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的制訂過程中,也要適時于項目掛鉤,對教學過程和質量進行把關,實時調整和評估。
(三)日常管理多方面監督。“訓練工坊”雖然“坐落”在高職院校中,但是要對學生、學校和企業三方負責。學校對工坊的建設、資金來源、項目來源和工作過程進行監督;學校對教學組織管理和教學日常活動進行管理;通過項目運作情況、學生評教、業績情況、特色展示和企業滿意度等多方面進行考核,保證工坊的正常運作的同時真正實現為教學和實踐服務。
(三)校企共同支持訓練工坊項目來源。項目是訓練工坊能夠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必須保證有足夠多和實操性強的的來自于企業的真實項目。在此基礎上,將專業競賽項目、創新創業活動及部分科研活動也融入進工坊中,甚至可以進一步嘗試企業帶有資金的項目進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為此,也需要與企業保持良好和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專業校企聯盟,明確雙方的責任和權利,探索適當的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參與專業建設,共建訓練工坊。
(四)形成案例庫實現成果傳承。訓練工坊的項目每進行完成一項,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資料庫和案例庫,將資源進行整合,將成果進行總結和分享,以便下一屆的學生在開展訓練的時候有所借鑒并少走彎路。教師通過整理資源和案例,也為人才培養提供參考,為教學提供資料,為實訓歸納技巧,為科研積蓄成果,進一步促進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齊穎.工匠精神在市場營銷專業的應用途徑分析[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2)
[2]李炫林.高職市場營銷人才工匠精神培養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6)
[3]劉前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營銷策劃訓練工坊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9)
[4]楊韻.“訓練工坊化”教學模式在高職課程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以“網絡營銷”課程為例[J].科教通訊,2015(33)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重點項目)“產教融合視閾下高職營銷專業“三工四維”實踐育人模式研究與實踐”(GXGZJG2018A024);廣西職業教育第二批專業發展研究基地名單“廣西職業教育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及專業群發展研究基地”
【作者簡介】高 潔(1982— ),女,山西孝義人,碩士,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經管系主任,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工商管理。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