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智
摘? 要:建設工程的程序是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其中勘察作為建設工程的第一步,是極其重要的一步。水文地質勘察對于工程的地質勘察是十分重要的,以科學的角度進行水文地質勘察、分析水文地質危害,了解當地的水文特點,對工程設計及施工是必不可少的。文章通過分析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勘察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預防水文地質災害的有效措施,提高勘察結果的可靠性,加強施工質量保障。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危害
中圖分類號:TU19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31-0063-02
Abstract: The procedur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investiga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Among them, investigation, as the first step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step. Hydrogeological survey is very important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carry out hydrogeological survey, analyze hydrogeological hazards and understand local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a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ydrogeological survey i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hydrogeological disasters,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survey results and strengthen the guarante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hydrogeology; harm
為查明一個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而進行的水文地質調查研究工作,通常稱為水文地質勘察,掌握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成因、分布及其運動規律,為合理開采利用水資源,正確進行基礎、打樁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因此水文地質勘察是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核心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及質量,因此在水文地質普查的基礎上,進行比較詳細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提出當地水文情況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階段可能產生的變化及影響,并提出防治建議。
1 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勘察的重要作用
水文地質勘察目的是查明區域水文地質條件,了解該調查地區地下水的埋藏、分布狀況及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對地下水和與其有關的各種地質現象進行實地觀測和填圖工作,包括收集有關的資料;布置觀測點和觀測線進行實地調查等,水文地質勘察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加強水文地質勘察,作出詳細的水文地質勘察報告,能夠為工程設計提供風險防范依據,由于地下水長期劇烈運動,極易引起地上建筑的不穩定性,在這種情況下,施工難度會非常大,通過水文地質勘察數據分析,能夠在工程設計時通過當地水文情況數據,找出預防建筑結構病害的防范措施,為施工過程及施工質量提供幫助。(2)為施工單位提供有利條件,提高施工效率。通過水文地質勘察,能夠了解到當地的地質環境,對于一項工程項目,施工環境都是十分艱難的,施工單位通過了解施工地區的地質環境,能夠幫助施工單位避開一定的風險,創造一個相對安全、順利的施工環境。(3)水文地質勘察作為工程建設的第一步,對后續的施工設計起到了良好的指導作用,工程設計是整個建設工程的骨架,后續的材料準備、施工等等都要按照工程設計報告,設計圖紙是設計報告中重要的一部分,施工場地的水文地質情況調查對設計圖紙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對當地的水文地質情況分析研究,能夠使設計圖紙更符合實際,施工過程能夠更加順利進行。
2 工程地質勘察領域的水文地質危害
2.1 地下水位上升所帶來的危害
降雨量短時間增大、喀斯特地區地下河流向的改變、地震活動異常,這些都可能導致地下水位上升,農業漫灌,灌溉用水過多,排水不及時,導致地下水位升高,甚至會造成次生鹽漬化的災害。地下水位上升,會使得土中附加應力減小,地基承載力大幅度下降,易形成土壤鹽堿化,淹沒農田,地下水污染等,對建設工程危害較大,土層松軟,工程地基基礎的穩固性不斷下降,地表易出現坍塌等情況。
2.2 地下水位降低造成的水文地質危害
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主要是:人類的過度利用的人為因素和地震造成地勢的抬高、地下河道的下沉等;河流的改道;氣候的變化等自然因素。在礦坑和隧道掘進中,可能發生大量涌水,給工程造成危害。在地下水位較淺的平原、盆地中,潛水蒸發可能引起土壤鹽漬化;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長期過濕,地表滯水地段,可能產生沼澤化,給農作物造成危害。此外,地下水水文下降也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層下陷等問題。
2.3 地下水位波動造成水文地質危害
地下水位會上下波動影響因素有許多,暴雨與融雪形成的徑流可以使地下水位升高,而較長時間的干旱天氣可使地下水位降低,土木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巖土工程問題促進了巖土工程學科的發展,而地下水位波動對巖土工程將會產生影響,可能會造成水文地質危害。地下水位的升降變化能夠引起巖土產生脹縮變形現象,膨脹巖土失水收縮,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巖土反復膨脹收縮的幅度會隨著水位變化越來越大,不斷得到加強,最終的結果就是嚴重破壞一些建筑物,因此地下水位頻繁的上升下降對巖土的破壞是不可忽視的,不僅會給巖土帶來很大的損害,還可能直接對建筑物造成破壞。
3 工程地質勘察中應對水文地質危害的策略
3.1 完善地質勘察體系
地質勘察作為工程建設的第一步,是必不可少的,而水文地質勘察又是工程地質勘察重要的部分,因此必須保證水文地質勘察水平。這就要求建設單位加強對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視程度,企業內部設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對地質勘察工作落實到實處,提升水文地質勘察意識,真正的使勘察活動能夠有效預防水文地質災害。完善地質勘察體系,提升勘察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養,不斷提升自身勘察能力,能夠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水平,從勘察典型案例中學習知識,只有建設單位內部真正的意識到地質勘察的重要性,才能夠認真的做好各項勘察工作。
3.2 加強水文地質災害事前預警
地下水水位變化極易引起地質災害事故,因此在工程建設期間,需要實時監測地下水位,了解所在地區的地下水水位變化情況,防止在易出現災害的范圍內施工。做好地質災害事故的風險應急預案,發現險情時第一時間開展救援工作,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1)軟化性測試:通常結合軟化系數,勘察人員就能夠了解巖石的耐風指標,如果巖土當中包含容易軟化的巖層,在地下水的沖刷之下,巖層會形成軟弱性能較強的夾層。(2)做好巖土透水性檢測工作。巖土種類繁多,勘察人員必須調查清楚當地的巖土類型,各類型巖土的透水性能不同,其安全系數也不同。
3.3 增強對水文地質勘察的理解與認識
水文地質與勘察技術需要培養掌握水文地質與勘察技術,從事水文地質勘察、水資源勘察及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勘察人員在勘察工程地質時,要提高對水文地質勘察的理解與認識,深刻意識到勘察的重要性。有些勘察人員認為只是為了建筑工程設計走一個過程,按部就班的完成勘察工作卻毫不符合實際,一點用處也沒有。進行地質勘察,必須由專業的勘察人員完成,依據勘察行業的相關標準規范,借鑒國內外水文地質工作先進經驗技術,完整的記錄調查區域水文地質情況,記錄相關信息,為后續的地質水文勘察積累豐富的經驗,通過此次調查研究,對當地的水文地質情況予以詳細記錄分析,容易出現的地質災害,并提出預防措施。
3.4 增強技術改造,破解實際問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既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特點,也是科學技術發展必然結果。技術改造不僅可以有效地增強防害能力,還能夠防止水文地質變化導致的危害。第一,施工材料必須滿足建筑施工的標準,盡可能采用環保材料;第二,要不斷培養勘察技術人才,做好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其技術水平,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保證工程建設的總體質量;第三,做好風險防范措施,對于水文地質災害做好心理工作,做到臨危不斷,出現問題第一時間冷靜處理;第四,出現問題第一時間找到解決辦法,查閱以往勘察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式。
3.5 借助互聯網實現信息共享
書本上的知識往往是單一的,缺少實踐性。在互聯網信息時代,實現互聯網信息共享對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帶來了便利。在互聯網媒介的前提下,各地可以分享工程地質勘察的先進經驗,列出歷年發生的水文地質災害類型、原因及解決方式,災害帶來的危害等等,設置論壇供有志之士發表看法,共同探討勘察中的難題,這對于勘察過程提供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又不只是簡單的一個數據庫,是一個個真實存在的案例,不再是生硬的書本文字,使地質勘察事業具有生命力,吸引更多的人學習勘察知識,進入到我國的地質勘察工作中來。
3.6 提升管理標準化水平
一個單位必須有完善的管理體系,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標準規范化,形成從嚴、從細、扎實的工作作風。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設的關鍵步驟,直接影響后續工程建設的質量及過程的順利程度,影響著工程的施工進度。因此對勘察人員的技術能力必須達到一定要求,同時勘察人員必須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養,激勵調動專業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推廣應用新設備、新技術,一切為了安全生產,提高安全質量標準化的意識,所有員工遵章守紀、按章操作,實現工程質量全過程、全方位達標。
4 結束語
加大科技投入,推進技術創新,提高對地質勘察的重視,施工企業要加強對工地周邊地質災害隱患的監測預警,制定防災預案,嚴格監測地下水水位及巖層情況,切實保證在建工程和施工人員安全,切實分析當地地質水文狀況可能發生的災害,按照可能出現的水文地質災害類型提出針對性預防解決措施,構建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落實監測防治措施,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危害,為工程施工進度、質量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彭景林.巖土工程勘察設計及施工中的水文地質研究[J].西部資源,2018(06):103-104.
[2]孫榮務.探究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性及防治對策[J].低碳世界,2018(09):44-45.
[3]黃丹紅.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8(24):155.
[4]付強,秦福鋒.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與相關方法[J].企業導報,2015,13:140,145.
[5]薛良.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分析及對策研究[J].地質災害,2018(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