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濤


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因心血管病死亡人數居于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據推算,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就有2.9億。而對心血管病罪魁禍首之一——血脂異常,無論是篩查、治療還是管理都很薄弱。這究竟是什么原因?
被忽視的血脂異常!
如今,大家對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壓和糖尿病認知度較高,能夠積極進行檢查和治療,控制率有所提高。但對心血管病的另一大“殺手”——血脂異常,無論是篩查、治療還是管理都很薄弱。而大量研究資料表明,以高膽固醇為主的血脂異常,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性猝死和缺血性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獨立而重要的危險因素!
10年間,我國血脂異常患病率從2002年的18.6%到2012年的40.4%,增長了117%!高膽固醇血癥從2.9%增長到4.9%,增長高達69%。同時合并血壓、血糖、血脂三個危險因素患者的比率也迅速上升,超過40%的患者同時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而總體上,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農村。同時,血脂異常也不再僅是老年人群的專屬疾病,患者群逐漸年輕化,成為30歲~50歲年齡段人群的“第一殺手”。
血脂異常是怎么回事?
人體內脂蛋白的代謝異常,主要包括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或高密度蛋白膽固醇降低等。人們常說的“高血脂”就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都異常升高。大量科學研究證據表明,長期高血脂會加速全身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堵塞,進而引發冠心病、心梗、腦卒中等嚴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專家指出,北京地區高速發展的十五年間,77%冠心病發病率的增加要歸罪于膽固醇升高,因而,安全、有效地管理血脂至關重要。
不僅僅是認知問題
我國人群血脂異常發生率高,而治療、控制率低,長期調脂治療依從性差。眾所周知,他汀類藥物是目前主要的降脂藥物。但我國他汀適應癥患者1年用藥率明顯降低,急性冠心病患者(ACS)患者出院1年后,他汀用藥率為59.4%,卒中患者出院1年后他汀用藥率17%。除了對疾病認知不足之外,患者停用他汀的原因還有:病情已好轉,無需再服;控制飲食比藥物有效且安全;不耐受他汀不良反應;較差的經濟條件,較高的治療費等。
天然調脂,更適合中國人的調脂
最新研究顯示,由于遺傳學背景的差異,歐美人群和中國人群的體質及耐受能力不同,近80%中國血脂異常患者更適合中等強度的降脂,不僅能有效控制血脂,且安全性更高,能達到長期服用。阜外心血管病專家表示,在對于中、輕度高血脂患者,及同時患有高血壓或高血糖的患者治療中,可以選擇中等強度的天然調脂藥,從而全面綜合管理血脂異常,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
中醫認為高血脂癥乃因脾腎素虛、水濕不化、痰瘀入血所致,因此健脾祛痰利濕、活血通絡是治療高血脂癥的關鍵。而紅曲作為天然降脂藥的重要一員,是我國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藥食兩用天然發酵產品,其食療作用正好就是“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本草綱目》《本草從新》中均有記載。
現代技術發現,紅曲中含有天然降脂物質——洛伐他汀,可強有力地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具有降膽固醇、降血壓、降血糖、預防冠心病、抗菌、抗炎、抗癌等療效,是安全性良好、高效的降脂物質,也是藥用中應用最廣泛的是天然洛伐他汀。在20世紀90年代初,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成功培育出了一種能穩定產生他汀類物質的紅曲,這種紅曲與普通食用紅曲的主要區別是含有大量的天然洛伐他汀,是一種降脂紅曲。不僅能有效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壞膽固醇),還能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并且不會帶來常見降脂藥物的不良反應。
你屬于高血脂癥高危人群嗎?
以下人群屬于高血脂癥高危人群,看看你能否“對號入座”:
● 40歲以上;
● 絕經后的女性;
● 飲食習慣不良的人;
● 吸煙酗酒的人;
● 精神壓力大的人;
● 直系親屬中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
● 有其他疾病人,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甲減、肝病、腎病、胰腺炎、肥胖等,都會使體內脂質代謝紊亂,誘發高脂血癥。
血脂管理要有針對性
● 針對血脂正常的高危人群:定期體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
● 針對中、輕度高血脂患者,及同時患有高血壓或高血糖的患者:可以選擇中等強度的調脂藥,從而全面綜合管理血脂異常,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
● 針對高血壓、高血糖患者:在降壓、控糖的治療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降壓、降糖,應該綜合管理、綜合調脂。
● 針對長期吸煙、酗酒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更需要密切關注血脂指標、適當調脂,并定期進行健康體檢。
此外,不論高血脂癥程度如何,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管理的重要基礎,戒煙、控制體重、注意飲食和規律運動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