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衛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中透露,北京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已經基本建設完成,740萬人簽約家庭醫生,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了9成以上。同時他還表示現在全市16個區在區域內的醫療機構信息均能互聯互通,下一步要把16個區的信息,在全市范圍內實現聯通。
雷海潮介紹,北京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建設基本完成,15-30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已經形成。基層醫療機構數量從2013年的9716個增加到2018年的10560個。其中,已實現每個街道和鄉鎮建立一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為解決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服務問題,2019年,北京計劃再新建46所村衛生室,并在80個農村開展每周至少一次的巡診服務,確保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實現全覆蓋。
隨著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深入,到基層就診人數持續增長。目前北京組建家庭醫生團隊4100余個,簽約740萬人,其中,老年慢性病等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90%以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也逐步得到居民的認可。根據北京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的北京調查總隊,74%的受訪者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自己生病就診的首選。
另外,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醫養結合受到關注。據介紹,截至目前統計數據,北京運營526家養老機構中,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有151家,配備醫療護理等專業人員1493人,其中醫生423人,護士1045人,心理師25人。349家養老機構與周邊醫療機構簽訂書面協議,養老機構醫療服務覆蓋率達到95%。雷海潮稱,下一步,將繼續支持有規模的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護理站、衛生所(室)等或引入周邊醫療機構分支機構等形式,滿足老年人醫療服務需求。通過建設醫養聯合體,開展遠程醫療等手段,提高養老機構疾病管理和診療能力。(來北京青年報/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