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為什么西方人發(fā)燒要用冰塊,甚至泡在冰水里,中國人卻要捂被子呢?
張med
人是恒溫動物,各種酶的最適工作溫度在37℃~42℃之間。當有病原體入侵,正常人體都大多數都會發(fā)熱,這就是要讓酶“工作得更有效率”以便清除病原體。蓋被子對這個過程是否有害呢?難說!第一,蓋被子以后,如果出汗,那么體溫會維持平穩(wěn)或者下降(汗液蒸發(fā)帶走熱量),這個時候的本質是體溫到達了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調定點,所以不需要那么多熱量了,于是機體就出汗了;第二,蓋被子后如果不出汗,體溫會升高,升高到什么程度呢?這要看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調定點在什么水平。也就是說,如果體溫調定點在較高水平,比如39℃,那么機體就被認為溫度不夠,需要產熱,這個時候有兩種情況,如果不給病人保暖或補充外源性熱量(比如喝熱水或者蓋被子),那么機體就會自救(寒顫,通過骨骼肌的收縮產熱),這會增加機體氧耗量,對機體不利!如果蓋被子或喝熱水熱湯則可能避免或減少病人寒顫。第三,如果病人不能通過蓋被子來保溫,增加病人體溫,持續(xù)高熱,則會出現(xiàn)您說的一些情況,比如高熱導致中樞神經功能紊亂(腦子燒壞了),嚴重者死亡等。其實高熱是燒不死人的,我見過持續(xù)高熱幾個月也沒死的,但是對病人肯定是有害的,主要是持續(xù)的消耗和內環(huán)境紊亂。反過來說,為什么說人體溫度過高(超過38.5℃)則需要降溫比如冰水或者藥物。但是,這并不表明需要洗冰水浴或者狂吃冰激凌。這又是另外一個誤區(qū)。把這個誤區(qū)當作中國和美國的文化差異,那都是基于不正確認識所得出的不正確的結論。體溫低于38.5℃,就要停止冰水降溫,以防體溫過低。由于人體的各種酶需要合適的溫度才能正常工作,所以體溫過高不行,過低也不行!還是那個煩人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在作怪。如果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定點由于定在較高溫度(比如39℃),但是由于您去洗冰水浴,體溫迅速降低至38℃或者更低,那么體溫調節(jié)中樞就會認為體溫太低了,他就會通過讓您發(fā)抖而產熱,如前所述。這個時候酶也不那么積極地工作了,這是您我都不愿意看到的。最后,忠告各位,在臨床中,由于病人情況不同(年齡、性別、致熱源、所處疾病的階段等等等……),判斷發(fā)熱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糾結于該用冰水還是蓋被子!當然,如果您不幸患上“小小的感冒”(多為病毒性),不管用冰水還是被子,它都得十天半月才能好呢。
清濁并飲
不能說降溫就是對的,捂被子就是不對的;反之亦然。因為淋巴細胞在比體溫稍高一點的溫度下活性最高,而入侵人體的病毒最喜歡的溫度往往是37℃,故病毒入侵時機體發(fā)熱,是為了更好地抵抗病原體。這樣看來,發(fā)燒時不要用冰塊或藥物降溫降到正常體溫,最好任由體溫稍稍升高,另外注意保暖。
悟名
就算是古代中國人,發(fā)燒了也知道用涼水毛巾放在腦袋上給腦袋降溫。
Q一個肌肉猛男身體是否健康?
BourneRen
作為一個健身愛好者我以自己的情況來說明一下:我每天的飲食主要是早餐:牛奶、麥片、香蕉、2片面包;中餐:米飯、大量蔬菜、蝦或雞胸肉或清蒸的魚肉;晚餐:米飯、大量蔬菜、蝦或雞胸肉或清蒸的魚肉;各餐之間水果不限;拒絕各種飲料、拒絕高油脂食物、拒絕夜宵、按時作息保證睡眠。所以你覺得這樣的生活習慣是不健康的么?想要練肌肉需要你有極強的自控力,相信我,健身愛好者遠比普通人要健康。當然,競技水平的健身一些人可能會使用一些對身體有害的補劑,但從某種角度說,任何競技水平的運動都會帶來傷病,不能說是不健康的。
何先森飯掃光
有過增肌經驗的同學應該知道,飲食、睡眠、訓練是肌肉增長的鐵三角,從這點上來我可以說,絕大多數肌肉男的健康狀況好于整天對著電腦的宅男。但具體到個人身上就說不定,健康狀態(tài)具體要看指標,從統(tǒng)計上來說指標健康與體型好應該有相關性,但不一定有因果關系。體脂不高身材好可能是生活習慣健康的體現(xiàn),而好的生活習慣降低得各種病的風險。有些人看起來胖但大多是皮下脂肪,內臟脂肪不多,指標很好。有些人看著瘦,但內臟脂肪不少、肚子凸,這種最麻煩。從健康角度來說,訓練時,首先要關注與日常活動密切相關的肌肉群:1、力量的基礎:伸膝、伸髖肌群;2、全身力量的樞紐:核心肌群,維持臟器位置、維持腹壓支撐脊椎、上下肢力量傳導;3、功能性的小肌肉群:肩袖肌群;比起提問者說到的胸肌、二頭,針對這些肌肉的訓練更加實用。排除競技健美中的用藥問題(與競技扯上關系的運動沒幾個清白),說肌肉男都是磕藥磕出來之類的,只能呵呵。從體能素質上來說,健美雖然是以肌肉形態(tài)為目標,但也需要較好的體能作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