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盼 丁凡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大城市要經歷著城市更新的過程,人們對公共場所的需求越來越多,大量的公共空間更新項目也就隨之而來。本研究以西安高新區公共空間為研究對象,先從城市公共空間的概念進行解讀,再深入到高新區的公共空間系統分析,然后對高新區創業咖啡街區這個案例進行分析,再通過調研與資料的查閱分析高新區的發展現狀及其困境,結合城市微更新理念,提出了西安高新區公共空間更新改造的新思路,達到了既挖掘區域特色,城市價值,又為城市未來發展提供新方向。
關鍵詞:城市公共空間?更新
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戶外休閑娛樂活動種類的增多,人們對城市公共空間的需求也越來越突出,但是由于土地資源的緊缺與城市轉型的發展,城市公共空間的使用也變得越來越緊缺,城市作為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場所,應當圍繞著“人”來展開,城市的空間發展應該是以人的發展而發展。
一、城市公共空間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間是市民社會生活的場所,是城市環境的精華,多元文化的載體和獨特魅力的源泉。它不僅僅只是個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進入空間的人們,以及展現在空間之上的廣泛參與,交流與互動。它是城市特有的,既可以滿足人與自然和社會交流的高層次需要,也可以為城市持續發展創造空間。
二、高新區公共空間系統分析
(一)高新區整體規劃
高新區前后進行了幾期更新用地規劃,第一期主要以產業為主體,建設一個高科技,高環境,高效益的現代化產業園區。第二期是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注重綜合開發,逐步把高新區建設成經濟繁榮,功能齊全,環境優美,有自己文化特色的高品質,高效能產業區。
(二)高新區的整體功能布局和公共空間
高新區的整體功能布局往往要求同時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求,所以在空間上一般會有以下幾部分功能用地:產業用地、研究與開發用地、服務設施用地、教育用地、居住用地、綠地。
三、高新區公共空間設計發展途徑——以創業咖啡街區為例
(一)創業咖啡街區場地分析
西安創業咖啡街區,位于西安市高新二路與光華路口,是以咖啡元素為載體、為創業團隊與創業企業服務的雙創空間,代表西安與西部高新科技產業前沿的領地。
(二)創業咖啡街區設計分析
1.功能設計
廣場街區現狀之前是一片平坦的綠地,功能單一,無休息區域以及相關設施,除了滿足現有的人群集散以及通行功能以外,無法滿足周邊居民,其他城市居民以及外來游客的其他公共交往活動需求。設計者通過對廣場的人群構成以及公共活動設施現狀進行了分析,將廣場功能定位為休息,商業,燈光秀等幾大類,豐富了廣場的活動類型,創造出功能多樣,舒適且有地域性標志的城市公共空間。
2.其他設計
在燈光方面,在有限的廣場空間內組織起多種不同燈光秀需要多層次的空間,在空間內也有多種燈光的組合方式,環形組合形式:主要用于花壇邊界限定空間與道路,也具有較好的藝術裝飾效果;不規則組合形式:與景觀小品相結合,成為空間點綴;排列組合形式:用于道路照明,強調空間秩序感;陣列組合形式:用于入口處燈光景觀互動裝置與建筑物表面燈光板;組合形式:入口處立體燈光動畫展示。
在植物方面,充分考慮到不同種類的活動對空間氛圍及私密性需求的不同,設計者利用高低不同的綠籬和植物分別設計出休憩,社交,運動,文娛活動的空間,通過與下沉地面的組合,豐富空間的層次,并有多條線路游覽,擁有足夠面積的停留空間。
四、西安高新區公共空間的發展現狀及其困境
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新區的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高新區的建設用地越來越緊張,加上機動車流量的增加,人際關系變得越來越冷漠,功能分區比較明顯,割裂了各個不同功能區的有機聯系,這樣也影響了公共空間的建設與使用率。
如高新區西區的一期二期以唐延綠帶為界,寄希望于點式公共空間形成區域公共空間體系,但可達性較差,可望而不可即,失去了公共空間的人類活動基礎。再者在走訪的許多各自獨立的企業單元中,他們都結合生產區進行了景觀設計,但是由于一味地強調藝術性,事實上并沒有真正形成良好的交往空間。
五、高新區公共空間微更新理念
在微更新視角下應該盡量對原有空間進行合理的保護,著眼于公共空間中的一些小的空間或者關鍵節點進行更新發展,確保公共空間的改變符合人們的需求和預期,功能價值可以得到更好地提升。對于高新區公共空間,尤其是文化類建筑周邊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上,需要增加設計的包容性,以表達不同地域特征及文化的尊重,加強人們在區域內的文化認同感。
同時,在微更新視角下進行公共空間設計,還需要充分考慮道綠化景觀的合理構建,促使城市公共空間獲得更為理想的綠化效益,這也是當前居民關注度較高的一個基本訴求,有助于營造更為舒適的城市居住空間。
參考文獻
[1]宋若塵.當代城市舊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設計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9.
[3]徐海燕.高新區公共空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