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語言現象既是一種個人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人們如何習得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在不同情況下如何使用不同的語言系統來表達;也就會關注到一些制度層面,如在一個特定的社會中語言多樣性的作用,對這些語言的態度,語言政策等。因此,多語言環境會對社會、社區和語言本身產生廣泛影響。
關鍵詞:多語言?多語制?語言政策?英語
一、介紹
雖然世界上大約有200個主權國家,但今天世界上有6500多種不同的現存語言,這就意味著有些人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換句話說,眾多不同的語言社區使許多人生活在多語言社會。本文將首先簡要介紹多語制,如定義、類型、產生的原因和語言政策。并從教育、就業、經濟和語言決策幾個方面詳細闡述多語制對社會可能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后果。
二、文獻回顧
最初,多語言能力被定義為一個人或一群人在幼兒時期學習幾種語言,并像母語者一樣掌握所有這些語言的能力。然而有學者認為,對于一個多語言的人來說,沒有必要像母語者那樣控制所有的語言。掌握多種語言的人很少能完美、平衡、像母語人士一樣控制所有語言。多語言個體能夠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并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從一種語言轉換到另一種語言。
多語制有很多類型,最常見的是一個國家由多種語言構成,但每種語言都是主要語言。例如加拿大雖然整體是多語言國家,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必然是多語言的,這可以被稱為“多語制的領土原則”。另一種基于是“人格原則”的,多發生在一個有官方雙語政策的國家,大多數人都會說多種語言,如印度。事實上,大多數多國家將這兩種類型結合在一起。
導致多語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移民,這是最明顯的原因。當某一種語言的人來到一個已經使用多年另一種語言的地區,他們繼續保持原來的語言時就會出現多語言現象(如美國的西班牙語)。另一個是文化接觸。當一個社會從其他社會多年來吸收不同的文化就會導致多種語言(例如在一些亞洲國家使用英語、法語)。再比如商業交流,新技術引進等也有助于多語制現象的發生。
語言政策在多語言國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國家制定了廣泛的語言政策。例如,印度和越南采用的是殖民者的教育和語言政策。印度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同時保留印地語。而越南將法語和越南語同時作為官方語言。中國和俄羅斯采用占主導地位民族的語言作為共同語言,并在地區級廣泛使用少數民族語言。
三、多語制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研究顯示,少數民族兒童與多數民族兒童接受半浸入式的主流文化。一些人認為這樣的教學會降低少數民族使用母語的能力。并且學習者在少數和多數民族語言的習得上都表現得較差。此外,在學校家庭語言文化之間的轉換可能會對學習者的心理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一項關于德國公司員掌握的外語種類調查顯示英語是最主要語言,此外公司對多語言員工的需求很大,多語言能力為個人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這樣的國家通常雇傭主要語言群體成員來減少社會流動性并保留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換句話說,少數民族語言群體成員在就業市場上的地位往往較低。這種情況下造成不平等的不是多語制,而是政府制定的某些政策。因此語言規劃人員和教育工作者必須探索一種適當的方式,使少數民族語言群體成員享有平等的權利和工作機會。
許多研究指出,語言多樣性與一個國家的經濟有著密切聯系。如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學習漢語的人數迅速增加,這表明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大多數語言的使用范圍。在少數語言群體中,他們會自發地使用多數語言。如果他們對自己的語言有積極的態度和看法,那么經濟和語言會更加地相互促進。“幾乎每一個類別都可以用來衡量失敗和引起社會問題”。因此說少數族裔和多數族裔語言的人都是經濟成功的關鍵。
四、語言政策制定
通過研究一些人認為語言為少數民族群體提供了爭取獨立的戰斗力量。比如加泰羅尼亞人在2017年宣布脫離西班牙獨立,其底氣不僅僅來自經濟發達,更重要的因素是語言(加泰羅尼亞語)和文化獨立于西班牙,可見語言的深遠力量。政府在制定適當的語言政策時應謹慎。此外,多語言主義將各少數民族語言群體成員聯系在一起,由于語言差異而產生的分離主義或民族主義主要取決于多語言社會語言政策的制定。
五、發展和提高多語制
對于少數民族語言群體家庭,家長可以通過視頻、書籍等將新的語言與自己的語言相結合,激發孩子的興趣來發現新語言的價值。如果孩子對新語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家長可以送他們去參加一些語言課程讓孩子接觸目標語言的環境。父母可以同和孩子時學習和使用新的語言。此外父母可以為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留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讓孩子更好地了解文化背景,獲得真實的語言環境。
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類型的活動以鼓勵少數語言學生和多數語言學生參與課堂任務,以實現新的語言或交際結果。設計的任務應考慮到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現實生活和熟悉的主題來展示任務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此外,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剪輯,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境。除了課堂管理,教師還可以鼓勵家長鼓勵學生在課堂之外學習新的語言。教師自身也有必要和重要的擴展新的語言和文化背景的知識和教學技能。
政策制定者應該制定平等的政策,支持和尊重語言多樣性。在這種情況下,不同語言組的學生可以很容易接觸到各種語言。同時學生可以對所有的語言保持公正態度。此外還應大力支持各種語言課程和教學實踐的有效性研究,使語言課程對少數民族學生和多數民族學生都有益。如有可能,為教師提供進一步發展教學技能的財政支持;加強教師對不同語言群體學生的語言課堂管理能力。
六、結語
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多語言現象,然后從教育、就業、經濟和語言決策等方面論述了多語言現象對社會的影響。由于多語言社區與社會條件密切相關,本文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現實問題,并提出了可能的發展和推廣建議。
作者簡介:姜雅秋(1990.8.30—)女,吉林省長春市,教師,助教,研究生,應用語言學和對外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