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輝
(杭州綠然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惡臭氣體的產生,不僅影響生態環境,也會危害人體健康[1]。目前,惡臭處理方法常見如氧化法、燃燒法、吸附法、中和法等,而生物除臭技術的應用,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操作方便、環境友好等特點,在除臭領域發展迅猛。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環保需求,生物除臭期間,應該進一步提高去除效率、研發新型填料、培養優勢菌種。以下結合工作實踐,探討鈣基復合填料的應用。
生物除臭的工藝流程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廢氣中的毒害、惡臭污染物和水接觸,相溶后成為液相分子或離子,完成物理形態的轉化。第二步,加入特定菌種,微生物能吸收惡臭成分,此時惡臭物質從水中轉移到微生物體內。第三步,惡臭物質在微生物細胞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實現氧化分解,生成CO2、H2O等無機物;同時微生物代謝產生新的細胞。
分析生物除臭技術的特點如下:①除臭過程清潔、環保,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可對多種污染物同時處理;②處理時間短,一般5~10 s即可完成凈化,除臭效率達到95%以上[2];③抗沖擊能力強,當廢氣濃度在3~150×10-6之間波動時,不會影響正常的除臭過程;④生物菌種的類型多,不僅接種時間短,而且運行費用低,除臭期間不會使用其他藥劑;⑤復合濾料的透氣性好,不容易發生板結,因此使用壽命長;⑥PLC技術、夾層保溫材料的應用,不僅實現了除臭的自動化,而且能在低溫天氣下運行。
結合生物除臭的工藝流程和技術特點,適用范圍包括:一是城市污水站,用來處理泵站臭氣、污泥臭氣;二是垃圾處理廠,處理收集站臭氣、分選車間臭氣;三是工業生產企業,例如涂料廠、橡膠廠、食品飲料廠、制藥廠、飼料加工廠等。
生物除臭效果,會受到生物濾床的氣流流場、當地氣候條件影響,此外,還和以下幾個因素密切有關。
結合實踐,生物除臭系統應用時,一般將溫度控制在20~40 ℃之間,其中35 ℃是好氧微生物的最佳生長溫度。除臭過程中,隨著溫度升高,擴散、生化反應速度均會加快,可改善除臭效果;溫度越低,會削弱生物活性,除臭效果變差。
相關研究顯示[3],用于降解氣相硫化物的微生物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化能自養型微生物,二是甲基乙養型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的使用,可將硫化物氧化成CO2,其中后者會促使環境呈現為酸性。但是,微生物適宜生存在pH值為中性的環境中,酸性會降低生物的代謝效率。此外,二甲基硫代謝酶在酸性條件下,其自身性能不穩定,也會影響除臭效果。
在生物除氧工藝中,填料是一個關鍵因素,相同工藝下,選用不同的填料類型,會產生不同的除臭效果。分析原因在于,不同填料的理化性質、生長速度、掛膜程度均不同。優良填料的比表面積大、保水性好,其理化性質穩定,不僅方便掛膜,還能為微生物提供營養物質,因此除臭效果好。
生物濾池運行期間,運行參數的設置必須考慮到填料的含水率指標。在微生物的生長、代謝過程中,水分均是一個重要因素,填料保持合理的含水率,可以增強自身的緩沖能力,充分發揮出除臭作用。
鈣基復合填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分為兩種類型:一是重質碳酸鈣,使用白云石、貝殼、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等為原料,經粉碎風選處理,得到一定細度;二是輕質碳酸鈣,其粒徑一般在0.5~6.0 μm,采用化學沉淀法獲得。在生物除臭領域,使用的鈣基復合填料是重質碳酸鈣。
一些常見的惡臭污染物,微生物轉化的產物如下:①硫化氫:H2S+O2→H2SO4;②甲硫醇:2CH3SH+7O2→2H2SO4+2CO2+2H2O;③三甲胺:2(CH3)3N+13O2→2HNO3+6CO2+8H2O;④氨:NH3+2O2→HNO3+H2O。惡臭成分在降解時會產生酸性物質,如果除臭過程中沒有清除這些酸性物質,就會降低微生物的活性,繼而影響除臭效率。為了提高系統pH值,可使用鈣基復合填料中和酸性,填料中的CaCO3和水接觸后會緩慢釋放,形成緩沖體系[4]。如果惡臭污染物的濃度較大,此時CaCO3可以中和酸性,將pH值控制在合適范圍內,從而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最終獲得良好的除臭效果。
4.3.1 搭建平臺
生物除臭性能測試平臺,是由生物濾池、循環水泵、離心風機、自動補水閥、自動排水閥、PLC系統組成。其中,生物濾池的長、寬、高為1.5 m、1.0 m、1.0 m,填料的裝填體積為1.5 m3,填料體積負荷設計值為150 m3/h,設計處理量為225 m3/h,設計排出量為200 L/d。調節管路閥門的開啟程度,即可調整風量、噴淋量;設定排水時間、頻率,即可調整排水量。
4.3.2 臭氣取樣
對臭氣進行取樣,可以使用DN100管道,和目標工廠的臭氣排風管道相連接。
4.3.3 檢測方法
檢測H2S的濃度,采用亞甲藍分光光度法;檢測NH3的濃度,采用納米試劑分光光度法;檢測pH值,采用精密試紙;測定風量,采用渦輪流量計;測定噴淋量,采用玻璃轉子流量計[5]。
4.3.4 接種馴化
利用好氧曝氣池中的活性污泥進行接種馴化,操作如下:首先將活性污泥混合液,噴淋在填料床表面,流過填料床會在塔底水箱聚集;然后開啟風機、噴淋循環泵,調整至設計的運行參數;最后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噴淋循環中,即可完成掛膜。
4.3.5 數據分析
該平臺使用期間,應該對各項數進行監測,保證運行工況的穩定性。采集數據時,周期設置為45 d,每日采樣1次。分析進口、出口的H2S和NH3濃度變化、pH值變化,評價除臭效果。
以某城市的污水處理廠為例,采用生物除臭技術對惡臭進行處理,按照設計方案開展除臭工作。分析可知:①該除臭系統運行后,前10 d的H2S、NH3濃度降低明顯,說明水對H2S、NH3的吸收能力較強。②從第20 d開始,H2S出口濃度維持在0.4 mg/m3以下,其去除效率達到98%以上;③從第15 d開始,NH3出口濃度維持在1.0 mg/m3以下,其去除效率達到85%以上;④參考該城市的《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處理后的H2S、NH3濃度均滿足排放限值。
而在pH值變化上,精密試紙測定結果顯示,在45 d的除臭周期內,循環液的pH值均在7.0左右,能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沒有對除臭結果造成影響。
在污染物治理工作中,生物除臭是一種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諸多應用優勢。分析可知,影響生物除臭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溫度、pH值、填料類型、填料含水率等。文中以鈣基復合填料為核心,搭建生物除臭性能測試平臺,結合實例分析了生物除臭效果。結果顯示,處理后的H2S、NH3濃度均滿足排放限值,且pH值穩定在7.0左右,系統運行穩定、除臭效率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