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巍,任東鋒
(大連通科環保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23)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大流通體系的建立,公路運輸以其快捷方便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已在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
光明路延伸工程位于大連市東北區域,穿越大連市甘井子區,南北走向,距離東側大連灣海岸線約2 km,距離西側東北路約3.5 km。路線起點與海底隧道工程相連,終點為201國道,路線包括光明路6.803 km、東方路延伸線2.423 km、中華路1.1 km。大連市光明路延伸工程的實施,對完善大連市核心區城市路網中的內環,提高路網的整體通行能力與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其能夠打通大連老甘井子區域的南北向交通,推動梭魚灣商務區、泉水居住區、石化搬遷改造區、前鹽片區、后鹽片區等區域的開發進度,改善周邊居民的居住環境。但公路建設及營運過程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環境影響。
分析公路建設對社會環境產生的影響,制定有效的措施,是目前急需解決的一項任務[2]。
根據《大連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2017年修訂稿),大連將建設成為東北亞最重要的國際城市,形成“三城兩岸多中心”的組團型城市空間結構。“三城”即中西沙甘城區、旅順城區、金州新區—保稅區城區,其中中西沙甘城區重點承擔東北亞國際城市的現代化服務業功能,中西沙甘城區作為城市核心區,將建設由快速路、主干路(包含城區間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組成的路網系統,以作為城市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
核心區將建設形成“七縱七橫”的快速路網,并形成內外兩環的環路。大連市光明路延伸工程作為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陸上的延伸,與其共同形成一條南北向的快速通道,是“七縱七橫”快速路網最東側的一條,是“七縱”之一;城市環路的內環由東西向的華北路、疏港路與南北向的西北路、光明路(包括南段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與北段的光明路延伸工程)組成,由于光明路尚未打通,內環只能通過現有的東北路、東聯路形成,影響范圍受到限制。
光明路延伸工程南接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北至201國道,遠期將繼續北延至202國道,工程主線可與東方路、中華路、振連路、201國道形成全互通立交,向南通過海底隧道可與南岸的中山區路網、東港路網、游輪中心路網連接,是連接大連市核心區與金普新區的重要快速通道。本工程的建設,將對完善城市快速路網結構,減少繞行,緩解東北路、東聯路等道路壓力,提高路網的整體通行能力與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
本工程建設區域為老甘井子區,老甘井子區分布著大連鋼廠、大連化工廠、中石化等大型國有企業。目前,大鋼大化已搬遷,原址新建的梭魚灣商務區正在快速開發建設中,甘井子區東部區域功能將由原來的工業區轉變為居住和商務區,并成為中心城區的重要節點之一。
光明路延伸工程沿線串聯著梭魚灣商務區、泉水居住區、石化搬遷改造區、前鹽片區和后鹽片區。工程的實施,將大連灣兩岸連成一體,這會帶動周邊地塊的建設開發,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大連市全域城市化進程,推進甘井子老城區改造建設。方便開發區、梭魚灣商務區、老甘井子區域、中山區、東港新區、游輪中心居民的出行,縮短大連灣兩岸之間的出行時間,降低出行成本。
項目南側瀕臨甘井子航道,項目建成后可通過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連通大連灣兩岸陸地的城市快速通道,增強道路和水運的聯系,改善當地的投資環境,充分利用水運能耗低,運量大的優勢,形成跨海直達、水陸聯運的運輸體系。這也將帶動周邊旅游業、物流行業的持續發展,也必將帶動城市核心區中西沙甘城區整體經濟的協調發展。
2.3.1 正面影響
交通出行的便利度,就是城市居民或貨物之間快速的、低成本的、自由的流動的可實現程度。而交通便捷度更是衡量生活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3]。本工程投入運營后,將極大緩解城市現狀南北線交通擁堵問題,節省市民進出市區的時間,為市區的人民出行提供便利條件。由于交通的便利和對外聯系的加強,將帶動中心城區居民區和商業圈的同時發展,促進整個大連的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伴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將有力促進社會經濟活動、醫療衛生、文化教育、通訊等行業的發展,最終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2.3.2 負面影響
本項目東方路、光明路(東方路~中華路路段、中華路~振連路路段)部分路段兩側居民區較為集中,施工過程中,會對居民生活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施工過程中應盡量減少高噪聲設備的使用,避免夜間施工,以保證居住環境;材料堆放場、棄物處理區的位置選取時,應盡量遠離居民區,避免揚塵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工程實施后,未采取措施將會導致道路沿途居民的聲環境和大氣環境質量下降。采取有效的環保措施后,可將上述影響降至最低水平。
工程的實施將對工程范圍內的居民住宅和企事業辦公場所進行動遷,根據《大連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2007年2月修訂),結合實際情況給予補償;建議在動遷前盡量提前通知需要動遷的人員,留足足夠時間以便他們做好重新租房或買房等搬遷前的協調溝通工作,安撫情緒,對于一些不愿搬遷的人員,應注重工作方法和特點,講清和落實各種補償政策,安撫他們的情緒,了解他們不愿搬遷的原因并協調幫助解決。
動遷工作做不好會引發群眾上訪、集體游行等突發性群體事件,從而破壞社會的穩定,影響經濟發展。
光明路延伸工程對沿線的電塔、路燈、電線桿交通標志、各類地下與地上管線等基礎設施進行重新布設,有些需要遷移位置。
對沿線通訊管線、燃氣管線、熱力管線、給排水管線、有線電視、石油輸送管線、石化公司生產管線等的遷移,可能會對工程周邊企業和居民的通信、供熱、日常生活等帶來暫時的不便。工程全線地下管線密集,涉及的種類較多,還存在一些易燃易爆管線。
(1)在施工前應充分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對沿線所涉及的道路和各種地下管線,如供電、通信、給排水管線等進行詳細調查,并提前協同有關部門確定拆遷、改移方案,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確保施工時切斷各種管線時,不致影響沿線地區水、電、氣、通訊等設施的正常供應和運行,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狀態。
(2)嚴格控制施工工期,優化施工工藝。在工程開工前,應與城市交通管理部門積極協商,研究確定交通疏解方案,做好交通組織計劃,對施工路段實行管制,并通過相關媒體,及時通報道路交通情況,使車輛繞行通過,防止交通堵塞[4]。
(3)由于施工用電、用水,將增加施工沿線地區的用電和用水負荷,施工單位應提前與有關部門聯系,確定管線接引方案,并提前做好臨時管線的接引,對局部容量不足區段,及時進行管線改造,防止臨時停電或停水,影響附近地區居民的正常生活。
(4)在各施工路段,施工單位應與當地居委會建立施工聯絡方式,隨時觀察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沉降、塌陷等情況,及時采取處理措施,以免對沿線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損害[5]。
(5)為了使得項目的拆遷安置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建議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強項目及征遷安置政策的宣傳,盡量爭取沿線公眾對項目的理解,以配合項目的建設。②由于項目建設規模大、時間長,征遷安置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項目的實施。因此,應由專門的機構來負責征遷安置行動計劃,以保障計劃實施效果。③施工前,必須做好征地拆遷種類、數量的測量及其所有者的登記工作。④項目建設涉及到的征地、拆遷,必須按照國家、地方的有關政策執行。⑤對于所有受影響的房屋、其他設施的補償費均按財產的現行重置價計算,在進行補償時不進行折舊。⑥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過程中,應自始至終采取協商方式,通過不同層次和對象的協商,使受影響人群了解征地、拆遷的補償標準、房屋重新安置地點和重建方式、搬遷事件、人員安置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