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晶晶 編輯/長歌
門診遇到一位年齡四十多歲的女性因單側乳房單乳孔血性溢液前來就診,建議她乳管鏡檢查,患者本也同意,到了檢查當日卻又拒絕,還問:“有血出來不是排毒的表現嗎?”
乳頭“出水”當然不是“排毒”的表現。那么,乳頭溢液可能是什么問題呢?現將臨床中常見的乳頭“出水”問題總結如下。
產后哺乳期的溢液,即乳汁,為正常生理現象。
回乳即斷奶后,短時間內仍有溢乳也屬正常,若超過半年,當至醫院檢查催乳素水平等。少數人回乳后數年仍有乳汁樣溢液,甚至泌乳素水平正常、檢查不出乳房病變,這時就需要排除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疾病,若找不出原因,可以隨訪。
其他非乳房疾病導致泌乳素水平升高的疾病,如垂體微腺瘤,可引起非哺乳期溢乳而乳房本身沒問題,治療當著眼于維持泌乳素水平的正常值。
藥物引起泌乳素水平升高,也可以引起泌乳,如氯丙嗪、奧氮平、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多潘立酮片(嗎叮啉)等。
值得注意的是,非乳房疾病或藥物引起的泌乳素水平增高、溢乳、乳管內分泌物積聚,可能會引起漿細胞性乳腺炎。
雙乳多孔清水樣溢液多為乳腺導管擴張癥,可伴有囊腫;單側乳房單乳孔清水樣溢液可能是乳腺導管擴張癥、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等,需要結合乳管鏡、B超、鉬靶、核磁共振等檢查來診斷。
漿液性溢液可能是乳腺導管炎或乳腺導管擴張癥,還可見于漿細胞性乳腺炎。乳腺導管炎或乳腺導管擴張癥也可能在某些誘因促使下,發展為漿細胞性乳腺炎。
乳房局部成膿病灶與乳管開口相通,膿液溢出。局部膿灶的形成,往往是因于急性乳腺炎、漿細胞性乳腺炎等炎性疾病。
乳房血性溢液應當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要明確近期有無外傷史,如暴力按摩。然后結合年齡,安排必要的檢查,如乳房B超、鉬靶、乳管鏡、乳房核磁共振等。單側乳房單孔血性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臨床癥狀。
咖啡色溢液同血性溢液一樣,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乳頭部出現黃色滋水,伴有瘙癢、蛻皮等癥狀,而出水并沒有明確的導管,往往是一個片狀區域,這種情況多見于乳頭濕疹,但也可能是乳頭pa克et’s病(屬于惡性腫瘤),需要仔細鑒別。
總而言之,乳頭“出水”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原因不明確,也可能是病理性,而病理性則又可能是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炎性疾病、局部外傷等,應當結合病史、出水的部位、出水的顏色及乳管鏡、乳房B超、鉬靶、核磁共振、病理活檢等檢查仔細加以鑒別,千萬不可當作是“排毒”而耽誤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