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曉霞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以往的建筑施工當中需要非常久的施工周期,工作效率不高,存在非常高的安全隱患,導致資源浪費。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不斷提高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裝配式建筑獲得良好的發展,實際的發展當中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所以一定要加強對裝配式建筑的深入研究,沖破傳統發展模式的限制,全面發揮出裝配式建筑的優勢,進而實現建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
未來的建筑業將向著裝配式建筑方向前進,即使我國最近幾年重點都是裝配式建筑技術,但是我國和發達國家還是無法相提并論,尤其是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過程中出現的瓶頸,像施工設計管理、施工信息化管理、施工現場管理等方面。第一拿施工設計管理來說,沒有確定的設計規范,對于設計的要求不嚴格,不能實時找出設計過程中出現的故障,而且光是設計階段就要很長的時間,然而設計的末尾就是設計階段的管理,這給設計增加了難度。第二,在裝配式建筑過程中構配件的生產管理是十分要緊的事情,然而目前,很多地方仍然是筆錄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沒有普及,因此信息管理不高效,除此之外還會發生信息管理錯誤等情況。第三,在施工管理現場過程中,要不同的部門和單位齊心協力,因此要求不同的部門和單位能夠好好配合。然而現實情況下,不同部門間的協調性差,施工現場管理困難,這是造成施工的速度和進度減慢的因素,而且還無法保障施工質量。
建筑行業勢必會朝著裝配式建筑的方向發展,裝配式建筑有較好的的發展前景。在工程建設人員的關注下,裝配式建筑逐漸增多,且裝配式技術也不斷的更新與完善。但是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發展仍然較為落后,還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設計和現場施工管理兩方面。
在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對于節點連接質量沒有進行嚴格的把控,對于施工現場控制注漿料用量的工具也缺乏監管,導致在具體施工時,施工人員難以掌控注漿筒內混凝土的密實度以及注漿層厚度。且在對節點進行連接時,常因為現場管理不到位出現漿層與預制構件結合面之間的裂縫,同時還會出現墊塊偏移、粗糙面處理不到位等現象,這些現象都會使節點連接質量不過關。
在進行鋼筋安裝施工時,若沒有做好施工管理,施工人員出現對鋼筋進行彎折或切斷等情況,則會導致出現較大的構件套筒與鋼筋位置之間的偏差,若偏差過大,則無法順利的插入鋼筋。在對預制墻板進行施工時,會使用到豎向鋼筋,而豎向鋼筋本身在進行定位時就有較高的精度要求,因而在執行施工時難度較大,若沒有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操作的嚴格監管,則會導致出現現澆墻模板安裝不規范、模板偏位等質量問題。
在對裝配式建筑關鍵節點進行施工時,常使用后澆混凝土方式進行處理,而在應用這一處理方式時,需要關注鋼筋深化設計問題,同時要保障預制構件的生產精度,而由于對施工現場以及預制構件的生產疏于管理,常導致施工現場出現后較段的質量問題。具體表現為疊合板澆筑厚度不足、模板拼縫不嚴密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導致后較段出現漏漿、爛根等質量問題
在對裝配式建筑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應把握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標準,但是當前的建筑行業中,并沒有形成針對裝配式建筑的設計規范,導致在設計時,常出現質量問題。且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并沒有強化對設計環節的管理,導致對施工圖紙以及施工技術交底工作不夠重視,進而導致出現工程變更,甚至影響建筑工程質量。
想要多方面的開展裝配式建筑工程,第一要務應該是建立完整的裝配式建筑工程政策,然后配合相應的幫持輔助,站在法律的角度采取嚴厲的監督管理措施,從根源上排除困難,推動裝配式建筑工程的發展。建立完整的裝配式建筑工程政策的過程中,從我國目前社會的現實情況角度考慮,學習國外的發展路程,慢慢引導我國的建筑業往裝配式建筑工程轉變,同時考慮本國國情,使得我國的裝配式建筑政策越來越完整。如果想要相應的法律法規準確到位,就應該相應的建設好監督管理體系。例如使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審批流程更加完整,目前我國的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審批流程比較麻煩,有些部門沒有履行他們相應的職責,所以,可以采用裝配式建筑監督管理機制一體化流程,更好的保障了產品的質量。就像實施了國家相關政策的某地區一樣,給有關的零部件的質量要求明確統一,而且有產品檢驗標準,以及建立了產品認證部門,為建筑企業的考查做好了相應的模版規范,保障了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開展的進程。
除了使我國相應的政策變得更加完整之外,還需要建立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規范,建立與之對應的規范,使得裝配式建筑技術不斷的發展優化,在根源處下手,提高裝配式建筑技術的水準,使裝配式建筑以更加完美、更加周密的被推廣。首當其沖的應該研發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新的設計方法,然后是建立起裝配式建筑技術的系統,使得技術規范得以建成,再然后就是培養相應的需要的人才,使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越來越好。因為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現階段處于持續的成長中,所以相應的,我國的裝配式建筑技術也應該齊頭并進,這樣才能使裝配式建筑越來越興盛。到目前為止,我國的裝配式建筑行業仍處于不太興盛的狀況,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是因為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管理過程中有很多的麻煩,尤其是裝配式建筑技術的原因。裝配式建筑過程中對質量的把握是十分要緊的,如果相應讓裝配式建筑在以后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就應該保障好施工的質量,才能達到一體化發展的目的。例如對預制件做好統一的標準規范,與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現實需要,客觀準確的嚴格提升預制件要求。
在對施工現場進行管理時,首先要強化對施工人員的培訓管理,使其對裝配式建筑與相關的施工技術有深度的認知,并且確保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操作標準進行施工。其次,要對預制構件材料質量進行嚴格監理,從生產環節到成品構件保護,都要安排專員進行質量跟蹤。此外,要加強對現場施工行為與技術質量的監理,尤其要關注常見的質量問題,確保節點連接質量、安裝質量以及后澆段施工質量過關。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可以積極的引進EPC 管理模式,實現從招投標階段就對工程質量進行管控。在對施工現場進行管理時,管理人員還要重視構建專門的審批管理渠道,并采用更加先進的管理方式來提高管理成效,而作為項目總承包單位和各個分包單位,管理負責人也要積極明確各個主體的管理職責,提高主體責任意識,以便全方位的對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進行管理。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要加大監督力度,健全監督機制,保證政策得以落實。由于裝配式建筑施工的監督力度不足,監督體系不善,因此,就不能完全保證項目質量。監督機制的完善與我國政策大力支持有密切關系,盡管目前政策比較多,但真正能夠落實的政策卻少之又少,這樣就會導致裝配式建筑的質量和效益難以得到保證。為了改變現狀,就要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利用有效政策實現全方位、立體式監管。首先,要加強對總承包工程的管理,保證管理更加科學;為了實現招投標工作順利進行,可采用EPC模式保證工作成果;要保證投標單位的資質、信譽過硬,有豐富的裝配式施工經驗。第二,保證招標工作公平、合理,對招投標工作進行仔細審查和監督。第三,不斷優化審批流程,開通專用的審批裝配式建筑的管理渠道。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很多單位都按照原有建筑模式,進一步優化施工圖紙與施工許可證的審查流程。
對于裝配式建筑而言,管理人員應關注裝配式建筑的主要問題,包括設計問題和現場施工質量問題等,要有針對性的對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進行管理。在執行管理活動時,應重視對裝配式建筑管理相關政策的完善,同時要加強標準化設計管理與現場施工管理,確保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質量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