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波勝,何新華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能力分析——以廣西為例
黃波勝,何新華
(廣西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4)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農業科技園為產業振興插上“科技之翼”,而園區的發展除了政策、投資等因素之外,園區的創新是一個關鍵的環節。通過調研整合廣西區內園區的數據,主要對廣西區內園區的創新能力進行對比分析。創新水平分析主要是對農業科技園區的項目研發能力、國際合作能力、技術引進能力、技術推廣能力、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新品種數、授權發明專利數和園區知識產權數7個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提出提升創新水平的相應對策。
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綠色發展;科技項目;人才
農業科技園區作為農業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一種新型農業發展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是解決“三農”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立足點和突破口。科技創新是農業綠色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效益的根本途徑。
園區項目研發能力主要從園區企業承擔科技項目數、獲科技進步獎數2項指標進行分析評價。
截至2018年底,廣西已批準建設自治區級農業科技園區51家。廣西壯族自治區51個園區建園以來核心區累計承擔科技項目共202項,平均每個園區約4項。承擔科技項目數量最多的廣西良圻農業科技園區(農墾)達23項,數量相對高于其他園區。
按地域劃分,桂東(玉林、梧州、賀州)10個園區園區項目數31項;桂西(百色、崇左)8個園區園區項目數23項;桂北(桂林、柳州、河池)13個園區園區項目數24項;桂南(欽州、北海、防城港)5個園區園區項目數29項;桂中(南寧、來賓、貴港)15個園區園區項目數95項。
廣西壯族自治區51個園區建園以來獲得科技進步獎共計43項,其中國家級1項、自治區級24項、市級18項。廣西欽南農業科技園區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項。
桂東區獲自治區級1項、市級3項,桂西區獲自治區級1項、市級2項,桂北區獲自治區級2項,桂南區獲自治區級3項獲、市級5項,桂中區獲國家級1項、自治區級17項、獲市級8項。其中,桂中區的南寧市獲自治區級8項、市級1項,來賓市獲自治區級8項、市級5項,貴港市獲國家級1項、自治區級1項、市級2項。
廣西壯族自治區51個園區研發投入約4.52億元,平均每個園區研發投入886.15萬元。來賓園區研發共投入
1.653 8億元,研發投入遠遠高于其他園區。按地域劃分,桂東5 051.8萬元,桂西990萬元,桂北9 321.5萬元,桂南
3 238萬元,桂中26 601.4萬元。
廣西自治區51個園區共引進推廣新品種數226個,平均每個園區4.4個。南寧園區引進推廣新品種數為83個,來賓園區引進推廣新品種數31個,數量高于其他園區。按地域劃分,桂東29個、桂西35個、桂北5個、桂中132個。
廣西自治區51個園區共引進新技術數159項,平均每個園區3.1項。來賓園區引進新技術數為21項,數量高于其他園區。按地域劃分,桂東36項、桂西26項、桂北23項、桂南19項、桂中55項。
廣西自治區51個園區通過自治區級以上審定的新品種(系)數共27個,平均每個園區0.5個。其中同處于桂東的廣西賀州農業科技園區、廣西鐘山縣農業科技園區,數量高于其他園區。按地域劃分,桂東18個、桂西1個、桂北3個、桂南1個、桂中4個。
廣西自治區51個園區共取得授權發明專利309件,平均每個園區6個。南寧擁有65件授權發明專利,數量普遍高于其他市園區,總體來說,各園區間授權發明專利發展情況有一定的差距。按地域劃分,桂東58件、桂西17件、桂北79件、桂南53件、桂中102件。
園區知識產權情況反映的是園區知識產出的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廣西省51個園區共取得知識產權1 783項,平均每個園區34項。南寧擁有309項知識產權,排名第一,數量遠高于其他園區。按地域劃分,桂東589個、桂西102個、桂北430個、桂南218個、桂中444個。
對廣西壯族自治區51個農業科技園區從園區項目研發能力、園區研發投入、引進并推廣的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情況、通過自治區級以上審定的新品種(系)數、授權發明專利數、獲得知識產權數7個方面進行分析評價,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園區項目研發能力方面,南寧園區自主開發項目能力具有明顯的優勢;按區域比較來看,科技、經濟水平較發達的桂中地區在自主研發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園區技術引進、推廣能力方面,來賓引進新技術能力明顯領先于其他園區;按區域比較來看,科技、經濟水平較發達的桂中地區在引進新技術推廣能力優于桂東、桂西、桂南、桂北園區。園區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新品種、園區授權發明專利和園區知識產權方面,賀州園區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新品種,南寧園區取得的授權專利和知識產權,大幅領先其他園區;按區域比較來看,桂中園區在引進新品種情況優于桂東、桂北、桂西、桂南園區,桂中、桂東園區在知識產權產出總體能力明顯強于桂北、桂南、桂西園區。
綜上數據及其分析得到,按地域劃分來看,桂中園區(南寧、來賓、貴港)科技創新水平較高,南寧園區是桂中各園區中科技創新水平較高的,廣西良圻農業科技園區(農墾)是南寧園區里科技創新水平較高的。
廣西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較晚,雖然整體上發展逐年向好,但是與一些發展較早的省份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科技創新水平有較大差距。提高園區科技創新水平的對策有以下幾個:①加強創新人才引進與培育,以人為本,推動園區創新能力提升。人才是園區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加快落實“人才引領、科技創業”理念,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引進農業領軍人才、研究人才以及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同時,要為引進的人才提供相關的福利待遇,不僅要做到引進來,而且還要做到留得住,為創新科技人才提供的良好空間。應力爭把園區建設為創新人才高地,以智慧支撐創新發展。
②創新平臺建設與完善。與園區各類企業、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合作,聯合申報農業領域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有些園區由于區位條件有限,區域內科研院所、高校的條件有限,需要積極利用互聯網優勢加上優待政策,吸引優勢平臺入駐,進行二次研發、開發。③加大投入,以金融為支撐,提升園區的科技創新水平。政府加大對市場前景比較明朗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資金的支持力度,在財政撥款和專項經費支出方面給予便利與支持。除了政府財政投入之外,鼓勵民間金融服務機構積極參與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特別是科技創新,落實相關扶持政策,引導社會非銀行金融機構加大資金支持。
[1]劉麗紅,李瑾.我國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及模型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5,43(8):451-453.
[2]饒華敏.六盤水市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現狀、問題及路徑選擇[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36(6):99-103,151.
[3]周華強,鄒弈星,劉長柱,等.農業科技園區評價指標體系創新研究:功能視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8,35(6):140-148.
[4]夏巖磊,李丹.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農業科技園創新能力評價——以安徽為例[J].皖西學院學報,2017(5):60-66.
[5]錢政成,吳永常,王兆華,等.山東省農業科技園區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19,51(2):158-163.
[6]王愛民,張培.農業科技園區聚焦水平對協同創新的影響效應研究[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7(1):54-61.
F323.3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3.009
2095-6835(2019)13-0021-02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