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濤,浦曉亮,徐向群,齊風杰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家居的發展
魏振濤,浦曉亮,徐向群,齊風杰
(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31)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家居產品不斷涌現,智能家居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智能家居在家庭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對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做了一些探討,以期能夠為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和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物聯網;智能家居;居家環境;計算機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人們已不滿足于使用普通的家居,這使得物聯網技術不斷地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促進了家居的智能化。計算機技術+物聯網智能技術是智能家居創造的基礎,智能家居的誕生為未來人們普遍使用智能化家居奠定了基礎。
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即“萬物相連的互聯網”,是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早在1985年PETER T L提出了這個概念。1995年比爾·蓋茨出版的《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及物互聯。1999年,在物品編碼技術上Auto-ID公司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2005-11-17,世界信息峰會上,國際電信聯盟發布了《ITU互聯網報告:物聯網》,預示著物聯網時代的來臨。
智能家居(Smart home)是基于信息管理、物聯網等技術,將家居環境內的家電控制、環境監控、信息處理、娛樂等功能進行集成化管理,為用戶提供便捷、舒適、安全和節能的居家環境。智能家居不是單指某一智能化家居產品,而是指不同的智能家居單品集成后形成的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家居中的受控設備通常是通過中央集線器或“網關”連接。智能家居起源于1984-01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一幢舊金融大廈。
最著名的智能家居是1997年建成的比爾·蓋茨的豪宅,它不僅具備高速上網的專線,所有的門窗、燈具和電器都能通過計算機控制,而且有一個高性能的服務器作為管理這個系統的后臺。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新加坡有近30個住宅小區5 000戶的家庭采用了家庭智能化系統,美國也有近40 000戶家庭安裝了這一類家庭智能化系統。國外也形成了control14、快思聰(crestron)等知名智能家居品牌。
智能家居主要由主機(又稱智能網關)、傳感器、探測器、遙控器、智能開關、智能插座及家庭網絡等組成。
控制主機是智能家居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家庭網絡和外界網絡溝通的橋梁,是通向互聯網的大門,主要對收到的信息重新打包,以適應不同網絡傳輸的需求,同時提供過濾和安全功能,有時也稱智能網關。可以說,控制主機是智能家居的指揮部。
傳感器與探測器能將看到、聞到和聽到的信息轉換為電信號送到控制主機。一般包括溫濕度傳感器、氣體傳感器、煙霧傳感器、紅外探測器、無線門磁探測器、聲音探測器等,用于識別探測屋內條件,并及時將信息傳遞給控制主機。
遙控器一般采用無線電方式,是脫離智能家居的控制主機,其作用主要對室內燈光、電器進行簡單情景模式控制或對家用電器與燈光進行組合控制。
智能控制面板包括智能開關、智能插座等,是人工/自動兩用控制開關與電源插座,既能用手觸摸控制開關,又可接收控制主機發的指令進行智能控制。
家庭網絡是在家庭范圍內將計算機、電話、家用電器、安防控制系統、照明控制系統和廣域網相連接的一種新技術,是一個多子網結構的分別采用不同底層協議的混合網絡。智能家居中的控制主機通過家庭網絡與互聯網、物聯網、寬帶無線網、有線電視網相連。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家居感知設備可獲取住宅實時信息,用戶可通過智能觸摸屏、情景遙控器、手機、平板電腦或預先設定等方式,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任意情況下對室內外任意設備實現及時、全面的了解和控制,滿足有人、無人、白天、黑夜等任何需求,并能及時處理各類突發情況。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家居中均包含感知器,感知器可獲取家居環境中多維度信息,比如溫度、濕度、光照、空間結構、力度、PM2.5、甲醛、噪聲等。這些信息為分析家居環境、用戶習慣等提供了良好基礎,也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智能家居功能及用戶體驗。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家居產品可實現家居環境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饋自主智能操作。Wi-Fi、4G、5G等通信網絡為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提供了網絡支撐,隨著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AI感知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有望在聽覺、視覺甚至觸覺等多層面具備主動感知能力。云計算的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與彈性較好,能促進智能家居向低功耗、實時性和可靠性發展。
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制定以及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網融合的快速發展,智能家居也在加快腳步發展,并能滿足不同類型、不同檔次、不同風格的住宅用戶的需求,具備控制主機軟件系統在線升級、實現功能拓展,滿足各類群體的生活工作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質量。
物聯網技術能夠把住宅中的照明燈與人直接聯系起來,結合不同場景和房間內自然光線的強弱情況來控制照明亮度,按照用戶的個人喜好來調整照明燈光的色彩,還可以預設不同的場景氛圍,實現“會客、影院”等多種燈光情景效果,從而實現照明智能的節能、環保、舒適、方便的功能。
與智能照明控制類似,能夠對住宅中的空調、洗衣機、冰箱、電飯鍋、地暖等家用電器進行智能控制,最大限度地提升人們生活舒適度。夏天時通過對空調進行遠程智能控制,各個房間按照用戶不同的使用習慣來設置有針對性的工作模式,并實現自動恒溫管理。對家庭冰箱進行智能化管控,進而對食品生鮮進行有效管理,讓冰箱內的各種食物都能夠在不同時間段保持最好的狀態,實時掌握冰箱內存儲食品的類型、數量和時間等,定期提醒用戶補充生活必需品、提供食物的科學搭配、推送營養菜譜等。
智能家居的安防子系統能夠提供多種不同的安全等級模式,擁有較強的邏輯判斷能力,依靠人體紅外傳感器、門窗傳感器以及智能攝像頭的合理搭配,在防止誤報的同時還可以給家庭帶來充分的保障。家里有外人闖入時,可實現一鍵報警功能,個人、物業保安、警察等同時收到報警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免財產損失。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或兒童實現遠程看護,第一時間發現、提醒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智能家居系統能利用各種智能傳感器感知房間內溫濕度變化、PM2.5等室內空氣質量參數、室外氣候信息、室外噪聲情況等,并根據預先設置好的模式,智能控制空調、加濕器、空氣凈化器、電動窗戶等智能設備,進一步優化住戶的生活質量,為住戶的工作、學習、娛樂等提供一個舒適溫馨、高效安全、高品位的生活環境。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具的升級、深度學習的應用等,智能家居必將更進一步發展,除能實現智能燈光控制、智能家電控制、智能插座控制、智能門窗控制、安全報警、家庭影院、視頻共享和遠程監控外,還可實現自動澆花掃地、老人小孩看護、寵物喂養、緊急電話求助等,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安全可靠的保姆式服務。
時代的迅速發展使得物聯網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深度學習使得家居越來越智能,云計算也使智能家居的成本越來越低,中國在很多地方都已開始建立“云社區”,把云社區和物聯網技術運用到智能家居中。
智能家居是未來人們生活方式的趨勢,相信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家居系統一定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為人們生活帶去便利的同時,也能夠很好地控制成本,并利用更多的資源,為人們提供更加實用、便捷、周到的服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1]劉修文,徐瑋.物聯網技術應用——智能家居[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2]李紅娟,王祥物,丁紅發,等.物聯網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及發展[J].電子測試,2019(9):133,139-140.
[3]閆一航.物聯網驅動的智能家居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通訊世界,2019(2):216-217.
[4]張祺.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制作,2018(24):58-59.
[5]鐘錚.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9(2):227.
[6]周迎正,孫歆鈺.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J].信息通信,2018(11):283-284.
TU855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3.040
2095-6835(2019)13-0097-02
魏振濤(1983—),男,碩士研究生,高工,研究方向為科研管理。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