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民生新聞,是關注普通人生活、生存狀態,與他們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文化、經濟、政治新聞,在民生新聞的傳播上,報紙是一個重要媒介,深受社會大眾的關注。
關于“民生”一詞,其本質是百姓的意思,在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變遷下,民生理念發生了新變化,是經濟、政治生活中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發展,必須要從平民化的采編視角來看待問題。報紙民生新聞關注的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因此,在采編上,需要基于平民化的視角來出發。關于平民化的采編視角,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1)選題上的平民化,記者需要從百姓的生存和生活角度發現問題、提煉選題,關注百姓生活的點滴變化、國家政策對百姓生活的影響,如實反映出百姓的生活質量、生存狀態。選題上的平民化并不是要從小市民眼光來看待問題,而是在新聞報道上,要始終瞄準百姓、心系百姓,真正的為他們解決困難。2)內容上的平民化,民生新聞需要以民生視角著手,用普通大眾的思維來分析問題,敘述他們的生活。以“交通”“住房”“農民生活”、“城市建設”“醫療”等內容為例,對于此類百姓關注的焦點新聞,在內容的報道上,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其解答,反饋民眾心聲,尊重普通大眾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民生新聞的報道改變了以往會議內容多、報道內容乏味枯燥的問題,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民生新聞的采編,需要始終堅持社會化的題材報道,如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如,針對“行人過街的安全問題”,《新華日報》曾經刊登過一篇名為“過馬路咋這么難”的報道,用大眾的親身體會來探討問題,內容貼近生活,非常具有親和力。同時,民生新聞采編要高度關注弱勢群體,如“農民工子女上學”“下崗職工再就業”“失地農民的保護”“農民工討薪問題”等,發揮出扶危濟貧的精神。
民生新聞具有接近性的特點,需要盡可能多的關注本地受眾的需求,在報紙同質化的當今社會,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需要做好對新聞資源的深層次挖掘和利用工作,科學處理有潛質的新聞資源,提高報道層次。
在報紙媒體的民生新聞報道上,需要選擇與群眾自身密切相關的內容,對民生事件的發生原因、經過以及結果進行分析與論證,挖掘出真實的素材,方可達到報紙民生新聞的傳播效果。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和影響,部分報紙民生新聞在報道上,缺乏明確立場,主題不鮮明,定位不夠準確,甚至沒有站在受眾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報紙民生新聞本身就無法跟上其他媒體的傳播速度,如果還不能以內容和主題取勝,很容易將自己置入困境。
報紙報道民生新聞的主要目的是讓社會大眾對民生新聞有正確的觀點、態度,進一步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要提高報紙民生新聞的吸引力,需要科學選擇選題方向與報道材料。同時,報紙民生新聞報道與社會經濟、社會秩序以及法律法規之間也有一定關聯,因此,必須要以社會大眾關注的點來切入,選擇報道內容。少數報紙媒體在報道時,過于注重新聞本身,忽視了新聞事件本身的內容和價值,沒有從科學思維來對待民生問題,不僅無法順利解決問題,也無法發揮出理想的新聞價值。
在閱讀報紙時,經常可以看到民生新聞,但是,現階段的民生新聞版面中,充斥著大量的街頭鬧劇、鄉間軼事和鄰里趣聞,雖然可以刺激人們的感官,但是這類報道內容過于碎片化、平民化,無法升華民生主體,偏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更有甚者,為了豐富報道的版面內容,隨意堆砌家庭瑣事,導致民生內容與社會、思政之間脫節,無法滿足受眾的信息和閱讀需求。
報紙民生新聞的采編,要遵循趣味性原則,利用分眾化閱讀的方式為各類群體來服務,根據讀者收入、職業、年齡、地域、教育程度的差異,讀者的閱讀興趣也存在顯著不同,不同的讀者,他們對于民生新聞的關注度也不同。在報紙內容的劃分上,需要按照不同受眾的需求來將其劃分為“文娛類”“地方新聞”“要聞”“體育新聞”等內容,讓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和興趣來閱讀,找到具有可讀性的內容。并發揮出導讀板塊的作用,列出民生新聞的“閱讀提示”“主要綱目”,重視讀者的美學體驗,科學開展視覺包裝。同時,民生新聞還需要滿足讀者的欲望,促使他們進行深度閱讀,對民生新聞內容做出一站式報道。
報紙民生新聞的主要來源都是群眾真正關心的熱點問題,這些事件中融入了群眾的思想和觀點。在民生新聞的采編中,常常會遇到一系列的困惑,如寶貴素材的浪費、報道題材撞車、缺乏科學策劃、編輯失誤、導向偏差等。采編流程是從采訪、編輯、制作、出版到后續質量評價的各個環節,為了提高民生新聞報道的吸引力,需要科學控制采編流程,對采編部門和崗位進行細致劃分,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解決以往條塊分割的問題。同時,確定明確的標準規范,細化崗位職責,減少外部因素造成的不良影響,協調各方力量,對報紙內容進行科學的優化與整合。
報紙的歷史悠久,相較于新媒體、電視等,報紙具有其不具備的特點,涉及的受眾范圍更為廣泛,民生新聞報道的對象是普通的社會大眾,其號召力、影響力非常大。報紙民生新聞需要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引導作用,為受眾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價值。對于民生新聞的報道,還要挖掘出其中的文化價值,用報紙影響力來彰顯社會導向作用。目前,國內很多知名報業集團都開設了各類型的公益活動,以“幸福七巧板”為例,致力于為偏遠農村傳遞新知識,弘揚社會中的真、善、美。民生新聞采編不能為了一味獲取關注度來報道扭曲的內容,即便是報道負面的民生新聞,也要做到客觀、真實,弘揚正氣。
在采編新聞時,要根據內容對報道方法、報道方式做出科學規劃,應用合理的采編技巧,融入情感的積淀,明確各類新聞的主題,采用適宜的語言方式來報道。報紙新聞媒體人需要在群眾的立場和觀點引導下,提出真正難以解決的問題,將矛盾拋出的同時也需要切實解決它。如,對于國家政策的報道,要做到樸素、簡練、直白,用受眾能聽得懂的語言來描述;報道法律內容時,引入一些簡單生動的案例,而不能單一的報道法律公文;在報道道德缺失、不公報道的民生新聞內容時,要切實站在百姓的角度上報道,言辭犀利,喊出百姓的呼聲。
在民生新聞報紙中,新聞性也是其立足根本,在這一方面,要對讀者群進行細分,針對不同讀者群的要求來報道新聞內容,組成一道道豐盛的佳肴,讓讀者能夠了解民生新聞的全貌。在突出新聞性、社會性的同時,還要注重新聞報道的思想性,作為編輯人員,要多一些新聞敏感性和版面創新意識,少一些陳舊氣息和迂腐俗氣,抓住受眾的需求來進行報道。同時,新聞從業者還要注重培育自己的策劃意識,獨特的定位是辦好報紙的重要條件,如果在策劃環節脫節,會大大影響報紙本身的優勢和發行量,策劃直接影響著受眾的接受度,必須要從多個方面著手,精心準備。
民生新聞是以“民生、民情、民意”為報道的出發點,公眾新聞也常常關注百姓群眾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內容,因此民生新聞或公眾新聞的采編取材范圍十分廣泛。民生新聞是報紙新聞報道的重要內容,對于民生新聞的采編,需要以百姓的需求為出發點,關注他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緊密聯系百姓生活,從中汲取素材,不偏不倚的進行報道。